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第291章 孫權求和,漢魏戰事升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最新章節列表 >> 第291章 孫權求和,漢魏戰事升級?

第291章 孫權求和,漢魏戰事升級?


更新時間:2024年02月15日  作者:畫凌煙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畫凌煙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_

字體:

從陸遜、孫權、顧雍這三者的對話,就能看出孫吳君臣的關系。

陸遜和顧雍都出身江東大族。

陸遜主西線軍政,顧雍主朝廷行政。

陸遜被孫權坑了一把,孫權道歉,陸遜很自覺地給孫權面子。

孫權繼續表示歉意,顧雍很自覺地出來轉移話題,也給孫權面子。

這是孫家和江東士族的一種拉扯關系。

孫權:抓住機會,朕一定弄你們!完了,翻船了!

江東士族:你要這么玩?行,你說的算!現在翻船了,乖乖認個錯,知道該放尊重一點了?行!給你面子,以后長點記性!

本質上,孫權和江東士族既是對抗關系,也是利益共同關系。

孫權肯定不想再去做大魏吳王,江東士族也想守著吳國的高官厚祿,繁衍自己的家庭。

吳國還在,顧家、陸家、朱家那都是朝廷一等一的家族。

吳國不在了,這些家族充其量是地方家族,在洛陽是沒有任何話語權的。

群臣也沉默不言。

眾人又安靜下來,目光都落到陸遜身上。

孫權道:“還請諸位肅靜,聽大都督說完。”

過了好一會兒,孫權才說道:“諸位稍安勿躁。”

“若我們強行討要荊州不成,與蜀國再起戰事,即便擊敗蜀軍,自身也會損失更多,屆時曹魏必趁機南下奪取荊州,我們所爭亦是一場空。”

“大都督有何看法?”孫權的目光落到陸遜身上,用一種期盼的眼神看著陸遜。

“陛下,李濟安之前還口口聲聲說我們是共同對抗曹魏的盟友,結果轉身就趁著我們北伐曹魏突襲我們,這種行為實在是無恥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劉基也站出來說道。

裴玄的話引起了一部分大臣的共鳴。

眾人面面相覷,頓時又議論起來。

“何不先外合蜀國,內修民力,以備時日?”

孫權坐在主位上,沉默不言,連續多夜的失眠,他的氣色很差。

“此事必須得去跟孔明說,孔明自詡當世人杰,卻不料做出如此厚顏無恥之事來!”說話的是御史中丞葛系。

“李濟安攻占江陵,擊敗夏侯儒,又趁機北上襄陽,此已與曹魏挑起戰事,曹魏必不會善罷甘休,而蜀國在關中、荊州兩線作戰,所需錢糧、兵丁甚巨,不能長久,待李濟安兵困民乏之時,我軍也已完成休養生息,可再西進,荊州可復。”

不知過了多久,大鴻臚裴玄才出列說道:“陛下,臣以為這一次益州背信棄義,突襲盟友,應該遣派使者前往成都,斥責他們這種卑鄙無恥的行為,要求他們退出荊州!”

陸遜說道:“回稟陛下,臣以為此次我們損失慘重,不宜再與蜀國鬧僵,應該以大局為重。”

群臣這才慢慢安靜下來。

孫權問道:“那要到何時?”

只要吳國還有一口氣,他們能保肯定還是保。

更多群臣加入進來,對季漢,尤其是對李衡,展開了一場遠隔千里的道德審判。

陸遜的語氣沉穩而緩和,給人一種踏實感。

孫權卻又說道:“李濟安以新鹽從我們和曹魏賺取大量錢財資補軍需,又以府兵制征調大量兵力,朕擔心他在荊州做大。”

“他想在荊州做大,曹魏也不答應。”丞相顧雍接過話,“他攻取襄陽,魏主必會調兵遣將,蜀魏一場惡戰在所難免。”

孫權這才點了點頭。

陸遜又說道:“如今之計,斷李濟安之新鹽,如斷蜀軍軍需,勢在必行。”

“大都督是說,我們要取消與蜀國的新鹽買賣?”孫權問道。

“臣正是此意,失去了與我們的貿易,李濟安至少失去一半的軍需。”

陸遜這話讓其他大臣面色微變。

劉基立刻站出來反對:“萬萬不可,若釜底抽薪使李濟安失去軍需,被曹魏擊敗,魏軍必然一口氣拿下襄陽和江陵,若是江陵到魏軍之手,我大吳有亡國之危!”

立刻有一群大臣出來贊成劉基的觀點:陛下啊!怎么能停止和李濟安的貿易呢!若是這樣,我們還怎么賺……哦不,若是這樣,大吳危矣!

孫權再一次忍不住點頭。

“陛下,臣以為可以與李濟安繼續保持貿易往來,但必須嚴控數額。”顧雍適時出來說道。

“如何嚴控?”

“朝廷在武昌一旦設立專門的衙署,民間私人不得經營新鹽。”

孫權又點頭:“有理。”

隨即看向陸遜:“大都督以為呢?”

“臣附議。”

孫權頓了一下,說道:“接下來我們應該休養生息,從大局考慮,朕會派人去見李濟安,與蜀國依然保持聯盟關系,至于北伐合肥一事,就此作罷,朝廷應該鼓勵耕作、紡織。”

群臣道:“陛下圣明。”

孫吳朝廷難得達成了空前一致。

本質上來說,無論是江東大族,還是以前的益州大族,都呈現出對北伐的保守態度。

只不過益州大族的利益鏈被李衡進行了深度改造,從莊園農業利益變成了商業利益。

商業講究的是一個擴張,它的底層蘊含著資本最原始的嗜血性。

例如你洛陽閉關鎖國不買我益州的新鹽是吧?

那對不起,上重砲,開門貿易!

這是原始資本的野蠻,它會在內部產生吞噬的原動力。

這種吞噬,在前期會使漢魏雙方或者漢吳雙方貴族階層達到罕見的共同富裕狀態。

季漢以生產方賺取商品原始的利潤,曹魏或者孫吳貴族以中間方賺取差價。

可商業盤子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貴族都賺錢。

有人吸錢,自然有人要掏錢。

劉放和曹爽賺得盆滿缽滿,司馬懿怎么想?司馬師怎么想?

劉基在里面賺了大錢,陸遜怎么想?

在面對李衡的商業、武力結合輸出的情況下,曹魏和孫吳因為國力不同,國策也不盡相同。

曹魏基本盤強悍,人口眾多,如果在政治上從嚴,是可以做到大面積封鎖的,也有那個底氣,但需要有政治強人上位。

孫權則偏安一隅,合法性不足,又不具備這樣的商業輸出產能,也沒有為商業開辟商道的武力輸出,更沒有立刻左右戰局的能力。

所以孫吳的國策,無論在北伐的時候多么意氣風發,最后都還是要回到三國之間的制衡之術上。

就如此時此刻,制衡之策幾乎全員通過。

這也是孫權的最優解。

畢竟,漢魏雙方,現在的確在荊州展開了激烈的軍事沖突,這種軍事沖突短時間內無法停下來。

五月十三日,李衡得到了一條消息:洛陽發布政令,鑒于荊州戰事升級,從豫州調兵三十萬抵達南陽,以充實前線。

熱門、、、、、、、、、


上一章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