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第105章 曹魏:四升而已,不多不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5章 曹魏:四升而已,不多不多!

第105章 曹魏:四升而已,不多不多!


更新時間:2024年02月11日  作者:畫凌煙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畫凌煙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_

字體:

東漢認為是破布,季漢卻認為是一塊寶地。

隴右有養馬場,而涼州河西的養馬場更加廣闊,并且這兩個地方胡羌勢力都非常龐大。

東漢與羌、氐的戰爭曠日持久。

曹魏繼承了東漢的大部分政治遺產,當然也繼承了與羌、氐的矛盾。

而季漢與曹魏是死敵。

這個世界上大多數時候都遵循一條規則: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就提到過“西和諸戎”,指的就是聯合羌氐。

正史上,諸葛亮和姜維都對羌人做了安撫,羌人也在隴右做出了回應。

奈何天不假年。

五月初十,魏國使者從東吳回到洛陽復命,他將孫權的條件一一轉述給了曹叡。

“孫權想要我們賣戰馬給他,諸位卿以為如何?”

“孫權想要戰馬,賣給他便是了。”劉放說道。

其他大臣也紛紛點頭,沒有一個人反對。

“那就挑一些馬賣給孫權。”曹叡大手一揮,沒有多猶豫。

先穩住再說。

不過曹叡從今日群臣的態度,察覺到另外一件事。

大臣們為何一致贊成滿足孫權?

因為所有人現在都感受到了西線的危機。

長安之戰打到這個份上,雖然有些人在彈劾司馬懿,但再仔細想想,連司馬懿都束手無策,現在誰敢說站出來一定能抗住大局?

倒是之前討論的在西線筑造城寨形成縱深,以此防御漢軍的策略,得到了進一步的認可,并且受到了廣泛的支持。

“西線現在還要繼續打仗,要繼續筑城,但朕的國庫卻有些空虛,諸位卿有何建議?”

群臣沉默下來。

“陛下,臣有話說。”劉放出列說道。

“但說無妨。”

“國朝用度緊張,臣以為,賞賜公侯大卿之物,可以省一些。”

“陛下,這方面又能省多少呢?”高堂隆出列說道。

“那依高卿,如何增加國庫收入呢?”

高堂隆說道:“天下公卿數量有限,而百姓數量無限,取有限者,少之又少,取無限者,用之不竭也!”

大司農崔林也出列說道:“陛下,誠然如此。”

“百姓賦稅已經繁重。”劉放說道,“再取恐增加負擔,勞民之事,后患無窮。”

“我朝賦稅比之前漢,減輕了許多,何來勞民!”崔林說道。

曹魏編戶齊民的賦稅:田租畝四升,戶出絹二匹、綿二斤。

這確實不高。

但是問題來了。

古代交稅不是線上扣錢,不是用紙幣繳納。

這種賦稅是實物。

實物需要運輸,運輸就會虧損。

這種在大明朝叫做耗羨,后來的火耗歸公說的就是這個。

但在三國時代,稅既不是銅錢,更不是銀子,就是實物。

實物的消耗都要按在百姓頭上。

基本上會提高個兩成。

當然,地方官巧立名目地收取一些苛捐雜稅,在古代也是很常見的。

遇到正直的御史大夫,就肅整一番,一般情況下,上下集體失憶。

崔林繼續說道:“陛下,臣建議,酌情出臺部分兵役,現在國家需要打仗,從民間招募士兵,若是不想上前線的,可以用糧食來兌換,也不多,每一畝增加四升。”

其他大臣一聽,紛紛議論起來。

四升?

四升不多!

四升很少!

一家出四升而已啦!

劉放想說點什么,但曹叡卻說道:“四升不多嗎?”

“四升不多!”劉邵出列說道。

“四升確實不多。”連曹爽也表態。

其他各位大臣也都點了點,紛紛便是四升不多。

曹叡這才說道:“既然如此,就先找百姓借點,畢竟非常時刻,等西線戰事平定之后,就停掉,諸位卿以為如何?”

“陛下圣明!”

曹魏朝堂集體編制了一個非常溫文爾雅的故事。

第二日,閑賦在家的司馬懿聽說之后,陷入沉思中。

司馬師說道:“父親,您剛從西線回來不久,現在時局動蕩,就不要再考慮國事了。”

“朝堂諸公欲加倍賦稅,此時你如何看?”

“父親……”

“且說無妨。”

司馬師猶豫了一下,說道:“后患無窮!”

“為何?”

“今日四升,明日八升,何日復何日?”司馬師嘆了口氣,繼續說道,“國朝上下,行卑鄙茍且之人,數不勝數,今日這四升兵役一出,到下面便是八升!”

司馬懿又問道:“你的意思是,就算國朝增加稅收,也不能打贏諸葛亮?”

“何須打贏?”司馬師道,“在長安以西筑造廣袤城寨,就算諸葛亮有通天只能,也不能擊破。”

司馬師這話說的倒是沒有毛病。

漢軍開了個修成筑寨的頭,這種模式進攻會很慢,但是防御力絕對強。

這種防御力不僅僅是城池堅固的防御,而是兵力結構上的防御,給戰術增援增加了大大的操作空間。

“如此說來,西線必將進入持久戰中了?”司馬懿也嘆了口氣。

他做夢都沒有想到西線會打成這個樣子。

“一定如此。”

“那接下來時局如何變?”司馬懿又問道。

“若是能挑起吳蜀沖突,自然是最好。”

“如何挑起?”

“兒暫無高論。”

司馬懿站起來,走出去抬頭看著前方,似沉思起來。

“我倒是認為,應該增兵去涼州。”司馬懿說道,“涼州地廣,蜀軍若是攻打涼州,戰線極長,補給跟不上,涼州不能克,而涼州如利劍懸于隴右之上,使蜀軍兩面被包圍。”

“您不是已經建議陛下在涼州征兵了嗎?”

“不夠,我的意思是增加精銳。”

司馬師沉默下來。

“先暫觀局勢,蜀軍戰線已經拉得很長,短時間內不可能圖謀涼州了。”

五月十二日,涼州刺史徐邈正在查閱兵額,突然接到了一封急信。

他看完之后,說道:“馬颙在催促我們了!蜀軍在南安郡持續屯兵,他是臨河而守,擊退過好幾次蜀軍的進攻了!”

郭束道:“我們現在才征集了三萬兵馬!”

“夠了!”徐邈說道,“明日出發,前線金城。”

“喏!”

五月十五日,在金城郡附近的漢軍斥候,百般無聊,卻突然發現了大支人馬。

熱門、、、、、、、、、


上一章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