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第130章 大漢錢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0章 大漢錢行

第130章 大漢錢行


更新時間:2024年02月11日  作者:畫凌煙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畫凌煙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_

字體:

鐔綸被抓之后,鐔承也暫時被革職調查。

孫樂這個吏員被抓捕起來,張氏也被抓捕起來。

接下來的數日,大漢的朝堂依舊如同往常一樣太平。

官員們各司其職。

但納商司的公文,卻已經引起了涌動的暗流。

十月下旬,瑟瑟寒風在秦嶺的山巒之間呼嘯,一匹快馬飛奔出斜谷口,很快將重要的公文交代了五丈原。

當諸葛亮讀完這份匯報的時候,臉色沉了下來。

楊儀察覺到不對,問道:“丞相,怎么了?”

諸葛亮將匯報遞給他,楊儀看完之后,臉色也陰沉下來,他憤慨道:“豈有此理!朝廷正在用兵之計,這些人卻在后方中飽私囊!”

眾人面面相覷。

諸葛亮讓楊儀念了一遍。

聽完之后,所有人都神色詫異。

霍弋說道:“丞相,下官有話要說。”

“你且說來聽聽。”

“紙張極其寶貴,所牽涉到的利益足夠大,自然有人動心,下官相信,不僅僅是鐔綸,京師還有諸多人也都有了心思。”

諸葛亮點了點頭,贊成霍弋的說法。

“現在看來,濟安的《大漢商社管理條例》卻是一個明智之策。”費祎說道,“既然有那么多人有心思,堵是很難堵住,倒不如梳,濟安之策重在一個梳上。”

“但鐔承所言未必是錯。”楊儀說道,“這樣下放下去,魏和吳很容易掌握。”

“就算不下放下去,魏和吳要掌握,也不難。”

諸葛亮說道:“現在的重點并非杜絕魏和吳的偷竊,而是加快紙張的制造,蜀中最大的優勢是竹子數量極多,我是贊成濟安的做法的。”

“而且如此一來,益州的紙張價格會快速降下來,對內的利潤沒有那么大了,官員和貴族也不會爭先恐后想要暗中奪紙。”

說完,諸葛亮拿起了李衡的匯報,他沉思起來。

“濟安想要增加銅錢的鑄造。”諸葛亮開口說道,“你們認為如何?”

“萬萬不可。”楊儀第一個站出來反對,“若是肆意鑄造銅錢,必然造成物價飛漲,更要命的是,部分官員必然比百姓提前知道朝廷要鑄錢,肯定會私下大量購買物資,等到物價飛漲,再拿出來賣。”

楊儀這個人,雖然心眼小,但對內政的許多事情,理得還是非常清晰的。

印錢這件事的風險極大。

它不是簡單的貨幣貶值這么簡單。

在印錢的前夕,權力者必然提前知道政策,也必然提前知道接下來的局面。

提前知道后,就能夠提前準備。

例如大量購買糧食、布匹等等。

等到物價飛漲之后,這些人就能夠高價賣出去,賺得盆滿缽滿。

最后老百姓的傷害是疊加的,倍增的!

這就是古代社會,權力和金融結合之后的后果。

其他人都沉默不言,顯然是默認了楊儀的說法。

“若是規定購買紙張只能用我們的貨幣,我們就可以鑄造錢幣去購買孫吳和曹魏的糧食了。”諸葛亮說道,“這樣可以大大加快我們糧食儲備,糧食儲備關乎到接下來的戰局。”

眾人依然沉默,但聽到諸葛亮這么說,又有些心動起來。

諸葛亮繼續說道:“濟安還在信中提到錢行一事,用錢行來控制銅錢的流通。”

霍弋疑惑道:“何為錢行?”

諸葛亮說道:“錢行是朝廷的衙署,鑄造出來的錢,全部由錢行保管,太府寺既負責輸出商品,又負責購買商品,太府寺定期購買曹魏和孫吳糧食,但從錢行提報的錢幣數量,需要丞相府審批。”

他這番一說,眾人愣了一下,不由得面面相覷。

還有這種玩法?

連楊儀都忍不住說道:“如此確實沒有問題,不過為何要設立錢行,而不是直接調到丞相府來管?”

“因為錢行在后面還有其他用處。”諸葛亮笑了笑,心中別提有多高興。

李衡真是一次又一次給出驚喜來。

“何用處?”

“暫且不提。”

眾人不敢多問。

“我決定將少府諸事歸入工部,再設立鑄錢監,歸工部統管,由李濟安來協調。”

“丞相是要允許李濟安鑄造銅錢嗎?”

“是的。”

“還請丞相再三思。”

諸葛亮說道:“由蔣公琰來擔任第一任錢行的掌司,有他在,我是放心的。”

眾人一聽是蔣琬來把控錢行,自然不必再多說。

蔣琬性格沉穩如山,這是眾所周知的事。

“另外,現在是特殊時期,朝廷有諸多立新之事,朝野上下又多有動蕩,我想重立大理!”

諸葛亮環視一周,說道:“諸位以為如何?”

大理就是西漢的廷尉,掌管刑罰。

季漢是沒有大理的,刑罰一事掌握在諸葛亮手里,一切由他親自裁奪。

但現在情況實在太特殊,他必須坐鎮關中,成都那邊的事情又極其特殊,如果這個權力不分割一部分下去,成都的事情肯定會亂。

楊儀關心地問道:“丞相打算以何人為大理?”

“諸位以為誰來任職大理合適?”

眾人你看我我看伱,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楊儀說道:“以董休昭為大理最合適。”

董休昭就是董允。

霍弋突然說道:“我倒是覺得這件事以李濟安為大理最合適。”

楊儀立刻反駁道:“不行,濟安年輕氣盛,大理牽涉刑罰,權柄極重。”

諸葛亮說道:“就以李濟安為大理!”

“丞相……”

“此事不必再議,現在情況特殊,一切需以非常之計!”

等議事結束,眾人出去之后,楊儀對費祎嘀咕道:“李濟安必然將事情辦砸!”

費祎笑道:“威公何必著急,若是李濟安真的把事情辦砸了,丞相會饒過他嗎?”

楊儀愣了一下,不由得點頭:“也對!”

隨即還笑起來,這一次可不是機會,而是深坑!

十一月初三,李衡還在睡覺,趙驤就急匆匆到了房門口。

“李公!李公!”趙驤在門口大喊。

李衡非常不耐煩地打開門,吼道:“喊什么喊!”

“李公,江州的信來了!”

熱門、、、、、、、、、


上一章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