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第101章 拉攏魯芝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1章 拉攏魯芝

第101章 拉攏魯芝


更新時間:2024年02月11日  作者:畫凌煙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畫凌煙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_

字體:

漢軍萬一在關中把魏軍摁在地上摩擦了怎么辦?

如果是這樣,這個后果,孫權心中可是比誰都清楚。

以諸葛亮的才能,占據了關中,必然虎視洛陽。

數年之內,漢魏戰爭還會不斷升級。

那時候,魏國能否擋住諸葛亮,孫權心中是沒有底的。

孫權不是和諸葛亮聯合伐魏嗎?

他居然還擔心曹魏?

沒錯!

孫權是個渣男!

他兩邊都擔心。

他既擔心季漢在關中作戰不利,又擔心曹魏把關中丟了。

簡單來說,他既害怕季漢被曹魏所滅,西線沒有人吸引火力了,又擔心季漢變得強大,有統一天下的實力。

到時候,如果只剩兩家,他孫吳是必死的一方。

多久死,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所以孫權是三國時期著名的平衡大師。

孫權:我從來沒有想過統一天下,你們倆也別想,誰都別想,只要我孫仲謀還在一天,你們就別做白日夢!

現在的情況是諸葛亮在關中打了已經一年了,如果打得不順利,諸葛亮早就撤退。

打了一年還沒退,什么原因呢?

諸葛瑾知道,陸遜知道,顧雍也知道。

孫權肯定不可能不知道!

必然是魏軍被打得十分狼狽。

曹魏都派使者來了。

若這個時候出兵合肥,真的把曹魏玩崩了,可怎么辦?

孫權心里這本賬算得清楚得很。

假設曹魏西線不利,持續增兵,這個時候孫權強勢北上,最后奪得了合肥。

那么接下來,孫權能否保證自己比諸葛亮先打到洛陽?

如果不能,最后的局面就是季漢和孫吳兩家分了曹魏,那誰占大頭呢?

誰占大頭用腳指甲都能想出來了。

等只剩下兩家,孫權看似獲得了更多地盤,接下來面臨的什么局面,他自己那點逼數肯定是有的。

所以啊,戰術是在戰略的指導下進行操作的。

我是要拿合肥,但前提是諸葛亮不能拿到關中。

最好的局面是關中兩敗俱傷,諸葛亮退走,曹魏東南兵力減弱,我拿個合肥就差不多得了。

“既然諸位卿都覺得沒必要,就依德潤所言!”

四月初六,天氣晴朗。

初夏的天水,不僅僅陽光好,微風也很溫和。

這幾天,李衡倒是清閑,他帶著魯芝在田野間閑逛。

李衡說道:“世英,你看,這天水被伱治理得多好。”

“李公謬贊,在下只是盡了一些綿薄之力。”

“數日前,我去送犁之時問了,百姓對你無不夸贊。”

“父親被郭汜所害,當時我尚且年幼,顛沛流離,吃盡了人間疾苦,后來幸得郡守舉薦我為上計吏,才有了仕途,不再挨餓受凍。”

魯芝語氣平靜,神色坦然。

“我吃了那么多苦,深知其中之辛酸,怎忍心看到他人與我一樣。”

李衡心中不由得驚訝。

這個世界上,人和人的區別,比人和豬的區別都大。

有的人從小受苦,長大了有機會,便救濟于民。

而有的人從小受苦,長大了有機會,卻更加惡毒地欺壓弱小。

能感同身受者,才能有一番作為啊!

李衡笑道:“如此看來,你與丞相必為知己。”

“久聞諸葛孔明大名,我不敢妄自尊大。”

“皆為民耳,何來高低貴賤之分。”李衡指了指前方說道,“你看我軍,自從進入天水,可有擾民?”

魯芝猶豫了一下,說道:“未曾擾民。”

“不僅不曾擾民,我們現在還要為百姓分發新的農具,還要鼓勵耕種、懲治惡霸。”

見魯芝不回話,李衡說道:“天下百姓蒙受戰爭之苦久矣,世英何不放下心中防備,與我們一同還天下一個太平呢?”

“若諸葛孔明能放下心中執念,天下便會太平。”

李衡說道:“那中原之地交給曹家,百姓比百年前過得可好?”

魯芝說道:“百姓安定。”

“百貨呢?”

魯芝猶豫了一下,才說道:“百貨不顯。”

想兩漢之際,民間商業還是非常繁榮的。

但現如今,百姓幾乎以物易物。

“若由你們來治理,便能貨通政達?”

“現在不能,但未來一定可以。”

“如何說?”

“因為我能復鑄五銖錢。”

“你要復鑄五銖錢?”

“沒錯。”

“你可知其中風險?”

“我知道。”

“那你還敢那么做?”

“若使天下太平,必須如此,不僅如此,還要輕稅于民,這數十年來屯田之策,苦民久矣!”

“那還想廢除屯田?”

“非也,是均田!”

“那你可知這其中險惡?”

“我自然知曉。”

魯芝再看李衡的眼神,已經變了。

“李公今日跟在下說這些作甚?”

“前路多艱,需要知己好友同行,方能共克難關。”

“為何邀請在下,在下與李公不熟。”

“皆為民耳!”說完,李衡便往前走去,“走,世英,我們去試試曲轅犁。”

魯芝雖然沒有表態,但心中還是被觸動了。

他追過去,問道:“你想讓我怎么做?”

“做好天水郡太守,查清天水戶籍,將田重新分配下去,每戶五十畝地,如何?”

“趙氏的田嗎?”

“沒錯,一定要防止其中有人中飽私囊。”

“以后你在其他地方也要重新配田?”

“以后的事以后再說,以后的路還遠著,你在天水先做一遍,以后便知道其中利害。”

李衡心中推算著,隴右若是定下來,自己肯定會被諸葛亮召回去。

如果關中大局定下來,接下來諸葛亮可能會開始和自己討論出兵荊州的戰略了。

因為關中戰略從構想變成了現實,諸葛亮看到了李衡說的那一套戰略的希望。

誰都知道孫權是個和稀泥的,關鍵時刻指望不上。

既然指望不上,拿回荊州,虎吞東吳,是必然之策。

所謂的關中之戰快不得,取荊州慢不得。

這里說的取荊州慢不得不是要立刻去取荊州,而是等準備好之后,拉開荊州之戰,這個戰爭慢不得。

而在這之前,李衡需要準備太多太多。

若是如此,必將進入成都政壇。

向趙氏、魯芝,都是敵國投降的,他們需要在朝堂上找到靠山。

如果李衡不給他們靠,他們就去靠別人了。

所以拉攏人才,也是他現在的當務之急。

魯芝是一個正直的人,有責任有擔當,且在益州沒有背景糾葛,到時候絕對是好用的一個人。

四月初十,司馬懿急匆匆抵達洛陽,見到了曹叡。

熱門、、、、、、、、、


上一章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