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第306章 曹魏全面開放?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6章 曹魏全面開放?

第306章 曹魏全面開放?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02日  作者:畫凌煙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畫凌煙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步騭捋了捋胡須,笑道:“大將軍現在要交州,未免操之過急了些。”

“此話怎講?”

“想要末將拿下交州,并不算難事,但此行為卻與孫權交惡。”

“孫權現在羸弱,交惡了他一樣還得乖乖跟我交易。”

“可當孫權積累一定的實力,局勢一旦有變,孫權便會隨時發兵,發兵的理由都不用多想。”

李衡點了點頭,覺得步騭說的有道理。

至于古人發兵,為什么一定要師出有名?

難道古人都是呆板的傻子?

師出有名不是軍事問題,是政治問題,是內對的政治問題。

打仗這種事,除了那些從小衣食無憂被保護得很好的中二少年們,沒人喜歡。

因為打仗不是紙上談兵的自我感動,是真的要死人的。

“性格溫和、戒躁,是選拔南方各郡官員的重要標準。”

以后孫權想要發兵打江陵,得對內做不少政治功課,需要一些時間來說服各方。

雖然初步達成了與南方諸蠻夷的協定,大方向上確定,但還有諸多執行事項需要落地。

他也期待杜預在任期間能快速成長,他能接受杜預一定程度的失誤,只要能快速成長,畢竟將來,還有更多更重要的事等著杜預。

這不是一個有智慧的人干出來的事。

轉眼已經進入十二月,李衡回到襄陽后,正式在襄陽設立了荊州牧衙署。

步騭身上有儒將的氣魄。

所以,發動戰爭的人,必須給出一個足以說服大多數人的理由。

“好,選舉南方各郡官員這件事,我交給你和杜預一起去操辦,不知可否?”

“仁德的官員是什么樣子的呢?”

“大將軍的策略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還要選舉仁德的官員,派去南方的官員在吏治能力方面可以弱一些,但一定要能施行仁政,蠻夷雖然不通禮數,但仁政卻是天下所有人都認可的。”

所以,師出有名,不是古人呆板,它是繞不開的嚴肅政治學。

步騭笑了笑,他說道:“大將軍如此信任我,我只能全力以赴。”

李衡又點頭,他越看步騭,越覺得這個人不簡單。

如果現在李衡把交州拿了,就相當于白給孫權一個說服內部各派勢力的理由。

是一個又一個農家子弟上陣,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去填。

李衡又問道:“那南方各郡如何能真正平復下來呢?”

如果無法說服大多數人,強行執行,也是可以的,但那樣一旦戰敗,國內必然爆發政治危機。

例如楊廣。

這些執行事項,就只能交給杜預和步騭來去處理了。

此時的襄陽,擁兵八萬,各縣百姓各得其田,無不感念李衡恩德。

與此同時,襄陽的漢魏貿易飛速發展,越來越多商人聚集在襄陽和南陽之間。

大量的貨物在這里被裝卸、運走。

值得注意的是,在襄陽的私下貿易中,出現了大量的漢錢,是魏國商人拿出來的。

至于這些漢錢是從何處而來,暫時還是一個迷。

有人猜測是曹魏在關中存儲的漢錢,也有人說曹魏早就開始鑄造漢錢,以順利擴大漢魏貿易。

關于這件事是真實性,延熙元年年底是一個迷,但此時曹魏朝堂上關于錢幣的問題爭論不休卻是不爭的事實。

事實上,從十一月份,大司農崔林提出警惕漢錢大量流入民間開始,整個問題就被擺上了曹魏的朝堂上,公開爭論。

例如大將軍府長史辛敞就公開支持多多儲存漢錢,對民間漢錢的管控也可以放開。

理由是民間的漢錢一旦變多,朝廷是可以收商稅的,這是開源。

但反對方的理由也十分堅定:在去年漢錢泛濫之后,關中的民生幾乎已經完全崩潰,如果不是有大量的軍隊消耗做支撐,關中已經沒人了!

按照這個規律,只要漢錢大量在中原流動,整個中原的民生都將處于崩潰的狀態。

最直觀的體現就是糧價暴漲,大量假錢充入市場。

十二月十五日,洛陽皇宮,小皇帝曹芳坐在上面。

群臣禮畢,大將軍曹爽說道:“諸位今日有事啟奏。”

散騎常侍夏侯玄說道:“啟奏陛下,關于蜀錢一事,臣有話要說。”

曹芳說道:“卿且說無妨。”

“朝廷今年雖然在關中設立衙署管控蜀錢,但效果甚微,民間用蜀錢之人越來越多,甚至有民間商人私自鑄造蜀錢,以此購買貨品,朝廷屢禁不絕,臣以為,不該再禁了。”

他此話一出,大殿內一片死寂。

沒有人說話,但每一個人的目光卻不著痕跡地在游走,似乎每一個人都在說話。

“朝廷不鑄錢,而民間鑄錢,這是讓利給民間商人,朝廷現在是多事之秋,更需要錢。”夏侯玄說道,“況且臣聽聞,蜀錢的鑄造之法,已有了大的改進,鑄造用材更少,更快,利潤更高。”

說到這里,夏侯玄的目光落到少府周裴身上。

曹爽故作深沉地問周裴:“周少府,可有此事?”

“確有此事,蜀錢的鑄造之法做了改進,聽聞還是李濟安親自改進,所需要的材料比之前少了一半,一個錢爐一日之內一萬枚錢不是問題,稍微大一些的錢爐,一日之內十萬枚錢也可以造出來。”

周裴此話一出,大殿內的大臣們終于忍不住嘩然。

辛敞說道:“據我所知,孫權早已開始大肆鑄造蜀錢,以此購買蜀人的商品。”

“但蜀錢確實是洪水猛獸。”說話的是大司農崔林,“蜀錢流入,民間一樣會私鑄,而且泛濫成災。”

“大司農是反對嗎?”曹爽突然問道。

曹爽的語氣很溫和,很禮貌。

自他成為大將軍,執柄魏國以來,他對待所有人都非常有禮,并且表現得很謙虛。

崔林知道曹爽是這樣的人,他絲毫不忌憚地說道:“是的,大將軍,下官反對,下官這樣是為了我大魏。”

曹爽看了兩眼崔林,突然說道:“那大司農為何私下囤積蜀錢呢?”

曹爽此話一出,崔林如墜冰窖。

(本章完)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