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第400章 上兵伐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最新章節列表 >> 第400章 上兵伐謀

第400章 上兵伐謀


更新時間:2024年04月21日  作者:畫凌煙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畫凌煙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孫權如墜冰窟。

建業防線是他親手設計的,可以用固若金湯來形容。

但建業防線基本上是用來防止曹魏的,例如濡須塢就是典型的防止魏軍南下的軍事塢堡。

這種塢堡建立在長江的支流上,使得敵人連進長江的機會都沒有。

但漢軍卻從江陵來,濡須塢如同虛設。

其實更西邊的皖口倒是有一點點作用,畢竟那里的駐兵距離長江不遠。

可皖口防線是諸葛恪一手打造起來的,諸葛恪走之后,那里臨時陷入混亂,孫權為了防止更多人與諸葛恪里應外合,對那里的兵力做過裁減和調移。

孫權深吸了一口氣,他打開快速看完,大腦陷入短暫的空白。

只有孫權知道,現在吳國的棋到底有多爛。

因為這盤棋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派系之爭!

他之所以這樣,是從儲君的角度出發,維持將來的政治穩定。

他這樣做的底氣是認為目前三國局勢,誰都不可能對吳國發起大規模戰爭。

他的這個認為其實沒有毛病,也是一個衰老的君主比較正常的操作。

可惜他算錯了江陵對建業的決心。

當外部穩定的時候,建業的派系之爭就算再爛,也是孫權可控的,最后大不了處理掉太子和魯王。

可現在敵人已經到了家門口,建業的派系斗爭就完全不一樣了。

呂據投降到江陵,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果軍事進一步惡化,那些被排擠的大臣,將紛紛投降敵人。

這是孫權最害怕的。

他掃視一轉大殿內這些人,突然對劉基說道:“卿方才說蜀人細作反對紙錢?”

劉基愣了一下,不知道孫權為何突然問這件事,回答道:“是的,紙錢增加國庫收入,也使得民間富裕,那些反對……”

“妄言!”孫權大怒,“我大吳哪有蜀人的細作!”

劉基嚇了一大跳。

孫權說道:“之前那些說甚蜀人細作的,都是別有用心之人!朕絕不相信建業有蜀人細作!”

說完,孫權又說道:“膽敢再輕言蜀人細作者,殺無赦!”

眾人心頭一震,隨即道:“陛下圣明!”

丞相朱據道:“陛下,臣以為,蜀軍即便抵達建業,也不足為懼。他們膽敢越過武昌,便是犯了大忌!李濟安自己也十分清楚,所以臣以為,蜀軍現在求一個快,而我們偏偏不讓他們快!”

孫權忍不住點了點頭:“如何做?”

“四手準備:一、陛下立刻調集目前京城所有水師,阻攔蜀軍,將局勢拖入持久戰。二、從濡須塢調集三萬精銳回援,切斷蜀軍后路;三、通知魏軍,魏軍知道蜀軍分兵攻打了武昌和建業,魏軍必然會趁機南下襄陽……”

孫權打斷了朱據:“魏軍會不會趁機南下武昌和建業?”

“魏軍不通水性,比起武昌和建業,襄陽更容易拿到手,這個時候,魏軍必先出兵襄陽,而李濟安兩面受敵,兩面都陷入僵局,必死無疑。等我們消滅長江上的蜀軍,魏軍即便想再南下,也不可能。”

孫權點了點頭,示意朱據繼續說下去。

“四、為了以防萬一,立刻從丹陽郡、吳郡和會稽郡再動員十萬壯丁,即便長江戰線失利,蜀軍想要攻下建業,沒有半年也要數月。屆時司馬懿南下襄陽之勢已成,李濟安還是敗!”

按照朱據的策略,只要眼下扼守住長江道,拖住漢軍,等待后續援軍抵達,就能用優勢兵力,將漢軍全方位圍堵在長江之上。

漢軍是孤軍深入,被堵在長江上,別說跟吳軍打,襄陽戰線也能拖死江陵。

朱據這番分析下來,孫權和大臣們頓時信心滿滿。

李濟安這不是找死嗎!

既然你這么想死,那我們大吳就成全你!

劉基立刻跳出道:“恭賀陛下,我大吳贏了!”

孫權原先還陰沉的臉,頓時露出了笑容:“子通!”

孫綝出列道:“臣在!”

“從現在開始,朕命你為大將軍,建業水師全權由伱指揮,以抗擊敵人!”

孫綝一聽,頓時大喜,這建功立業的機會不就來了?

這些年一直坐冷板凳。

現在,全琮死了,孫韶死了,陸遜死了,諸葛瑾死了,朱據成了丞相,朱異在濡須塢,呂據投降江陵,諸葛恪投降江陵,呂岱在武昌,朱然在武昌,丁奉在武昌。

終于輪到我孫綝了!

我孫綝要向所有人宣布,我的時代來臨了!

孫綝嘴角露出了笑容,他重重應了一聲:“喏!”

孫權道:“此次定讓蜀軍有來無回!”

“陛下圣明!”

“退朝!”

很快,漢軍來襲的消息便悄然在建業傳開。

孫綝領了大將軍印,開始調集建業的水師,建業有精兵六萬。

如果朱異再從濡須塢回師三萬,就有九萬精兵。

再加上從各地征集十萬壯丁,建業兵力完全在漢軍之上。

退朝之后,孫權立刻召見了太子和魯王,對二人語重心長地教導了一番。

告知他們,親兄弟,不要把關系鬧得太僵了。

都是朕的好兒子!

但孫權明顯對局面的深層次認知不夠徹底。

太子和魯王表面很順從孫權,表示國難當頭,不會再計較過去的事。

但實際上,兩派當天就開始行動起來。

而且這一次的行動,比之前更加劇烈。

太子派也學會了政治正確:指責政敵是敵人細作!

尤其是在大敵當前,群體恐慌之時,這一招更好用。

二月二十日傍晚,漢軍戰船已經過了當涂。

李衡站在船的閣樓上,眺望著江東的景色。

這個時代的江南,可不是后世富足的江南。

這個時代,這一帶還呈現一片原始景色。

兩岸既沒有一望無垠的田,也看不到附庸風雅的文人墨客。

有的只是成片的林木。

還能看到成群結隊的野鴨,出沒草地和樹林間的野豬、野鹿等等。

李衡不得不感慨,這個時代的自然風光保存得非常完整。

“大將軍,孫權現在應該已經知道我們來了。”呂據說道。

“嗯,他肯定知道了。”

“建業尚有近十萬精銳。”呂據提醒道。

李衡卻道:“上兵伐謀。”

(本章完)


上一章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