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第147章 掠奪游戲開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7章 掠奪游戲開始

第147章 掠奪游戲開始


更新時間:2024年02月11日  作者:畫凌煙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畫凌煙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_

字體:

“杜郎君,今年的紙張數量能不能漲到五千萬張?”

杜預愣了一下,說道:“因何漲如此之多?”

“不僅僅洛陽諸公需要,許都、河北各地都需要。”

“劉郎君可知道五千萬張是多少?”

“我自然知曉。”

“劉郎君再仔細想想,現在已經是三月,今年若要五千萬張,意味著平均每天必須有近二十萬張紙出來,這種事是無法算到平均的,而且運輸需要時間,這意味著,接下來的半年,至少要拿出四千萬張。”

“沒錯!”

“真的需要這么多?”

“確實需要!”

“糧食可夠?”

“足夠,各地都繼續紙張!”劉許很嚴肅地說道,“我已經命人托運二十萬石糧食過來。”

杜預心頭一顫,二十萬石?

二十萬石糧食足夠十萬大軍吃一年!

若要買下五千萬張紙,需要的總糧食至少是兩百萬石以上。

杜預不明白,為何紙張的需求突然暴漲到五千萬石。

“我們如此大動靜,郭大都督若是得知,恐怕……”

“郭伯濟不會阻攔,也不敢阻攔。”

“這么多糧食,從何處而來?”

“各家都需要紙張。”劉許說道,“我必須再重申一遍,現在是非常時期,這筆錢,杜郎君到底賺不賺?”

“我只能盡力而為。”

“那就拜托了!”

劉放走之后,杜預重新回到后苑,躺在躺椅上,陷入沉思中。

想了好一會兒,他還是想不通為什么劉放突然之間要這么多紙,于是決定先給李衡寫信。

“郎君,何事讓您如此憂愁?”

“劉許突然要五千萬張紙,讓我感到非常震驚。”

“這確實不同尋常,不過仔細想想也正常,畢竟蜀紙確實精致,士大夫和貴胄們喜愛,也是再正常不過的。”

杜預沉默不言,他總覺得有些不對勁。

他又問道:“成都最新的消息如何?”

“聽說李濟安在成都準備鑄造貨幣,引得成都官員極大的反對。”杜令說道,“這個李濟安,不知如何想的,蜀錢已經是怪胎,他居然還敢增加鑄幣,甚至有官員公開罵他行王莽之事!”

“鑄幣?”杜預腦子里又多了一個疑惑。

好端端的,鑄幣作甚?

杜預是非常敬佩李衡的,尤其是他得知李衡在成都設立了太府寺,頒布了《大漢商社管理條則》之后,他覺得李衡在對于政治和商業的平衡方面,簡直是絕世天才。

“莫非要他規定買紙必須用蜀錢?”杜預從躺椅上霍然站起。

杜令聽得也是震驚,訝然道:“如此,我們豈不是要準備許多蜀錢?”

杜預面色沉重起來,若李衡真的規定買紙必須用蜀錢,這將引起一場極大的風波。

這是在逼迫魏國境內所有想買紙的都屯蜀錢。

屯蜀錢的方法是什么呢?

只有一個方法:把貨品賣給益州,以此來換取蜀錢。

若蜀錢是正常的貨幣也就罷了,蜀錢它不正常。

而且極其流氓!

蜀錢的直百錢的用料只用四銖重,比東漢的五銖錢少了一銖,但卻因為標記了一下,官方就宣布它的價值比五銖錢高一百倍。

也就是說,官方用更少的銅搞出來的錢,強行使得購買力增加。

這樣直接讓曹魏原本的五銖錢沒辦法玩了,因為人是貪婪的,外形一樣的錢,你的是我的一百倍?

那我自己雕刻兩個字上去,看起來跟你一模一樣,不就一五銖當一百五銖用?

這就是劣幣驅逐良幣的原理。

在金屬貨幣時代,一旦出現劣幣,一定會驅逐良幣。

杜預對這些是非常清楚的,他心中開始恐慌起來,甚至有點后悔幫李衡賣紙。

如果僅僅只是商業,杜預覺得完全沒問題。

例如紙,遲早有一天會降價。

但現在牽涉到的不僅僅是商業了。

問題變得復雜起來。

“筆墨伺候!”

建興十四年三月底,在一片罵聲中,新鑄造的第一批銅錢出來了。

蔣琬、董允和孟光親自到鑄錢監,他們查看了第一批新錢。

孟光拿著第一批錢左看右看,上看下去,看完之后驚嘆:“這批錢的做工,比之前的要好了許多。”

“濟安,你到底是如何做到既快又好的?”

“這恐怕就是秘密了,幾位何必了解這些呢?”李衡笑道,“自從鐔承案之后,所有的新工藝,都是秘密。”

董允點了點頭,說道:“何時開始?”

“現在就可以開始。”李衡說道,“第一批鹽已經運輸到斜谷口,流入到曹魏商人那里。”

“如此快?”

“如果我現在給董公您一大批精鹽,您會要嗎?”

董允愣了一下,隨即咳嗽了兩聲:“實不相瞞,我還真準備開這個口,就看伱給不給?”

“咱們都是自己人。”孟光呵呵笑了兩聲,“濟安不會連自己人也不舍得吧?”

“當然,我們是給錢的。”蔣琬猶豫了一下,也開口說道。

“幾位放心,我早就為你們準備好了。”李衡大笑道,“丞相的我已經譴人送到關中,以后吃這種鹽。”

“哈哈哈,還是濟安安排周到。”

古代的鹽味道苦,而且還有毒,會慢性中毒,因為里面有氯化鎂。

李衡提煉的鹽是把有毒物資都去除掉了。

這種原理,三國時代的人絕對不可能知道。

所謂的紙張買賣與蜀錢掛鉤,那并不能對曹魏做降維打擊。

因為造紙術不算難,哪怕曹魏暫時沒有拿到,只要給曹魏一點時間,不斷地去探索,很快就能造出一批紙來。

畢竟造紙術在這之前就是存在的,是有基礎的。

可精鹽的提煉,就沒有那么簡單了。

最主要的是,紙只是上層再用,而鹽是生活剛需。

就算平民想用紙,也沒辦法,因為不識字,所以根本沒有使用場景。

可鹽就不痛,精鹽剛出來,由于產量限制,價格肯定也很貴,但只要加大投入,很快價格就會降下來。

一旦降下來,平民就能購買了。

一旦連平民都使用蜀錢,貨幣流通的整個環節都會被快速打通。

到時候,誰都無法阻止蜀錢在曹魏和孫權的大量流通。

即便曹叡再一次嚴令禁止使用貨幣,也沒有效果了。

因為嘗試到精鹽的味道之后,人再去吃那種又苦又澀的粗鹽,已經無法接受。

接下來,掠奪游戲開始。

熱門、、、、、、、、、


上一章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