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第383章 我大吳要和李濟安斗爭到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最新章節列表 >> 第383章 我大吳要和李濟安斗爭到底!

第383章 我大吳要和李濟安斗爭到底!


更新時間:2024年04月11日  作者:畫凌煙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畫凌煙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陛下,叔嗣說得有道理,若這件事不嚴肅處理,必然會有更多人私通李濟安,這等同于資敵啊!”

中書令孫弘出列,義正辭嚴地說道。

“而且一旦傳到司馬懿那里,司馬懿必然會以此為借口,關閉馬市。”

這時,太子太傅吾粲已經沉不住氣了,他站出來說道:“陛下,臣有話要說。”

“卿且說來。”

“方才張叔嗣說臣資敵,臣以為不然。”吾粲辯解道,“臣之所以與江陵有一點點交易,其實是安排人去江陵探查敵情。”

“哦?”

“張叔嗣方才說江陵現在繁華,李濟安在江陵推出的諸多新政,不僅僅把我們的百姓吸引過去了,還積累了財富,擁有了大量的軍費。臣是覺得,我大吳可以效仿。”

孫權的臉色微微一變,道:“效仿什么?”

吾粲說道:“效仿李濟安。”

善于察言觀色的孫弘察覺到了孫權微妙的情緒變化,他對吾粲說道:“太子太傅是認為我大吳還不如一個小小的江陵?”

“自然不是,我只是覺得江陵諸多策略不錯,紙幣咱們不是已經……”

不給吾粲說話的機會,張休問道:“請問洛陽可有效仿李濟安江陵的策略嗎?”

“這……我不知,但江陵的策略……”

“既然洛陽沒有效仿,這其中自然有詐!”張休順勢說道,“司馬仲達是何等人物,他難道看不出來江陵的變化?他為何沒有效仿?”

“這……”吾粲一時間不知如何辯解。

孫權的臉色陰沉下來,他問道:“一個小小的江陵,到底有多繁華,還要朕去效仿它的諸多政策?”

顯然,紙幣是孫權看在司馬懿也跟的份上,才跟的。

但你真的讓他效仿李衡的策略?

什么策略?

分地?還是立法?

“陛下圣明!”張休繼續添油加醋,“李濟安那種策略,是把錢都給黔首!這不是荒唐嗎!自古哪有把錢給黔首的!黔首若是得到了錢,生活好了,他們想法不就多了?”

聽到這里,眾人都開始點頭。

也許,他們彼此之間因為儲君爭奪有矛盾,但對待如何治理黔首這件事上,他們是出奇的一致。

不會有任何人反對張休的說法。

張休繼續說道:“黔首的想法多了,朝廷還如何治民?”

商君不是已經把治國利器告訴在座的諸位了嗎!

“李濟安是倒行逆施!”張休語不驚人死不休,他鋒利的目光瞬間掃在吾粲身上,怒斥起來,“太子太傅是想要把這些都搬過來,讓那些黔首得到好處,等到有一天他們不再滿足,就打到皇宮里嗎?”

吾粲怔了怔,想說什么,又沒辦法辯解。

這時,陸胤站出來說道:“陛下,現在我們內憂外患,太傅他……”

“妄言!”孫權怒拍桌案,“我大吳哪里來的外憂內患!”

陸胤瞬間被堵住,連忙道:“臣不是那個意思……”

“不要說了!”

大殿內氣氛緊張起來。

“朕已經明令禁止與李濟安有任何往來!”孫權臉色難看到了極點,“來人,革去吾粲所有官職,打入大牢!”

外面的禁軍立刻進來。

“陛下……”朱據也站了出來。

“此事不必再議!”

“陛下!”張休趁熱打鐵,“臣以為,一個吾粲,還只是查到的,會不會有很多個吾粲呢?”

“卿此話何意?”

“臣以為,從現在開始,應該下令全面禁止任何從江陵來的商品,凡是發現有人用江陵的商品,一律被定為有罪!只有如此,才能從根源上杜絕!”

“陛下!萬萬不可!”陸胤道,“如此,會引起混亂……”

“張叔嗣說的有道理!”孫權強勢說道。

“陛下……”

孫權站起來,長袖一甩,便離開了大殿。

吾粲被帶下去。

吾粲案從吳國內部的視野來分析,并不是與外敵私通,而是內部儲君斗爭的外相化。

也是儲君斗爭矛盾進一步激烈的表現。

作為太子的老師,第一個被搞下來,這讓太子黨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這件事并沒有因為吾粲被下獄而結束,當天消息就在建業傳開,引起了更大的轟動。

只不過,各方政治勢力在這個階段,還處于克制的狀態。

三月十八日,江陵。

李衡讀完諸葛亮的信,他從字里行間里察覺到了關中正在復蘇。

與江陵一樣,關中的人口在過去一年出現大量的新增。

主要是從隴右、司州、并州、荊州四地前來。

司州有河東郡、弘農郡,荊州有南鄉郡。

河東郡的許多人是越過黃河過去的,弘農郡的則以洛水進入藍田以東,也有穿越山川,進入關中的。

至于荊州的南鄉郡,就簡單許多了,過武關,穿越商縣,抵達上洛,進入關中。

僅僅去年一年,關中平原的人丁就增加了近十萬。

大頭主要還是來自隴右,還有一些是從漢中郡遷移過來的。

據說今年從漢中郡過去的會更多。

至于去年下發出去的貨幣更是高達五千萬。

李衡不禁感慨,按照這個進度,司馬懿恐怕已經收到了河東郡、弘農郡人口遷移的消息。

甚至司馬懿已經派細作去關中開始做詳細的考察。

李衡自然不害怕司馬懿學。

因為經濟學理論不是萬能藥,它和生產力、意識形態、土地、人口息息相關。

生搬硬套是會出問題的。

例如關中和荊州,是兩個獨立的區域,它們有一個共同點:范圍不大。

在古代使用凱恩斯主義宏觀調控,有一個致命點:古代交通不便,信息傳遞慢,朝廷印錢,市場反饋回來的消息具有嚴重的滯后性。

這種滯后性,與地域大小成正比。

地盤越大,消息反饋越滯后。

眾所周知,印錢會造成通脹。

當通脹的時候,朝廷要采取貨幣緊縮的策略。

朝廷在采取行動之前,必須依照市場來定策略。

這就是消息滯后帶來的執政缺陷。

所以,治理大國和小國,是不一樣的。

在這個過程中,司馬懿肯定會踩坑。

例如洛陽糧價低,司馬懿繼續印錢,但可能鄴城糧價已經暴漲,而洛陽的紙錢卻還在不斷往冀州、兗州等地流通。

從而造成局部超級通脹。


上一章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