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第270章 百姓的力量才是汪洋大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0章 百姓的力量才是汪洋大海!

第270章 百姓的力量才是汪洋大海!


更新時間:2024年02月11日  作者:畫凌煙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畫凌煙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_

字體:

王志的人頭被掛在營地前。

傍晚的時候,魏軍前軍慢慢撤退,但依然駐扎在西城。

夏侯儒召集諸將商議。

在夏侯儒的一頓分析下,他得出了一個結論:蜀軍有一種遠程武器,能驚擾騎兵,但是……

但是我軍主力步兵正面作戰,比蜀軍要強悍。

雖然那種不知名的遠程武器讓夏侯儒感到一絲不安,但夏侯儒還是覺得這仗可以打下去。

因為他之前推測漢軍精銳在關中,李衡帶的是臨時新兵。

現在看來,這個推測結論是正確的。

遠程能襲擾騎兵的武器,從來不是戰爭取勝的唯一因素,甚至有時候不能算關鍵因素。

戰爭是非常復雜的,絕不是如同演義里說的那樣,某某用一計,可決勝大局。

劉備聯合孫權打赤壁之戰取勝,有極大的偶然和運氣成分。

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唐初。

但這里面運氣成分實在太大,如果參與進來的統帥不能認清楚自己取勝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運氣,就會錯誤預估自己的實力。

在這條權力之路上,甚至一切的溫情,都可以是政治手段。

曹操退去之后,劉備和孫權爭奪荊州,劉備靠拔尖的大將穩住了江陵,但季漢的根基其實非常薄弱。

戰爭是一件系統化的事。

有很多人指責孫權背信棄義,其實不然。

也就是說,軍隊的基本素質是保證勝利的基礎。

這也是劉邦和劉備的不同之處。

漢軍的真正戰力其實和魏軍有著不小的差距,今天前軍還是有羅憲這樣不怕死的人撐著。

其中最大的優勢條件是本身的戰斗力強于敵人,在這個基礎上,設定好計策,取勝的概率就大大增加。

唐初的大多數名將都擅長打大軍團指揮戰,也擅長長途奔襲。

關羽北上打襄陽,就是一步自殺的戰略。

三國嘛!

大家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無論嘴上說得多么冠冕堂皇,都是一群貴族門閥,為了自己的利益,爭奪天下。

當然,回到荊州戰場,夏侯儒對局勢的判斷,可以說是比較客觀的。

這兩點,對軍隊的基本要求都非常高。

有沒有軍隊本身很弱,但最后贏了的呢?

當然有,例如借助地勢,借助火攻等等。

利益化看待問題,是最基本的政治常識。

只有認知到這一點之后,才能爭奪天下。

最典型的就是劉備。

難道還真的指望別人完全配合自己?

憑什么呢?

而且漢軍的鎧甲比魏軍要精良得多,即便如此,也差點敗了陣來。

如此說來,魏軍的確有巨大的優勢。

也是在傍晚的時候,李衡在巡查軍營。

雖說用八牛弩擊退了魏軍騎兵,但總不能真的指望八牛弩把數萬魏軍全滅了吧?

“大將軍,城外營地士氣似乎有些低落。”魯芝說道。

“我知道,這很正常。”李衡說道,“我們在七日之內,攻破江陵,是因為我們趁著吳軍北上,利用重型武器,才得以快速成功,若是我們認為那就是我軍的真實戰力,此乃大謬!”

“我軍大多數都未上過戰場,對戰場不熟悉,殺敵的時候,反應比身經百戰的敵人慢一些,這都實在太正常不過了!”

“但這并不代表,我軍比敵軍弱,我們只是缺了一些臨陣殺敵的經驗,這些經驗,在接下來,是可以快速獲取,彌補我們的不足的!”

跟在旁邊的杜預和魯芝連連點頭。

他們都能在李衡身上感受到那種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坦然。

李衡身上有著與年齡不相符的沉定。

“大將軍的養氣功夫了得。”魯芝忍不住笑道。

“養氣功夫的前提是得看清楚事物的本質,否則就是無能狂怒。”李衡拉了拉韁繩,示意了一下馬颙,“召集三軍,去給我搭個半丈高臺,我有話要說。”

“喏!”

李衡先到羅憲的營帳。

“大將軍,末將有罪,請大將軍責罰!”

直到這個時候,羅憲才將鎧甲脫下來。

他的鎧甲上布滿了密集的劃痕,甚至有一些地方崩壞了一小塊,如果不是他體壯如牛,恐怕也要交代在戰場上。

氣氛有些凝重。

李衡卻一把將羅憲攙扶起來,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已經做得很好,前軍的諸多將士們也已經做得很好。”

“但末將沒能擊敗魏軍!”

“不要因為一兩場不順而否定自己!”李衡目光有神,聲音洪亮,“成大事者,切忌一個急,今日之戰,才剛剛開始!”

說完,李衡目光掃視一轉,在每一個人看到的人身上停留。

他們當中有將軍,有軍吏,也有護衛、小兵。

還有許多是新招入伍的江陵本地人,他們承擔著運輸的責任。

李衡環顧一周后,爬到了馬颙讓人搭建的高臺。

“紙呢?”李衡示意了一下。

馬颙立刻折疊,遞給李衡。

這是一個最原始的擴音器。

“你們當中有哪些是江陵本地人,把你們的手舉起來!”

聲音在人群中擴散。

人群快速議論起來,隨后有人紛紛舉手。

“王師抵達江陵不到一個月,我知道你們被征入伍,當中有人有怨言,你們想回家陪你們的妻和子,想要睡好覺,明日早上起來還能看到第二天的太陽,你們的要求并不多,吃飽飯!”

那些舉起手的人,臉色微微變了。

“你們的要求是吃飽飯,讓孩子也吃飽飯!我們來的目的,也是讓伱們吃飽飯,讓你們的孩子吃飽飯!”

“所以,我把從大家族那里拿來的田,分給了你們!”

“有了田,你們以后好好種地,多給孩子幾口飯吃!”

“但我要說,我不僅僅要讓你們的孩子吃上飯,還要讓他們讀書,荊州大學堂已經設立好,你們當中有人的孩兒已經入學!他們也會讀書寫字!”

“這一切好不好?”

李衡環視一周。

一個三十幾歲的男子說道:“好!這些都是仁政!”

“沒錯,這些都是仁政!但現在有兩股敵人,想要毀掉朝廷在荊州建立起來的仁政!”

說到這里,李衡的聲音變得更大,更加洪亮,并且極具穿透力。

“你們以前任勞任怨在田地種地,能吃飽飯嗎?”

無人回答。

“能不能?”

“不能!”另一個人憤怒地說道,“我們每日辛苦勞作,大部分糧食都上交,我們只能夠糊口,很多時候都得挨餓!”

“那是誰讓你們變成這樣的?”李衡大聲問道。

這下沒有人回答他的這個問題。

“是吳人和魏賊!他們現在出動了大軍,要攻打朝廷王師,要把朝廷分配給你們的田拿回去!你們給不給!”

“不給!堅決不給!那是我們的田!”

一瞬間,數十人同時大喊了出來。

熱門、、、、、、、、、


上一章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