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第208章 大將軍的權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最新章節列表 >> 第208章 大將軍的權柄!

第208章 大將軍的權柄!


更新時間:2024年02月11日  作者:畫凌煙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畫凌煙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_

字體:

建興十四年年底,李衡受召回京。

十二月十五日,他抵達江州的時候,江州朝天門渡口的商船比之前更多。

在回成都之前,李衡在江州見了李福和董宏,還有許久沒見的楊宗。

“白帝山之戰已經在江陵和江州之間傳開,那些商人都知道了。”董宏感慨起來,“他們身為吳國商人,不但沒有半分惱怒,還非常開心。”

“商人重利而輕義,這很正常。”

“既然如此,我們還要大量扶持商人嗎?”董宏猶豫了一下,突然問道。

看得出,他很擔心。

“不瞞郎君,我心中也有這樣的疑惑。”李福臉上也露出一絲憂慮,“自郎君在京師設立太府寺,先后對吳國和魏國輸出紙張、新鹽、青花瓷,朝廷確實有了豐厚的收入,但益州民間的商人也在快速崛起,起初只有數十、上百,不以為然,但隨著商人越來越多,我們的商人會不會出現重利而輕義呢?”

“我們的商人也是人,只要牽涉到大量的利益交換,都會出現重利而輕義。”李衡淡然說道,“如果你們聽到有人罵那些商人重利輕義,這個人有可能和子陵一樣,是一位以國家利益為先的忠義之輩,但大多數卻不過是心胸狹隘之徒,他們之所以罵,并非他們自己有大義,而是因為獲利的不是他們。”

李福和董宏對視一眼,被李衡的說法震驚到了。

“子陵,我問你,何為大義?”

“丞相說過,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所以我認為大義乃是正道。”

“那何為正道?”

“利天下乃正道也。”

“既然如此,我們廣興商貿,增收國庫,使百姓有余糧,讓前線有軍資,這是不是正道?”

“這……這是正道,我只是擔心有些商人會……”

“我們不能因為有一部分商人會以自己的小利而出賣國家,就停止向前,既然那是正道,我們就應該沿著這條路走下去,這條路一定非常艱難,可是人生的哪一條不艱難呢?”

猶豫了片刻,董宏說道:“郎君,雖然不知道未來會如何,雖然我心中有萬般的疑惑,但我還是選擇堅定地相信你,伱交給我的任何一件事,我都會認真地去完成他。”

“我能遇到子陵,乃人生之幸也!”

“當然還有我。”李福站起來,對李衡拜道,“李尚書追隨丞相克關中,復隴右,使國庫充裕,逼退吳賊,保住大漢基業,在下起初不過是看中了郎君造紙的買賣,但現在卻被郎君的大才以及大義所折服,此后郎君有任何事,但請吩咐便是!”

李衡站起來,對李福回了一個禮,說道:“若沒有李公在江州主持大局,江州兵馬現在尚不知在何處,現在我還需要李公幫我做一件事,還請李公務必答應我。”

“不知何事,李尚書但且吩咐便是。”

“我打算在江州設立一個江州大學堂,第一批水師軍官都必須進入江州大學堂靜修,以楊文輝為主教,每一個軍官都要參加考試,考試合格之后才能卒業,考試三次不合格,剝奪軍官職位和待遇。”

“這些軍官不僅僅要學習如何打仗,還要學習工匠的知識,這些工匠的知識,京師大學堂已經匯編成各類書籍,我會派人送過來。”

說到這里的時候,李衡的目光落到楊宗身上:“我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我們將來面臨戰場突發情況的時候,軍官從上到下,都要懂得如何盡快調動工兵營,及時做好修補和防御。”

楊宗點了點頭,說道:“下官明白,就像郎君前面在關中以壕溝、土堆圈地,又以磚墻快速搶筑城池來贏得戰爭一樣。”

“沒錯,是這樣的。”

“行軍打仗,不僅僅只是帶著一群人往前沖,例如將來我們要攻克江陵城,劍指江北,兵臨襄陽,我們都需要大量的工兵營。”

“郎君放心,我立刻著手開始設立江州大學堂。”李福激動地說道,“有我在,我一定一律從嚴!”

“那就有勞諸位了。”李衡抱了抱拳,“陛下召我回京,我不能久留,就此別過。”

“郎君!”楊宗道。

“何事?”

“不瞞郎君說,下官已經訓練水師半年有余,但從未真正打過仗,在下聽聞之前的白帝山之戰后,心中越發沒有底。”

李衡拍了拍楊宗的肩膀,說道:“何必急于一時,我已有安排,你盡力去做。”

“喏。”

十二月二十日,李衡趕回成都。

此次回成都,與之前已經全然不同。

尚未進京,劉禪便帶著人出城相迎。

不僅僅劉禪對李衡一頓夸贊,連往日那些不看好李衡的官員也開始稱贊李衡。

最后,劉禪很客氣地邀請李衡與他同車入京,并抵達皇宮議政。

“這是丞相寫給朕的奏疏。”劉禪遞給李衡。

“這是丞相與陛下的議政,臣不方便觀閱。”

“是說你的,看吧。”

李衡打開奏疏仔細看起來,看到一半,怔了怔,但還是堅持看完。

看完后才對劉禪道:“陛下,臣恐怕難以擔任大將軍一職!”

“濟安此話怎講?”

“臣并不通曉軍事。”

“但陳倉之戰,你有大功,隴右天水之戰,也有大功,白帝山之戰,你也有大功。”劉禪用一種天真無邪的眼神看著李衡,“這是眾所周知的,你跟朕說你不通曉軍事?”

“臣……”

“你是認為丞相看走眼了?”

“不不,丞相智慧非凡,只是……”

“那就成了,你這算是答應了!”劉禪大笑起來,“就這么定了。”

“臣……”

“你放心,朕懂的,朕會像太祖高皇帝拜韓信那樣拜你的。”

“不不不,臣不是那個意思!”

“不管你是不是那個意思,朕都要那樣做,自從你獻策之后,丞相對你百般看好!朕也是,你可千萬不要辜負了朕和丞相你的一片厚望!”

“臣的意思是,臣的功勞還不足以升任大將軍,朝中會有人不服。”

“先主離去之際,托孤丞相,朝中也有許多人不服。”劉禪感慨道,“但丞相卻毅然決然接過了重任,難道一定要所有人都服了,才能擔任嗎?”

李衡這才站起來,行禮道:“臣何德何能,承蒙陛下和丞相信任,委以重任,必赴湯蹈火!”

他這話倒是有一大半是真的。

自從開始在季漢嶄露頭角,諸葛亮對自己不曾吝嗇,該給的獎賞都給足,該肯定的都肯定,絕不會有半分動搖。

劉禪也是如此。

什么最可貴?

信任!

信任比黃金更加珍貴!

大將軍這個官職非常高,高到李衡看到諸葛亮的奏疏后都嚇了一大跳。

他絕對沒有想到丞相這一次會讓他做大將軍。

東漢時期,大將軍在三公之下。

但到了三國時期,大將軍還在三公之上。

不過這說明了另一個問題:官職的實權,是在變化的。

例如李衡現在擔任的大將軍,并沒有歷史上曹爽大將軍的權力大。

為什么?

因為諸葛亮還在!

就算大將軍再大,有諸葛亮在,都不可能大于諸葛亮。

所以,這是一個權力大大受到限制的大將軍。

但劉禪又答應了大將軍和丞相一樣能開府,說明該給的權力確實都給了。

要知道,這一部分權力,原本是諸葛亮的,而諸葛亮主動讓了出來。

李衡非常清楚諸葛亮授予他這個官職的真正目的:拿荊州!

李衡這一年多以來,在成都遇到了不少阻力,諸葛亮雖然在關中,但都非常清楚。

現在曹魏與吳國結盟,雖說第一次魏吳結盟的進攻被擊破,但不代表后面沒有。

隨著漢軍在隴右和關中進一步站穩腳跟,三國局勢已經到了一個新的地步,三方的矛盾更加激烈。

諸葛亮要坐鎮關中,把控大局,現在季漢內部需要一個新的強權人物,快速開辟第二戰場。

這個人就是李衡!

李衡眼神變得有些深邃,他看了劉禪一眼,突然說道:“陛下,譙周如何處理的呢?”

“卿是大理,現在又是大將軍,朕準許你開大將軍府,譙周案的所有涉案人員,交由卿處理便是,朕就不插手此事了。”

可以說,君臣到這一步,才終于第一次達到默契。

李衡新任大將軍,他需要立威,更需要試探劉禪對他這個大將軍的權力能給多少。

現在看來,是完全給!

劉禪也知道這一點,所以回答得很干脆。

“臣領旨。”

從皇宮出來后,李衡回到家中。

他吃了老爹給他燉的羊肉,然后嘆了口氣說道:“父親,您說兒這一年多在京師做的事情,怎么樣?”

“怎么突然這么問了?”

“就是想問問。”

“那當然是非常好,至少我去后宮給嬪妃問診的時候,內侍和宮女都聽說過你的事,民間也都認為你做的太府寺很好,京師今年的糧食明顯比去年充足,糧價跌了,是真的跌了!”

“那兒接下來如果要殺很多人,也是好的嗎?”

“你要殺誰?”李如寄嚇了一大跳。

“很多人,您不認識。”

“為什么要殺他們呢?”

“為了……”李衡猶豫一下,才說道,“為了盡早結束戰爭。”

熱門、、、、、、、、、


上一章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