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號星期六,雅虎體育爆料出阿泰斯特和勒布朗詹姆斯將在下個月參加返校特別節目。
奧黑總統也將參與該計劃,特集中,兩位NBA球員將和總統先生一同出現,該計劃將在維亞康姆網絡運營播出。
冠軍前鋒雖然不再專注籃球,但其他事業目前倒是有聲有色,休賽期韋德是在推特活躍,阿泰斯特則是在生活中“重拳出擊”。
上午和ESPN連線時,阿泰斯特就笑開了花,聊起籃球問題,再次耿直地點評了領袖韋德:
“我從不關心Wade是否會留在邁阿密,他有著不錯的天賦,但距離冠軍還有不小的差距。”
“是的,Wade還很年輕,但年齡無法說明什么,就算李36歲,依舊可以統治他!”
“很多人根本不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天賦,我不想說得太多,但聯盟中大多球員都應該清楚。”
連線中阿泰斯特咧嘴大笑,說起韋德上個賽季的好狀態意有所指,這番說辭倒是讓很多吃瓜群眾想起了馬布里的“發瘋”視頻,好狀態有問題?
自從馬布里自爆上科技后,一些球迷的粉絲濾鏡就碎了一地,NBA聯盟也淡化處理,目前相關視頻已經被刪除,但造成的影響還在擴散。
大嘴巴阿里納斯最近也在推特上八卦過這件事,只是過氣球星沒有像馬布里那樣直白,但相關話題的熱度卻非常高:
“有些時候,我們不得不透支自己的身體,很多人根本意識不到和李對位意味著什么。”
“你需要盡早準備,但不論比賽結果如何,最后你的身體在隨后的幾天中都會感到疲憊不堪。”
“這不是努力訓練能解決的問題,上帝總會偏愛一些人,你的拼盡全力起不到任何作用,我已經認識到了這點。”
簽下大合同后,阿里納斯的競技狀態每況愈下,但大嘴巴的“實力”卻穩步上升,在林奇亨特之后,現役球員中,他是第一個“完全覺醒”的。
周五的時候,湖人隊正式放棄了孫悅,經歷了總決賽后,這位大洋彼岸的后衛就對籃球有了新的認知,在談到NBA之旅時,也頻繁提及天賦:
“科比很努力,但經歷過總決賽后,我認為這是天賦上的差距,未來大概率也無法改變這樣的情況,這就是NBA。”
在大洋彼岸多年鼓吹科比努力時,孫悅的真實體會給部分鐵粉帶來了暴擊,難道有天賦真的能為所欲為?
上午接近9點鐘的時候,曼哈頓西區切爾西碼頭的體育和娛樂綜合體育館涌入了大量媒體記者。
很早李佑的Happy號游艇就開到這邊,今天鉤子的綜合訓練營正式開啟,報名的小朋友在家長的陪同下早早來到這邊,活動還沒開始,現場就沸騰了。
從95年營業后,尼克斯隊球員也算是這里的忠實粉絲了。
除了高爾夫球俱樂部以外,還有眾多運動訓練設施,兩個全尺寸溜冰場,保齡球館、室內足球場等場館也一應俱全。
這里也是眾多電影和電視節目的拍攝地點,這次鉤子選擇在這邊開展大型活動,算是下了血本,換皮科技不太理想,需要一針“強心劑”。
作為老三的凱文杜蘭特來得最早,最近他一直在紐約活動,詹姆斯忙著參加趴體,他這邊則頻繁登上電臺,分享自己籃球心得,順便展望新賽季。
背著籃球包的杜蘭特看到現場熱鬧的場景臉上又露出笑容,一旁的斯蒂芬A史密斯也換好運動服,ESPN的記者很快就圍住兩人。
“凱文,再次歡迎你來到紐約,我想你已經感受到了這里的籃球氛圍!”
“對于這次活動,你有什么感想?現場很多球迷都在歡迎你的到來。”
也許是杜蘭特的氣質過于特別,每個人都對他露出笑臉,這讓年輕人很是感動,紐約球迷是真的熱情,此時聽到問題開心地回答道:
“超出我的想象!太驚人了,我在這里感受到了純粹的熱愛!”
“這是全美最好的籃球城市”
杜蘭特說的都是真心話,在贏麻了的情況下,紐約球迷爆發出了極大的熱情,在貸款7年后,大家都在討論超越凱爾特人的時刻什么時候正式到來.
這種“忠誠”的氛圍是在其他城市無法感受到的,下個賽季的季票價格又創新高,漲價都無法澆滅人們對于籃球的熱愛。
滔滔不絕的杜蘭特將忠誠的紐約球迷夸成了花,完全忘了過去尤因時代發生的事情,這座城市似乎真的變成了籃球圣地。
等到詹姆斯帶著自己的好友出現在現場時,吃瓜群眾同樣爆發出歡呼聲,天選之子也很開心。
休賽期他贏麻了,下個月還要和總統一同參加活動,新生代球員中,沒人比得上他,大多老登們也不行,他就是下一個門面!
主動和斯蒂芬A史密斯熱情擁抱,詹姆斯笑呵呵與眾人打起招呼,在得到同樣的問題后,也真誠地回答道:
“難以想象!所有人都在關注這項運動,我感受到了真正的籃球文化!”
“希望未來幾天我能將自己學到的技巧分享給大家,你知道的,聯合訓練,這讓我有些壓力,但我不想錯過這個機會。”
“近距離體驗李的訓練計劃,這對我來說非常重要,我想了解他是如何保持狀態的,32歲,大多球員在這個年紀已經開始下滑。”
勒布朗詹姆斯說起訓練計劃也很激動,他自然看過李佑出版的那些書,但那都是過去式了,30歲之后,越戰越勇,這才是他想要了解的。
當然天選之子心中也有一些幻想,要是能擊敗這樣的對手,1大于11不是夢!
ESPN對于騎士隊休賽期的補強給出了一致好評,并且將克利夫蘭稱為紐約的最大威脅,凱爾特人隊都排在了騎士隊之后。
絕大多數體育媒體都將東部三強稱為冠軍爭奪者,至于隔壁西部聯盟,全都被忽略不計了,冠軍將繼續在東部誕生
等到雷阿倫帶著女兒和李佑一同出現在現場時,一眾體育記者全都快步迎了上去,接著就“發瘋”提問,大多問題都是一個意思:
“你們終于要聯手了嗎?.”
剛剛從阿爾伯克基回來的李佑曬黑了一些,最近魅魔幾人一直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照片,吃瓜群眾了解相關行程。
“聽著,伙計!我只是帶著我的女兒參加訓練營,這是全美最好的籃球訓練營,喜歡籃球的孩子都不想錯過這個機會。”
“至于合同問題,我還沒考慮過這件事!”
一群人恨不得將錄音設備塞進雷阿倫懷里,后者摟著大女兒一時間哭笑不得,他沒想到之前的報道會引發這么多關注。
看到如此場景的李佑也笑了起來,主動幫助好友解圍,順便又掏出萬能借口:
“家人大于一切,伙計們,Ray現在只是一個普通的父親。”
“至于未來,時間會給出答案!”
ESPN的記者已經腦補凱爾特人解體了,要知道前幾年在加內特的影響下,雷阿倫很少在公眾面前和李佑一同出現。
硬特認為死敵不應該在場下親密無間,這會影響到比賽,至于好友關系,退役后大家有充足的時間在一起.
這番說辭得到了凱爾特人隊球迷的一致認可,加內特的硬漢氣質更是被譽為“球隊的靈魂”。
結果兩個賽季過去了,雷阿倫也不裝了,他就是無法適應那種球隊文化,趁著大女兒讀高中轉學,“學區房籃球”已經安排上了!
眾人開始大聲叫喊,今年的訓練營都是即將上高中有志于籃球的小朋友,大多都來自紐約,很多家庭都是這10多年的季票持有者。
見證了尼克斯隊最輝煌的時代,“忠誠”屬性拉滿,場館四周擠得水泄不通,近千人都想近距離接觸一下GOAT。
如此場景讓杜蘭特看酸了,他這個老三想要更進一步大概還得花上個幾年時間。
訓練營第一天,三人換好裝備后還要主持一段開營典禮,除了教導籃球技巧以外,另一個目的就是推廣鉤子的裝備。
李佑是后衛鞋,詹姆斯和杜蘭特作為小前鋒,球鞋屬性有些差異,但三人基本涵蓋了所有籃球受眾,至于中鋒球鞋,大多都不受歡迎。
“我想向大家傳遞科學的籃球觀念,我們要從小時候就學會照顧好身體。”
“籃球能為我們帶來快樂,但有時候運動卻不可避免會對身體造成一些損傷,嚴肅對待每一次傷病.”
前幾年李佑還是凌晨4點,現在年紀大了,則變成了科學籃球,至于兩個觀念是否有沖突,現場眾人倒是不在意這些。
詹姆斯和杜蘭特則分享自己童年時期走過的“彎路”,兩人同樣強調科學的基礎訓練和裝備的作用。
參加訓練營的小朋友們紛紛表示認同,籃球裝備也不多,一雙好球鞋就能解決不少問題
在三人和鉤子工作人員的帶領下,現場很快就開啟熱身活動,雷阿倫坐在場邊,時不時和吃瓜群眾低聲交流,紐約球迷從來不嫌棄球星加盟。
快到中午的時候,在起哄聲中,喜聞樂見的單挑時刻再次上演,杜蘭特和李佑統治了全場的小朋友,兩人的無情大帽讓眾人不斷哄笑。
輪到球星對決時,詹姆斯拿著話筒當起現場DJ,天選之子輪空。
接球,從左向右快速掃球,杜蘭特只運了一下,憑借著身高優勢,再次在右側肘區漂移跳投得手,一旁的詹姆斯帶著眾人大呼小叫。
“這家伙騙了所有人,看看他的身高!”
李佑也不在意杜蘭特的進球,趁這個機會,再次和現場的小朋友們互動,兩人的身高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
“堅持住,Bro,別投丟一次,這樣你就能拿到勝利!”
看著笑呵呵開球,不斷煽動現場氣氛的李佑,杜蘭特更加認真,過兩天有低齡組,女神還會來,他還是想表現一下自己,當年輸得太狼狽了。
減少運球,利用自己的身高優勢,杜蘭特硬是靠著漂移跳投,連下五球。
只差一球,杜蘭特想進一步表現自己,節奏變化后,右手持球突然加速,試圖瀟灑上籃,結果合球的時候籃球差點被切走,最后右手拋射磕筐而出。
“我能做到!”
有些懊惱地拍手,在圍觀小朋友的起哄聲中,認真的杜蘭特發球時給自己鼓勁,李佑卻聳聳肩膀,看著對方一臉嚴肅的樣子,打趣說道:
“浪費機會就會被懲罰”
話音剛落,突然的試探步讓杜蘭特下意識往后挪了一步,接著在眾人的歡呼聲中,李佑就在弧頂迅速跳投出手。
“啊!!”
籃球空心入網,小朋友們紛紛尖叫出聲,跟著上前擊掌慶祝。
一開始詹姆斯還跟著起哄,但隨著李佑連續在肘區附近撤步漂移跳投得手,天選之子也有點麻了,杜蘭特的長臂似乎失去了作用。
沒用太長時間,連進5球的李佑點燃了現場氛圍,好勝心讓杜蘭特失去冷靜,最后一球被突然的急停急起直接甩開,看著李佑左手抓球,探身挑籃得手。
小朋友們全都擠到李佑身邊,杜蘭特在一旁無奈地聳聳肩膀,看到詹姆斯大呼小叫的樣子,主動邀約道:
“勒布朗,要不要來6球。”
“午餐時間到了,Bro,后面還有機會。”
詹姆斯沒有一口答應下來,對于這種過于依靠投籃單挑,他不太擅長,他的天賦不在于此。
下午的時候,訓練營還在繼續,ESPN的記者再次采訪到李佑,在談到身體問題時,得到了和以往“自律”有些不同的答案:
“我們可以依靠更好的理療設備來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晚上,SportsCenter節目報道了聯合訓練營的第一天,李佑分享的健康心得又火了。
一直恢復身體的科比也看了這期節目,對于“死敵”如何保持狀態,他也很關心,最后聽到科技時,突然若有所思:
“也許我也可以引用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