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第196章 白帝山降下的流火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6章 白帝山降下的流火

第196章 白帝山降下的流火


更新時間:2024年02月11日  作者:畫凌煙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畫凌煙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_

字體:

“將軍,看那邊。”秦晃指著樓船的方向,“好像有青煙。”

全琮眺望過去,心頭頓時掠過一絲不祥的預感。

此時,吳軍的高呼還在江面回蕩,甚至許多吳軍還在吶喊,氣勢依然強悍。

但樓船上火勢卻快速騰起,青煙翻滾起來,樓船上的吳軍方寸大亂。

指揮官慌忙組織士兵滅火。

這一幕十分詭異,吳軍以強勢的姿態登場,戰船陳列,氣勢磅礴,可先鋒主船卻被點燃了。

以至于其他戰船都沒有反應過來,那些吶喊仿佛在為主船的火焰助威一樣。

白帝山上的漢軍嘗到了甜頭,立刻像喝了十八碗雞血一樣,一個個行動飛快。

“一起拉!快拉!”漢軍軍官大聲怒吼著。

三個個士兵握住粗壯的繩子,使出全力。

八牛弩齒輪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就像一頭正在蓄力的蠻獸,弓弦也開始變形。

“快拉!射死這群吳狗!”

砰砰砰……

第二批八牛弩發出憤怒的咆哮。

一支支燃燒的長槍再一次從白帝山上沖出去,燃燒的油布,在空中拖出長長的尾巴,如同從天而降的流星,沖向了吳軍戰船。

樓船再一次被射中。

這一次足足有八支燃燒的槍沖進船體,帶著一大片碎木屑,釘在甲板上,火焰快速燃燒起來。

從樓船下面騰起的青煙越來越濃郁,不斷翻滾。

這個時候誰都能看到主船已經失火。

吳軍的吶喊助威聲慢慢沉落下去,士兵們驚恐地看著這一幕。

漢軍參軍王賀笑道:“將軍,吳軍主船已不可救!”

宗預笑道:“哈哈哈,這八牛弩非同尋常也!”

“吳軍氣勢以落,要不要出兵?”王賀問道。

宗預看了一眼李衡,李衡道:“吳軍先鋒主船已失,我軍可出兵攻擊,但全琮主力尚在夔門附近嚴陣以待,我軍不可追敵!”

宗預點了點頭,立刻下了一道軍令。

軍令很快傳到白帝山下的渡口,那里早已準備多時的漢軍,登上了戰船,開始向方寸大亂的吳軍戰船行去。

漢軍戰船數量不算多,但此時卻奪回了士氣,戰船上戰鼓聲如雷,一隊隊弩弓手列隊于船舷之上。

吳軍樓船火勢更兇,大火從下面竄起來,包裹住了半邊船體,許多吳軍士兵紛紛跳船。

恐懼如同瘟疫一樣,以樓船為中心,開始四處蔓延。

先鋒主船沒了,其他的戰船哪還有作戰的心思,紛紛調頭。

還有部分有心堅持的,一看其他船都開始調頭,也慌忙開始調頭。

這時,漢軍戰船快速進入戰場,逼近吳軍戰船,對著那些吳軍戰船就開始以弩箭射擊。

密集的箭矢在江面上呼嘯而過,如同暴雨一樣沖擊到吳軍的戰船上。

一個吳軍軍官高呼:“兒郎們!不要慌!組織弓箭手,射死那些蜀狗……”

他話音剛落,一支箭矢射中他的右眼,鋒利的箭頭帶著粘稠的血液,從后腦勺貫穿出來。

尚未倒地,又有數支箭射中他的胸口。

“將軍,我軍先鋒大亂,請求增援……”

全琮面色鐵青打斷了旁邊人的話,他說道:“現在增援,只會更亂,讓他們自己退回來,蜀軍不敢追擊!”

誠如全琮所言,漢軍沒有追擊過來。

因為吳軍的主力在夔門附近,漢軍的戰船比不上吳軍,水戰戰術也不是對手。

現在的局面就是靠八牛弩把吳軍的主船燒了,才乘勝追擊的一波。

等吳軍戰船相繼撤回之后,漢軍戰船就停在白帝山附近。

江面上,主船已經被火焰徹底吞沒,吳軍其余戰船雖然陸續退回去,但遭受漢軍弩箭攻擊后,損失也不小。

此時吳軍如同驚弓之鳥,再也不敢出戰。

白帝山上漢軍發出勝利的歡呼聲。

羅憲急匆匆趕到山頂,說道:“李尚書,吳軍退兵了!”

他說完這話,才意識到出了問題,連忙對宗預說道:“將軍,吳軍被我軍擊敗!”

宗預倒也不在意,至少笑道:“這多虧了李尚書送來的武器!”

李衡說道:“不不,即便沒有這武器,有宗公在永安,吳軍也過不去!”

眾人大笑起來。

之前對李衡的不屑已經蕩然無存。

甚至現在全軍上下,對李尚書有了全新的改觀,對他生出了敬佩之情。

“吳軍現在退守夔門一帶,恐怕短時間內不會進攻了。”宗預說道,“接下來只需要守住,吳軍會因為糧草問題,自行退兵。”

“那何不讓吳軍今日就退兵呢?”李衡笑道。

“哦?”

李衡指著夔門口,說道:“白帝山山腰距離夔門口兩百多丈,八牛弩的箭矢雖然綁了布匹,縮短了射程,但要射到夔門,還是可以的。”

他此言一出,眾人震驚。

把箭矢從白帝山射到夔門附近?

連宗預也很吃驚,這種事,他們想都沒有想過。

這就涉及到上帝視野了,八牛弩的具體射程只有李衡知道,其他人只知道這玩意射的遠,但射得到底有多遠,卻沒有一個精準的概念。

“李尚書,這八牛弩還能射到兩百丈之外?”

“不試一下,怎么知道?”李衡淡定從容道。

眾人你看我我看你,只覺得李衡這個逼裝得有點大。

從未見過有弩弓能射到兩百多丈之外的。

宗預說道:“既然吳軍已經退了,其實……”

“將軍,既然李尚書提議,那咱們就試一試!”

宗預猶豫了一下,說道:“好,就試一試。”

軍令就這樣傳下去。

操作八牛弩的漢軍士兵聽聞要對著夔門方向射擊,都很是震驚,但這些人顯然被八牛弩之前的威力驚呆了。

一個個都還處于興奮之中。

“射就射!”一個軍官大笑道,“射不不過去也無妨!”

眾人又開始忙碌起來。

這一次的操作更加熟練,并且開始調轉方向。

此時,全琮臉色陰沉,他萬萬沒有想到,今日這局面居然會這樣。

他死死盯著白帝山上,剛才那些流火,就是從白帝山上下來的。

“蜀軍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一邊的秦晃震驚之余忍不住喃喃道,“白帝山的山腰,距離我軍主船至少近百丈啊!”

“而且到底是什么,能投射出帶有火焰的遠程武器,命中我軍戰船?”

秦晃的兩個關鍵問題,把心情沉悶的全琮,問得更加無語。

全琮打了幾十年的水戰,什么場面沒有見過?

當年曹丕三路伐吳,東路就是他跟陸遜一起,教曹休做人的。

孫權數次北伐,全琮都有參與,而且在關鍵時刻,都能做完臨危不亂,調度有序。

除此之外,全琮個人的人格魅力極強,他不僅僅是那種戰術性操作將領,對戰場的人心應用和戰機把控都非常有自我見解。

例如建安十四年,全琮的父親全柔去桂陽做太守,命令他運輸糧食北上售賣。

全琮北上后,卻把所有糧食贈送給了災民,回去后被全柔臭罵。

但全琮卻認為現在是建立仁義之名的時候,不要被一點點利益蒙蔽雙眼。

果然,之后中原不少人南下躲避災難,都奔往全琮父子。

孫權也對他另眼相看。

那為什么后世會覺得全琮這種人沒什么存在感呢?

其實三國時期例如關羽那樣的名將,是受到《三國演義》的推崇,在民間知名度高。

正兒八經地說,三國中后期名將、名臣也非常多。

例如文武雙廟的杜預,例如毌丘儉,甚至在演義里不怎么大放光彩的王平。

孫吳雖然被罵得很慘,但也不得不承認,江東人才濟濟,孫權個人政治能力絕對算這個時代頂級的。

可許多事情,不是僅憑個人能力能決定的。

個人在大局面前的力量微乎其微,即便是皇帝,也要如履薄冰、審時度勢地慢慢推動一些事情的進展。

眼前的全琮何嘗不是?

打益州本非他所愿,實在是江東諸公施壓。

今日白帝山的流火又短時間內讓江山的主船焚燒殆盡,而且是在全體先鋒將士的面前。

這無疑讓吳軍開了眼。

盯著白帝山看了好一會兒,全琮才說道:“應該新武器。”

“什么新武器如此厲害……”

“不知道。”全琮嘆了口氣,收回目光,“命令所有船只原地駐扎,不得再前進,待天黑之后,集結一批勇士,潛水上岸!”

“但有些船還在往這邊靠攏,現在前鋒將士擔心蜀軍的攻擊到了夔門。”

“蜀軍的什么武器,能從白帝山到夔門?”全琮冷哼一聲道,“放心,蜀軍不敢過來,武器更不可能到這里!”

熱門、、、、、、、、、


上一章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