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十,辛敞將出使襄陽的情況做了匯報。
面色蒼白的曹叡端坐在上位,兩側朝臣聽完后,面露驚詫之意。
“李濟安實在放肆!”大鴻臚張泰怒道,“我們派人去好好商談,他卻如此待我們的使者!依臣看,荊州局勢宜快不宜慢,朝廷應該繼續增派精銳,趁蜀賊尚未立足,奪回襄陽!”
張泰的話立刻得到了一部分大臣的贊成。
“陛下,臣贊同大鴻臚的提議!”站出來的是燕王曹宇,他用一種堅定的語氣說道,“襄陽乃是許都之屏障,若襄陽失,則許都危矣!”
有人微微有些詫異,燕王平日在朝堂素以低調聞名,今日為何會站出來,用頗有些強勢的語氣說話?
“陛下,臣等附議!”更多的大臣站出來說道。
劉放看了一眼人群中的崔林,與崔林對視一眼,崔林則站出來說道:“陛下,朝廷去年在關中消耗糧食高達百萬石,荊州軍糧也有三十萬石,揚州軍糧五十萬石,征討公孫淵消耗糧食三十萬石。國庫去年稅收僅僅四百萬石。今年雖關中無兵事,但揚州、荊州皆有戰火,荊州主力近乎全軍覆沒,現在再動干戈,恐怕軍糧不支。”
崔林此話一出,朝堂瞬間安靜不少。
這打仗,還真不是你說打就打。
更不是皇帝拍個腦袋就能出兵。
“今日早朝你們都聽到了?”
是啊!
而且揚州兵馬,比荊州兵馬要強盛得多!
為何要以自己的弱勢,去攻打強勢的敵人,而不是以自己的強勢去攻打弱勢的敵人呢?
國庫吃緊,兩線不利,這顯然是危局。
“今日議政到到此。”曹叡淡淡說了一句,在內侍的攙扶下起身,悻悻離開了大殿。
“臣參見陛下。”
說不通嘛!
那是完全不讀歷史的。
“陛下,臣也以為現在不宜再發動戰爭。”曹爽站出來,他用一種鎮定自若的語氣說道,“臣倒是以為,今年孫權兩線實力,損失比我們更慘,這個時候,穩定和李濟安的關系,調動揚州精銳,看看是否有攻破建業的機會。”
曹爽這話立刻讓朝廷壓抑的氣氛變得輕松起來。
盧毓這番話,讓曹叡臉色更加差勁。
有人說漢武帝用的是文景時代留下來的錢,簡直不要太輕松。
“蜀軍剛在襄陽取得了勝利,士氣旺盛,我軍則是從司州、豫州調度兵馬,需要對南陽有一段時間的適應。如果戰局再一次陷入不利,西線的諸葛孔明趁機再挑起事端,大局危矣!”
后面為了擴大戰爭,劉徹各種變相割韭菜。
在這種安靜的情況下,一個人站了出來,是吏部尚書盧毓,盧毓說道:“陛下,臣覺得這個時期再對襄陽發動戰爭,不算上策。”
現在擺在曹叡面前的是,國庫問題,他不可能超過劉徹。
抵達寢宮之后,曹叡吃完藥便讓人召集劉放和孫資兩位近臣。
連曹叡的臉色也緩和了幾分。
一個基本的歷史常識,文景之治留下來的錢,按照劉徹那種燒錢的打法,也就打兩三場就沒了。
這個時候,當然是挑軟柿子捏!
漢武帝為了打匈奴,可謂絞盡腦汁。
“臣都聽到了。”
“如何看?”曹叡咳嗽了兩聲。
兩人沉默了一下,孫資說道:“盧尚書不愧是盧植之子,他對局勢的分析切中要害。”
“臣覺得邵陵侯也說得對,現在根本不需要跟李濟安硬拼,等拿到能破城的重砲,那時候我們已經靜養了一支大軍,再一鼓作氣南下。”
曹叡急忙問道:“那現在對孫權的態度呢?”
“臣覺得這件事,可以聽聽揚州都督王彥云的說法。”
曹叡這才滿意點了點頭,隨即沉默下來。
曹叡不說話,兩人站在一邊也不敢說話。
“朕恐怕時日不多了。”在沉默了片刻后,曹叡突然來了這么一句。
嚇得孫資和劉放立刻跪了下來。
“陛下英明神武,不會有事的。”
“你們二人先起來說話。”
劉放和孫資起身。
“朕自繼承先祖遺志,恪守社稷,不敢懈怠,然局勢動蕩,孔明在西線虎視眈眈,荊州局勢突變,大魏有倒懸之危。”
曹叡的聲音平靜卻又有幾分疲憊。
“太子年幼,而國家危亂四起,朕欲選輔佐大臣,你們認為誰合適?”
兩人沉默。
曹叡又說道:“你二人是朕最信任的臣子,有何話但說無妨。”
曹叡的確最信任劉放和孫資。
劉放是中書監,孫資是中書令,都是曹叡身邊的人。
劉放在關中做買賣,自己的確賺了很多錢,這一點曹叡非常清楚,但劉放也的的確確給曹叡賺了更多錢。
曹叡相信,放任何一個人在劉放這個位置,都會拿錢。
但卻不一定有劉放做得好。
孫資這些年處理中樞大小事情,井然有序,為曹叡省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這絕對是個能臣。
孫資和劉放卻都出身寒門,背后沒有強大的勢力。
“說吧,但說無妨。”曹叡說道。
“臣覺得邵陵侯為人沉穩持重,有社稷之才。”劉放說道。
沉默片刻,曹叡問道:“燕王曹宇呢?”
孫資說道:“燕王過于老道,平日里不言語,這樣的人,幼主成年之后,恐怕無法駕馭,再加上他是太祖之子,臣擔心他掌權之后,有僭越之舉!”
他這番話說來,曹叡倒是怔了怔,覺得孫資說得很有道理。
曹爽是邵陵侯,他父親曹真只是曹操的養子,養子想要篡位是幾乎不可能的,所有人都不會服。
可曹宇卻不同,曹宇是曹操的親生兒子。
“除了邵陵侯,還有誰能做托孤重臣?”曹叡又問道。
“臣斗膽直言,其他的托孤重臣應該選非宗室大臣。”孫資說了一句。
“司馬仲達?”曹叡說道。
“司馬仲達不合適。”劉放道。
“那誰合適?”
劉放和孫資都沉默下來。
如果連司馬懿都不合適,還有誰合適?
司馬懿是目前大魏朝堂上下公認的忠臣、賢臣、能臣,功勛卓著、治國謀略無人能比,軍事謀略無人能比。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不用他,難道用一頭豬?
(本章完)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