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我,異姓王,明蘭舅父第二百九十二章:張輔遇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知否:我,異姓王,明蘭舅父 >>知否:我,異姓王,明蘭舅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九十二章:張輔遇刺

第二百九十二章:張輔遇刺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17日  作者:z詠橘  分類: 玄幻 | 衍生同人 | 輕小說 | z詠橘 | 知否:我 | 異姓王 | 明蘭舅父 


如果今日主持朝會的人乃是趙禎。

或許,會有一些懷柔政策,想要將遼使遇害一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但不管怎么說,都不會將衛淵交出去。

可惜,今日主持朝會的人乃是監國太子,是那個在幾年前就說出,要做馬上天子的人物。

衛淵從小對他的教導,可以總結為八個字,‘要打就打,不服就干’。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愛國愛民的思想與注重軍器發展的思維。

總而言之,相較于趙禎,趙曦絕對是一位不怕打仗、干仗的君主。

朝會結束之后,趙曦將皇城司都指揮使燕達請到宣政殿內,問道:

“燕指揮使,本宮可以信任你嗎?”

聞言,燕達內心一驚,“殿下,臣是由官家一手提拔上來,對皇室,對大周,都是忠心”

話還沒說完,就見趙曦搖了搖頭,又問道:“能不能,信任你?”

燕達抬頭,看到了趙曦那充滿炙熱的目光。

他并未回應什么,只是朝著對方鄭重點頭。

見狀,趙曦露出一抹微笑,道:“從現在開始,皇城司只做三件事。”

燕達仔細聆聽。

趙曦緩緩開口道:

“第一,派出部分人手,于江南保護衛少師,記住,是保護,不是監視,衛少師若是有半點差錯,本宮拿你是問。”

遼使一死,他擔心,衛淵可能會遇到不測。

雖然有虎衛保護衛淵,基本安危無憂,但虎衛是虎衛,趙曦派出的人性質與虎衛不同。

他還擔心衛淵會多想,所以,反復提醒燕達,是保護,不是監視,

“第二,嚴密監視遼夏一舉一動。”

趙曦說這些話的時候,王安石就在旁邊站著。

后者看向前者的目光有些復雜,摻雜著欣慰、心疼等情緒。

欣慰的是,太子愈發成熟,心疼的是,太子不該在這個年齡成熟。

但他是太子,沒得選。

“第三,嚴查京中權貴與敵國私通者。”

待趙曦說完三點之后,燕達猶豫片刻,沉聲詢問,

“敢問殿下,要查到什么程度?”

趙曦一字一句道:“上不封頂,無論涉及到誰,哪怕是皇親國戚,諸侯國公,一律格殺勿論!”

燕達如遭雷擊。

他為趙禎辦事多年,趙禎性格也算了解。

如果這件事讓趙禎來做,最多就是下獄,不會殺人。

但是,趙曦卻要殺、想殺。

兩位人主,性格截然不同,也不知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燕達鄭重作揖道:“請殿下放心,卑職,必徹查京中周奸!”

說罷,便就退出大殿。

趙曦看著他離去的背影,向身邊的王安石開口道:

“王師,本宮欲興大獄,你為何不勸本宮?”

王安石笑道:“臣也想看到,我國朝出來一位強勢的人主。”

趙曦攥著小手,充滿期待的詢問道:“倘若開戰,能打贏嗎?”

王安石認真地想了想,“應該能。”

趙曦眼前一亮,這一刻,他才像是個孩子,而非當朝監國,

“燕云十六州,能收復嗎?本宮可以親征嗎?”

王安石一愣,苦笑道:“收復燕云十六州,應當以蠶食之計為主,非一代人就可功成。”

非一代人?

趙曦不滿道:“衛師說過,不能事事都交給下一代人,就這一代,收復燕云十六州!”

與此同時,忠勇侯府里。

張桂芬與明蘭正逗著壯哥兒與靜姐兒玩。

逗壯哥兒的時候,他表現的很活潑,有時偶爾不知輕重,會死死拽著明蘭的頭發,讓明蘭痛苦大叫。

至于靜姐兒,逗她時,她只是抿嘴笑著,似乎很喜歡明蘭這丫頭。

不多時,徐長志差人送來消息,將今日朝議之中的事情告知張桂芬。

后者聽了,心慌不已,怒聲道:“那些個官吏,什么意思?他們吃著朝廷與皇家的飯,卻幫著遼國說話?!”

明蘭站在她的身后,輕輕拍著她的后背,極力勸慰道:

“太子殿下不是狠狠訓斥那些人了嗎?”

張桂芬嘆了口氣,“幸虧還有太子殿下在,若太子不在京城那些人,指不定要怎么對付你舅舅。”

明蘭不解道:“舅舅做事,一向都是為國為民,那些人為何要百般針對舅舅?”

張桂芬轉身握著明蘭的手,語重心長道:“正是因為你舅舅無論做何事都以家國為先,東南事,改革延邊兵制”

“這些事情,咱們婦道人家也不懂,但是,也正因這些事,讓你舅舅得罪了太多人”

“他們巴不得你舅舅徹底倒臺,巴不得要讓我大周永遠被敵國欺負。”

聽到這里,明蘭也多愁善感起來,

“旁人只見到了舅舅的風光,他們從不想,舅舅有今日,是靠著他一刀一槍廝殺得來。”

說到這里,她將頭發上的一支簪子取下,蹲在端坐在石凳上的張桂芬身前,雙手握著簪子,眼睛有些濕潤的開口道:

“我自記事時起,從未見過舅舅,我娘親總是對我說,舅舅是一個天才,無論讀書,寫字還是習武,都比常人優異。”

“我娘還說,我舅舅因去參軍,也并未見過我,可總是向我娘寫信,那些信我都看過,舅舅每個月都會寫幾封。”

“信里寫得都是關于我的事情,舅舅在信里問我娘親,我會不會走路了,會不會說話了,平日里是不是挺調皮搗蛋的,還說想要見見我,抱抱我,說他的外甥女,將來一定是天下第一美人”

“起初,我娘并未將舅舅寫的信告訴過我,直到有一次,有位將軍向我娘親送了舅舅買的這支簪子,說是要給我的,那一次,除了簪子之外,什么信都沒留下。”

“當時我還小,不懂事,等大了些我才知道,那時舅舅身陷囹圄,朝不保夕,卻仍想著,要送給我這個素未謀面的外甥女一支簪子。”

“我舅舅我舅舅是全天下最好的舅舅”

說著說著,明蘭竟是落下兩行熱淚。

張桂芬將她抱在懷里,“怪不得,我送伱那么多名貴的簪子你都不帶,偏偏要帶你舅舅送你的這支簪子。”

嘉佑七年,十月初旬。

遼帝耶律洪基昭告天下,任命耶律仁先為帥,完顏烏古乃為副帥,號百萬雄獅,攻打代州。

同月初十,李元昊命李諒祚為帥,率領三十萬雄獅進攻賀蘭山。

十月十三,種諤率第一軍下轄三師駐軍賀蘭山,部署防御工事。

十月十四,康國公韓絳率延邊第二軍駐扎在長城嶺,與第一軍互為犄角之勢。

十月十五,第三軍第七、八師進駐十里井,大戰一觸即發。

十月十七日,雁門之戰爆發,代州團練使梁達親自鎮守雁門,嚴防遼軍進犯。

彼時,汴京,朝殿之上。

太子遲遲未至。

百官議論紛紛,

“遼國究竟派了多少軍隊?”

“不是說百萬雄獅嗎?”

“笑話,他們也能拿出百萬雄獅來?”

“昨日我問過韓國公了,他說,最少也有五十萬大軍。”

“五十萬?嘶!”

遼夏的動作太快了,直接將他們給打懵了。

誰能想到,遼夏兩國的軍隊,能以這么快的速度就來了?

他們還以為,至少還要僵持一段時日,戰爭才會爆發。

就在他們議論期間,一臉肅穆的英國公張輔與輔國公、韓國公等一眾握有實權的老牌國公緩步邁入大殿之內。

見狀,原本許多惶恐不安的官吏,在這一刻,像是吃了定心丸一般,心里輕快不少。

“英國公來了。”

“見過英國公。”

“見過諸位國公。”

不少文臣朝著他們深深作揖。

也就只有到了戰時,到了火燒眉毛的時候,他們才能對這些擁有著爵位的武勛禮敬有加。

大周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在戰爭期間,各武勛先上先死。

范純仁朝著張輔深深作揖道:“見到您老上殿,我也便放心了。”

這一刻,所有人都視張輔為鎮國柱石。

似乎有他在,無論遼國攻勢有多狠、多猛,都無所謂。

張輔當仁不讓的站在武勛隊列首位,向范純仁點頭示意,隨后,就有太監搬來一張椅子,讓他坐下。

在大周,只有兩個人上朝,可以享受坐椅子的權力。

一位是韓章,另外一位,就是張輔了。

就連如今的宰相范純仁都沒權力坐椅子。

待張輔落座,便隨之閉上雙眼,似是擺出一副不問世事的態度。

也不知過了多久,主持朝會的太子仍舊未來,一些官吏不由得著急起來,

“王尚書,您與太子親近,太子怎么還沒來?”

“是啊,這都幾個時辰了.”

“太子雖年幼,可畢竟身為監國,大朝議遲到多有不妥啊。”

“今日無論如何,都要商議出個法子,如何抵抗遼夏兩國。”

這幾日,皇城司依靠著監國令,在京城殺瘋了。

遼夏密探、與兩國有著親密接觸的官員商賈等,上百人盡數被誅。

讓原本有些浮躁的汴京,徹底陷入不安當中,尤其是,如今戰爭已經發生。

但趙曦認為,他沒有做錯什么。

叛國賊,此時不殺,該待何時?

不久。

百官突然驚呆在原地。

只見太子趙曦攙扶著臉色蒼白,因病瘦到皮包骨頭的大周皇帝趙禎緩緩走來。

見狀,張輔與百官,齊齊作揖,

“拜見陛下!”

“陛下萬年,萬年”

三次山呼過后。

目光已經無神的趙禎緩緩看向一眾臣子。

他見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容。

“諸位愛卿.許久不見。”

說罷,趙禎突然咳嗽起來。

一些臣子當即淚流滿面,跪地叩首道:

“請陛下保重龍體啊!”

“請陛下保重龍體!”

聞言,趙禎有氣無力的擺了擺手,巡視眾臣一圈,最終將目光落在張輔身上,虛弱的問道:

“能打贏嗎?”

太子趙曦擔心張輔并未聽到,又將趙禎的話敘述了一遍。

聞言,張輔堅定地點頭道:“能。”

這一刻,在他們二人眼里看來,仿佛已經沒了旁人,只有這對風風雨雨數十年的君臣。

趙禎說:“朕信你。”

張輔抱拳,“老臣唯有鞠躬盡瘁,絕不讓陛下丟臉!”

他沒有說什么戰必勝攻必克之類的話。

他只是說,絕不讓趙禎丟臉。

因為他懂趙禎。

在位晚年,竟是爆發這等滔天戰事,倘若戰敗了,史書該如何寫?

趙禎不想因為這一點兒,被世人詬病。

他朝著張輔點了點頭,又看向群臣,用著自己最大的聲音,開口道:

“對抗遼夏之事,全由張輔做主,六部九司,傾力相助,不得有違。”

“此外,仍舊由太子監國.”

說罷,趙禎顫顫巍巍的從龍椅上站起身來。

見狀,太子趙曦連忙攙扶著。

趙禎先是看了看范純仁,微微搖了搖頭,嘆了口氣,道:

“范卿,讓韓章幫你吧。”

隨后,他握著太子的手腕,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讓他坐在了龍椅上,莞爾一笑道:

“吾兒,當為堯舜。”

說罷,他擺了擺手,“朕乏了,由太子繼續主持朝議。”

隨后,就在眾目睽睽之下,由朱總管攙扶著,離開此間。

趙曦目送著趙禎離開。

隨后,他用著稚嫩的嗓音,正色道:

“英國公,我父皇信你,本宮也信你。”

“從這一刻起,我大周所有軍隊,你都有權調動。”

“幫我父皇,幫本宮,幫我大周百姓,狠狠揍遼夏!”

朝議結束之后。

張輔來到兵部開始調兵遣將。

深夜,歸家時,兵部尚書本想增派人手保護張輔,卻被他拒絕,笑著說道:

“皇城司殺了那么多的叛國賊與敵國密探,此刻,沒有必汴京更為安全的地方了。”

再過兩日,他便要率領部分軍隊北上,想要在此之前,回家安排一些事情。

他已是年邁之身,擔心,此去,身體會扛不住了。

但此刻,值此危難之際,除了他與衛淵,沒有人能扛帥旗。

然而,趙禎死活不調衛淵返京,無可奈何。

英國公府坐落于金梁橋街那邊,走出御街,一路向西,不多久便可回到家中。

嘉佑七年,十月十八日,丑時末,張輔遇刺,重傷垂危。

京城大亂,百官人心惶惶。

(本章完)


上一章  |  知否:我,異姓王,明蘭舅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