什么年代了,還穿越正經主神空間第二百七十七章 云何降伏其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什么年代了,還穿越正經主神空間 >>什么年代了,還穿越正經主神空間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七十七章 云何降伏其心

第二百七十七章 云何降伏其心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21日  作者:不是有意錯字  分類: 玄幻 | 諸天無限 | 諸天 | 不是有意錯字 | 什么年代了 | 還穿越正經主神空間 

作者:不是有意錯字

字數:1331

第278章云何降伏其心

“這名字是小僧的,就該是小僧的地方!不如小僧與天魔王辯論一番,誰贏便可得這寺院,如何?”

看到唐烎如此無賴,文殊實在沒得辦法,在不能動用武力的情況下,他還真賴不過唐烎。

“你若是要辯論,我必然要你輸的心服口服!但是這寺院本來就是我的,憑什么能拿來打賭!”

“我問你,這地契上可有伱的名字?”

“我問你,當初蓋這寺院的時候,你可曾搬過磚打過灰?”

“我問你,這滿寺的僧人,可還認你?”

連續的三問,把文殊問的啞然無話。

確實……這寺廟地契沒有他的名字,蓋這寺廟又不是他。

他看向滿寺僧人一兩百眾,卻發現這些僧人原本對他有些畏懼,卻在他被唐烎懟了一通之后,看向他的眼神就變了。

原來菩薩也不過如此的眼神。

文殊心中苦笑,天魔王智慧果然不同凡響。但是他若要灰溜溜的走,豈不是讓人笑話?

于是他說:“小僧人有些佛法上的問題,要向天魔王請教!”

“你說吧,我雖然不太懂佛法,卻對哲學略有研究!”唐烎說道。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文殊問道。

文殊這一脈論法,多以般若性空,般若就是智慧。這句話出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即《金剛經》之中,長老問佛祖的問題。如今被文殊問來,正要看唐烎如何回答!

“這是一個哲學問題,我先來說下,哲學是如何出現的!”唐烎對著周圍一眾僧眾說道:“此地不是說話的地方,咱們進去再說。”

確實,他們還在文殊院的門口,把門口堵著,確實不太像樣子。

他們來到僧堂大殿,文殊就看到僧堂大殿上,三世佛,四大菩薩之類都被移走,也沒有什么高臺,只有一個講臺,幾個黑色的木板,還有些書架。

在黑色木板的上面,還有白紙貼成一條寫上紅字。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諸位都坐下,且聽我個人見解。”唐烎對著一眾僧人說道,又對悟敵說道:“你去給文殊、智真倒上兩杯熱茶。畢竟,來者是客。”

智真看著熱茶,他一個前文殊院長老主持,不知怎么就變成了“客”。

文殊接過悟敵的茶,又看了看悟敵腦后的圓光,心中的想著什么,唯有他知道。

“今朝是宋朝趙家天子,天子雖然無能,但今朝上下,整體的生活水平,要比前朝要好。”

“由此可知,前朝要比前前朝更好。所以,時間離現在越久遠,生活是肯定比不如現在的。”

“饑餓,糧食是永遠的話題。”

“但是有那么一群人,他們出生王族,一生衣食無憂,已經超過了天下九成九了。這種人因為吃得太飽了,每日時間又多,就會產生一種疑問。”

“那便是:我是誰?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

正在外面爬著的兩條小蛇,聽到魯智深這樣說,相互看了一眼,都明白對方眼中的意思:“你干脆報佛祖的名字算了!”

“這個三個是哲學的終極問題。莫說是現在,便是再過千年,這個問題,也沒有答案。”

“僅僅是‘我是誰’這個問題,就讓這群吃的太飽的王族,產生了疑惑。”

“于是,他們拋家棄子,去尋找答案。最終,他們自認為找到了答案。”

“他們有了自己的徒子徒孫,徒子徒孫之中,有了聰明人把這個答案神秘化,儀式化,復雜化,變成神乎其神,無所不能。以恐懼做威脅,以奢望做包裝,讓別人跪下,滿足他們自己的目的。”

“人是需要吃飯的,若是皈依了佛,佛也要讓人吃飯。但每日勞作何其辛苦,若是天天勞作,哪里有時間考慮這些問題。因此,佛,給出人吃飯的答案!”

“那便是乞討、化緣!”

聽到這里,文殊感覺自己冷汗都出來了,他怎么嘴賤問了這個問題。這特么的把他們佛教的底褲都快扒拉出來了。

和尚不能自己種地了?當然可以,但是和尚都去種地了,與農民有何區別?

每天吃那么點東西,每天勞作之后,只想睡覺,哪里還有時間想哲學?想人生?

體力勞動加上高強度腦力勞動,放在喬達摩生活的那個年代,怕不是幾年就猝死了。

在大多數地區,為什么僧侶不是貴族,勝似貴族?

因為他們掌握了文字,掌握了解釋權,并且還是個脫產者,這就是原因。

換句話說,在古代想思考哲學,一定是不愁吃喝的!

“若是天下所有人都是和尚,一定都會被餓死!”

“這就是三次滅佛的原因,因為天下的財富都開始匯聚在和尚那,天下已經養不起那么多和尚了!”

“我們學習經書,一定要多看歷史,總結經驗,切不可以想當然啊!”唐烎對著一眾僧人說道。

一眾僧人想到自己每天吃點蘿卜青菜粗糧,每天念經還餓的前胸貼后背。若是再去種地,那不累死個人啊!頗為贊同的點了點頭。

“再回到文殊的問題上,云何降伏其心?”

“這個問題很簡單,只要給每個人都能吃飽喝好,衣食無憂,人人平等,再無壓迫。”

“每天都喜樂安詳,安居樂業,努力把生活過得好,實現人生的價值,就不會有這種問題。”

“畢竟,生活所遇到的挫折是客觀存在的,每個人的‘心’都是不一樣。面對挫折和困難,應該思考背后的原因!”

“而不是找到一個公式化的東西,麻痹自己,欺騙自己,所謂的‘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

智真聽到了,忽然覺得有點道理。他被人搶了文殊院,心中不岔,他老是安慰自己是心中修行不到,才會心聲不岔。

可這文殊院是他自己的家,是他居住了一生的地方!

如今因為惡人,一把年紀,就要離開文殊院!

憑什么啊!

憑什么是他離開啊!

他不去解決自己的問題,只是安慰自己修行不到家。解決不了問題,還能解決不了產生問題的自己嗎?

這種自欺欺人逃避的方法,就是佛……法嗎?

文殊看著自己的弟子,心中怒岔,又抬頭看了看天。

在天空之中,一道巨大的手掌從天而降!

呱!金剛經核心是,無所往而生其心,比較復雜。一句兩句說不清楚。

(本章完)


上一章  |  什么年代了,還穿越正經主神空間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