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第453章 平均主義?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最新章節列表 >> 第453章 平均主義?

第453章 平均主義?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24日  作者:畫凌煙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畫凌煙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確實有這么一回事。”蔣琬說道,“成都的冶鐵坊也已經在半年前采取高爐,但因為益州的鐵礦開采與運輸,比荊州難度要大一些,所以農具生產推行相對慢不少。”

“如此說來,只需要農具推行充足,一戶人家是完全可以耕種五十畝地的?”

這個時候,諸葛亮說話了。

這是他最關心的一點。

其實關中均田也存在這種情況,而且諸葛亮這個問題的原因也非常清楚,他曾經多次走訪過。

只是民間農具問題,是自古以來都存在的問題。

更何況現在還是戰爭時期,戰爭愈演愈烈,朝廷自然將銅鐵往軍方傾斜一部分。

“只要農具充足,是完全可以完成的。”李衡說道。

“若一里一起耕作,能否完成更多呢?”樊建說道,“一戶在耕種完五十畝后,完全可以再開墾新田。”

李衡道:“如果一里一起合作耕作,不但不會完成更多,還會減產。”

“大將軍此話怎講?”樊建道,“人們一起勞作,一起完成那些事,怎會減產呢?”

眾人聽李衡這么說,都感到驚奇。

這不是基本常識嗎?

杜瓊道:“大將軍,我軍男子耕戰,女子織布,工匠制造,方有富國強軍,眾人一起做事,肯定會做得更快、更多。”

李衡道:“那杜太常愿不愿意去幫戶部處理公務呢?”

杜瓊愣了一下,說道:“朝廷上下,各司其職,我為太常,若隨意干涉戶部,豈非亂套?”

“那為何會亂套?”李衡繼續追問道。

“權責不明,功過不明。”

“太常說得在理,朝廷讓二十五戶人家,協同去耕作一大片田地,二十五戶人家如何分工呢?”李衡問道,“誰耕種了多少田,最后哪一戶能得多少糧食?”

杜瓊立刻沉默下來。

樊建卻說道:“二十五戶平均分。”

“均分?”

“對,均分,均分與均田,相得益彰。”樊建又道。

“既然每一個人都知道豐收的時候會均分,為何還要全力去做事?”李衡道。

不等樊建繼續說,李衡突然問姜維:“伯約,我們都是帶兵打仗的,請問帶兵打仗,軍功均分,可行?”

姜維愣了一下,嚴肅地說道:“軍功怎能均分!軍功要按照每一個士兵的殺敵情況來定,若都均分了,到了戰場上,士兵都指望別人殺敵,還如何打勝仗!均分是大忌!”

在場所有武將都紛紛響應姜維的話,連魏延也哼道:“再蠢的將領,都不會想著均分軍功。”

“那為什么會有人提出一起種田,一起均分糧食?”

“種田和打仗不一樣,種田不需要冒著生命危險。”樊建繼續說道,“只需要在二十五戶中,選一位里長來監管即可。”

“監管誰偷懶嗎?”

“是的,這完全可以做到。”

“朝廷如何確認在這個里長的監管之下,這一里的產量達標?”

凡是牽涉到監管,那都涉及到設立任務指標。

否則拿什么作為監管標準去衡量監管是否合格?

而一旦牽涉到下達指標,就牽涉到下面的實際情況與上面拍腦袋空想的脫節。

這里面必然造成嚴重的信息不對稱。

甚至有一大部分官員為了諂媚上面,夸大其詞,最后造成上下嚴重扭曲。

樊建硬著頭皮說道:“每一個縣對里長進行監管,由里長上報任務。”

“那朝廷如何確認里長上報的任務是能實現的?”

“根據往年每畝地的產量。”

“那今年若是有一百個里長上報說他們的里今年開荒一千畝,希望通過這件事來升官,朝廷如何確認這件事的真假?”

“派人去查。”樊建繼續說道。

“派人去查,又如何確認派過去的人上報上來的完全屬實?”

“這……朝廷派去的人難道還能作假?”

“朝廷派去的人為什么不會作假?”李衡平靜地說道,“而且若全天下有十萬個里,其中有一萬個里上報開了新田,朝廷要派多少人去查?如何保證查到的大多是準確的?”

這下樊建不說話了。

不僅樊建不說話了,陳祗也不說話了,杜瓊也不說話了,剛才紛紛響應的官員都沉默了。

李衡卻繼續說道:“朝廷想要掌控一件事,就必須安排官吏去管,管一件事,就必然設立一個標準,設立了標準,必然增加考核標準的公文,設立了考核標準的公文,必然設立監管,設立了監管,必然牽涉到行政和監管多重事務上下盤查。”

“若只是一個州,尚且可以,但現在朝廷已經收回了關中、并州、荊州、揚州,朝廷將來收回豫州、兗州、青州、徐州、冀州,這個策略還如何執行?”

大殿內鴉雀無聲。

以前大將軍還在工部任職尚書的時候,高調了譙周等人,人們只認為大將軍牙尖嘴利。

后來大家都見識到了大將軍打仗的才能。

今日,卻也見識到了大將軍對政務的理解能力。

一件事,并不是派個人去管了就可以了。

很多時候,不但不可以,反而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商人愿意把商品從益州賣到揚州,是因為商人自己可以賺到錢,農民愿意耕種開墾更多的田,是因為他們知道種的越多,他們收獲的就越多。”

李衡前世可是個資本家,他自己就管理過企業。

管理的精髓在于,具象化目標,然后盡可能減少管理流程。

“那以大將軍之意是讓每一戶自己耕作?”

李衡道:“是的。”

這時,諸葛亮發話了,他說道:“我覺得濟安說得對,自己耕作即可,如果農具充足,大多數人是愿意多勞的,因為可以多得。朝廷沒必要去多做干涉。”

既然諸葛亮都發話了,樊建等人自然也無法再在這個問題上多說。

但陳祗卻說道:“大將軍所言有理,丞相英明。不過,下官覺得這件事沒這么簡單,均田的確有均田的好,我們都接受了均田,但中原卻無法接受。中原無法接受,那些人便會誓死抵抗我們。”

“對!”樊建立刻又來了精神,“這對漢室復興是不利的!”

(本章完)

小說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


上一章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