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我,異姓王,明蘭舅父第一百三十六章:新軍事關家國命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知否:我,異姓王,明蘭舅父 >>知否:我,異姓王,明蘭舅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六章:新軍事關家國命脈

第一百三十六章:新軍事關家國命脈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11日  作者:z詠橘  分類: 玄幻 | 衍生同人 | 輕小說 | z詠橘 | 知否:我 | 異姓王 | 明蘭舅父 
衛淵殺馬一事,很快就傳了出去。

原本打算前往忠勇伯府送禮的那些勛貴們,一時間也消停下來。

衛淵都已將事情做這么絕了,誰還愿自找沒趣?

晚些時候。

齊國公府。

齊衡知道衛淵殺馬的事情后,心情不由得郁悶起來,向自己的父母開口道:

“孩兒耗費不少心力,才找到那么一匹好馬,且價值不菲,忠勇伯就那么給殺了.”

“孩兒不明白,究竟是哪里得罪了他,他要這般待孩兒?”

平寧郡主語氣平和道:“凡事不能看表面,如果那忠勇伯真的厭你,又怎會幾次三番的,讓你去到他府里?”

“憑借忠勇伯的實力,找到一匹好馬并不困難,他也并未拒絕你的好意。”

“只是你選擇送禮的時機不對。”

齊衡不解道:“時機不對?忠勇伯剛好休沐,為何說時機不對?”

平寧郡主語重心長道:“如今陛下有意組建新軍一事,在京城里是傳得沸沸揚揚。”

“而忠勇伯正是組建新軍的統帥,多少人在盯著他手里的香餑餑?”

“前日忠勤伯送禮一事,你難道忘了不成?”

齊衡微微皺起眉頭。

齊國公撫須道:“不久前,衛淵差人給為父送來一幅畫。”

一幅畫?

齊衡似是想到什么。

平寧郡主再次開口道:“忠勇伯沒有拒絕你的好意,將馬留了下來,那馬就是他的了,要殺要剮,自然是他說了算。”

“他差人給你父親送書畫,是想表達禮尚往來的意思,也是想與咱們齊國公府撇清關系。”

“這關系,關乎著組建新軍,忠勇伯要做給別人看,你剛好撞到槍尖上,伱說,這時機對不對?”

聽到這里,齊衡算是徹底明白了,

“娘親的意思,孩兒懂了。”

“忠勇伯殺馬,并非是厭我,而是時局所迫?”

在大周朝,殺馬是重罪。

但那馬,指的是戰馬、官馬。

衛淵的馬,是他人所贈,是花錢買來的,殺之無罪。

這件事情,也傳到了趙禎的耳朵里。

他對衛淵的這個做法表示稱贊,隨即向曹皇后開口道:

“朕聽皇城司說,近幾日,不少的勛貴望族,都向忠勇伯府呈了拜帖。”

“他們打著什么主意,已是昭然若揭,只是朕不曾想到,原本要從文的齊國公府,竟然也有意染指新軍?”

曹皇后應聲道:“興許是齊國公府一脈,有什么后進子弟想要從軍。”

趙禎點了點頭,道:“衛卿殺馬一事,做的很好,既能打消那些勛貴望族的想法,也不用被那些御史所彈劾。”

“只是這樣一來,衛淵算是將大部勛貴都得罪了一遍。”

對于這一點,衛淵豈能沒有想到?

但是,真正能夠明白當前局勢的那些大佬們,比如輔國公、安國公這些擁有著權勢的勛貴,會理解他的做法。

而且,他這樣做了,更能使一些人放心他成為將來的武勛魁首。

畢竟,使武勛利益不受侵犯的前提,是要保證,可以永遠得到皇帝的信任。

曹皇后試探性說道:“陛下,您說,衛淵是不是有意做一個孤臣?”

“一個,只效忠于皇室的孤臣?”

趙禎若有所思道:“如果真是如此,那對國朝來說,倒是一件好事。”

他清楚衛淵的能力,其戰績已是不用多言。

就說那《練兵實紀》,也足以證明衛淵對于兵家一道的研究有多深刻。

像這種人,即使表現的再忠誠,也得慎用。

趙匡胤未黃袍加身前,也很忠誠,可結果呢?

如若衛淵甘心做個孤臣,那么趙禎不介意,再給他加加擔子。

衛淵休沐結束后,剛好是大朝會。

他以兵部右侍郎的身份參與朝政議事。

前往紫宸殿上朝途中,恰巧遇到了盛紘。

二人同步進了宮城,途中,盛紘小聲詢問道:

“淵弟,最近你可聽說陛下要改制鹽稅?”

衛淵點了點頭,“聽說了,這與你有何干系?”

盛紘左看右看,見沒人湊上來,才繼續說道:

“與我是無關,但可能與淵弟你們這些從軍之人有關。”

衛淵眉頭一皺,“什么意思?”

盛紘道:“這幾年,朝廷的財稅你是知道的,不說入不敷出,可卻也差不多了。”

“關中、淮西地界,不是大旱就是地動,還有嶺南一帶,多有叛亂滋生,使民不聊生。”

“代州一戰,是場持久戰,幾十萬大軍,每日得吃多少糧食?朝廷是怎么堅持下來的?”

“就是因兵部尚書曹大人建議,多印鹽鈔,商人花錢購買鹽鈔,朝廷得了錢又去買糧支持代州戰役。”

“一來二去,鹽鈔發行過多,鹽稅難收啊!”

不得不說,盛紘對于朝廷的某些事情,研究的還是比較透徹。

只是,他的能力也就止步于此了。

能敏銳發現問題,可卻解決不了問題。

衛淵毫不在意道:“又不只代州一處用糧,你也說了,這幾年,國朝各地皆有亂事,總不能將責任都推到前方將士身上。”

“再說,這法子是兵部尚書提出來的,如今出了問題,該負責的是他。”

“難不成,因為缺糧,代州一戰就不打了?”

盛紘連忙道:“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如今你要組建新軍,這新軍一旦訓練起來,勢必不能耕種,要靠多少民夫養著?”

“我是擔心,今日大朝會,若是議起組建新軍一事,會有人借此尋你麻煩。”

對于這點兒衛淵倒是沒有想到。

他剛要向盛紘道謝。

就見顧偃開走來,將衛淵拉到一旁,語重心長道:

“你小子,最近搞出了不小的動靜。”

“我已經通知韓國公他們了,讓他們暫時不要插手新軍一事。”

“但新軍一旦建立起來,還是要多多照拂勛貴子弟才是。”

盛紘也不敢跟上去,只好自顧自的前往紫宸殿前。

衛淵皺眉道:“連您都覺得,要用勛貴子弟?”

顧偃開道:“這不是用不用的問題,而是,你若真的想訓練好新軍,必須要用我等武勛子弟。”

衛淵剛想問為何。

卻見韓國公走來,笑著向衛淵說道:

“忠勇伯,你寫的練兵實紀,老夫看了,當真是精彩絕倫。”

“看來這訓練新軍一事,忠勇伯是胸有成竹了。”

“如果有什么需要幫助的地方,你盡管開口,我潘家在各軍中,還是能說上話的。”

聽到這里,衛淵就大概明白顧偃開的意思了。

不想用勛貴子弟?

可以,那你就別想從各軍中抽調人手。

一旦出了事,也別想你的幾位叔叔伯伯們,能在陛下面前,替你說些什么。

衛淵輕輕一嘆,隨后不動聲色的向韓國公拱手道:

“請韓國公放心,如有需要您幫忙的地方,晚輩一定開口。”

“組建新軍,事關家國命脈,晚輩一定會加倍用心。”

“屆時,還需韓國公您多多提攜。”

該得罪的人,要得罪。

不該得罪的人,半句錯話也不能說。

否則,下場就跟當年的狄青一樣。

除了張輔和顧偃開之外,便沒有任何一個武勛支持他。

導致他被文臣排擠時,竟無武勛站出來替起言說。

否則,狄青也不會落得個郁郁而終的下場。

衛淵與狄青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拜了張輔為師。

“好說,年輕人,就該有年輕人的沖勁兒。”

“我這有幾個不錯的苗子,改天引薦你認識認識,他們或能助力你組建新軍。”

韓國公在說笑間,就將手摻和進了新軍里。

衛淵神情不悅。

顧偃開朝著他使了個眼色。

衛淵只好作罷。

他剛才說的話,是認真的。

新軍,真的事關家國命脈。


上一章  |  知否:我,異姓王,明蘭舅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