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通關了,你才拉我進怪談第596章:伊凡的科學忽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早通關了,你才拉我進怪談 >>早通關了,你才拉我進怪談最新章節列表 >> 第596章:伊凡的科學忽悠

第596章:伊凡的科學忽悠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14日  作者:城神  分類: 科幻 | 末世危機 | 城神 | 早通關了 | 你才拉我進怪談 


面對伊凡的反問,黑面具人一言不發,就這樣死死地盯著伊凡,觀察著伊凡臉上的神情:自信以及穩操勝券。

他先前還認為伊凡是聽信了自己的言論后產生了對世界是假的認知。

可未曾想到伊凡卻始終堅持著他那獨特的世界觀認知。

本來黑面具人只是想誤導伊凡,試圖分析伊凡是否還記得前陣子酒吧內所發生的事情,然后再去為伊凡的生命做出最后判決。

直到伊凡的講述令他越來越感興趣,反而前陣子酒吧內所遭遇的事似不重要。

不過他還是好奇伊凡難道僅憑幾個科幻故事便開始對世界真假產生了這種認知或是其它?

于是,黑面具人決定開口詢問:“信物,我可不知道什么信物。話說你的證據呢,你該不會只是憑借幾個科幻故事就來決定認知世界是假的?”

只見伊凡輕輕搖頭,“當然不是,而是這個世界本身就有Bug。”

“Bug?什么意思?”

伊凡思索著解釋:“(1)海市蜃樓現象,或許可以用科學解答,科學上來講海市蜃樓就是一種常見的光學現象,光線經過折射和全反射現象,最終形成一個虛像,大部分都是出現在天空中。經常出現海市蜃樓的地方就是海面以及沙漠中,而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的就是在夏天公路上,經常會出現一種特殊的海市蜃樓現象。”

“而有許多的海市蜃樓出現了古代以及數千年前的景色。那些聲像俱全卻在地球上無任何原物對照的海市蜃樓,是否證明了我們世界的虛擬性——程序運行出錯時導致虛擬現實被臨時關閉后而看到的真實世界之景?”

“關于這一點,面具先生,你可以不信,但不妨拓寬一下對世界觀的認知。”

黑面具人眉頭一皺,“比如?”

伊凡想也不想,便從腦海內調取知識點:“在希臘半島的東部有一片美麗的藍色海洋被稱為愛琴海,它是地中海的一部分。在愛琴海出現的海市蜃樓現象比較多,尤其是那1954年那一次卻足夠讓世界震撼,超過數千人親眼目睹了海面上出現的海市蜃樓,內容就是幾個穿著怪異的男子以及非現代的建筑物,當時有專家認為當時看到蜃景中的人像是維京人的裝束,同時建筑物也是維京時期的典型結構。”

“面具先生,你要知道維京人主要活躍在811世紀,它們主要的生活方式就是掠奪,在那幾百年歐洲沿海國家深受維京人的侵擾。但是在蜃景中發現維京人正常情況下不可能發生;如果真的是那樣,那么這次海市蜃樓顯示的畫面就不是現代地球上所發生的,甚至都不是這個宇宙中的所發生的事情!”

聽到這話,面具先生一愣,面具內的臉上寫滿了震驚,震撼到久久無法自拔。

他著實是首次聽到這種消息,如果真實如此,恐怕伊凡真的有足夠的資格判斷世界真假!

看見這幕,貓熊國的觀眾們不斷發出猜測。

“真的嗎,真的有伊凡說的這個消息嗎?”

“有,真的有!”

“不列,伊凡沒想到對這些還有著涉及啊!”

“臥槽,我也看了下,真的,有點恐怖啊!”

此時,畫面內。

面具先生經過短暫的錯愕,便繼續開口詢問:“我不管那是真假,僅憑借這個證據你就斷言世界是假的,未免有些太過荒唐?”

只見伊凡無奈地露出笑容,臨時想到了以前關于江哲是否是少校或少將的那件事,于是繼續解說:“(2)曼德拉效應:曼德拉效應一般是指大多數的人有著某種事件的深刻記憶,而這種深刻記憶被認定為是假事件,或者非機靈事件。”

“像似許多人都記住了南非總統曼德拉在監獄內慘死,卻未曾想到在曼德拉‘死亡’后又沒過多久曼德拉又安全的從監獄中走了出來。”

“這一事情出現后,頓時引起了整個世界的恐慌!”

“也有諸多的學者使用‘心理從眾效應’影響,但根本無法自圓其說!”

“而曼德拉效應是否為世界虛擬的證據之一——虛擬現實中的體驗一旦變得枯燥無味便會進行集體記憶的同步修改,而在進行集體記憶同步修改時程序出現了小故障,從而導致世人記憶一時間變得參差不齊。”

對于這話,再度引起了面具先生的思考。

在這個世界內也擁有著曼德拉,早些年也確實發生過這件事情,只是面具先生沒有深入追究過罷了。

他越來越覺得伊凡所講述的一切蘊藏著一定的哲理,也總感覺伊凡在騙他。

至于為何欺騙,面具先生暫時無從得知。

于是他一臉不屑地反問:“難道就這些?”

伊凡當然選擇搖頭:“怎么可能就這些,光憑這些可不夠!”

“(3)似曾相識之感。”

“這個一般指的是我們在遇到一個新的人或新的場景時,心中卻會翻涌一種熟悉的感覺——好像我以前曾經經歷過或遇到過。”

“科學上解釋,這種感覺可能是由于大腦中信息存儲的模糊或混淆,導致不同記憶之間的交叉或重疊。”

“另外,某些理論和信仰也認為,這可能與前世的經歷或靈魂記憶有關。”

“但我認為,似曾相識的感覺恐怕又是為虛擬現實提供了又一證據——人類在虛擬現實中的身份體驗一旦玩膩了就需要更換身份,然后就會進行記憶重寫。似曾相識的人或物,也許是曾經體驗時殘留的深處記憶被激活。”

“這同時還能解釋為什么說‘萬物為一’。因為在虛擬現實中,曾經的我是當前的你,曾經的你是當前的他,曾經的他是當前的我。即,我就是他,他就是你,你就是我,實則為一體。”

“關鍵是,我們這個世界所有人都擁有著同一顆大腦,同一個核心!”

這句話頓時讓現實觀眾們眉頭一皺。

同一顆大腦,同一顆核心...

表面上聽去較扯,但深思一想,便能察覺到細思極恐!

這不正是‘一生萬物’、‘萬物歸一’的法則嗎?

“不列,有點恐怖!”

“夏國哲學里的那句話‘一生二’,‘二生三’,最后‘萬物歸一’,厚禮蟹,有點細思極恐。。。”

“別說了,頭皮都發麻了,看看伊凡結果會如何!”

這時,畫面內。

伊凡目視著面具先生,沒有給其反問的機會,繼續開口解釋:

“(4)時間膨脹效應,簡單易懂的就是——您速度越快,時間就越慢。”

“愛因斯坦的時間膨脹效應是否為虛擬現實提供了有力證據——根據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相對時間的快慢與速度有關,速度越快,時間就會變得相對越慢,反之,則相反。”

“如果世界本身就是虛擬現實的程序在運行的話,可以參照電腦內運行原理進行思考:當電腦中的某個軟件超速運行時,往往會消耗電腦更多的內存資源,從而導致電腦出現卡頓現象,反而使運行程序看起來時間變慢了。”

“(5)光速限制,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是光速,它是299792458米/秒。”

“倘若愛因斯坦所假設的‘光速是宇宙最快速度’是正確的話,那么就又為虛擬現實找到了一條可能的證據。”

“因為龐大的電腦運行速度有一個最高的限制,太快不但耗費資源,也會對系統盤造成損傷。”

“如果你我所處的宇宙本質就是個超級電腦的話,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一切物體的速度都無法超越光速了,因為光速就是宇宙這臺超級電腦的極限運行速度。”

“一旦超過光速,電腦崩潰瓦解!”

目視著黑面具人身體逐漸抖動,露出了害怕與恐慌的意味,伊凡微微一笑,繼續添油加醋地說:“(6)觀察者效應。具體來說,當我們作為觀察者去觀察某個現象或者個體時,我們的觀察行為本身就會對被觀察對象產生影響,這種影響可能會導致被觀察對象的行為、狀態或者結果發生變化。”

“量子力學實驗中最讓科學家匪夷所思的便是難以解釋的觀察者效應現象。”

“如果世界是虛擬現實的存在,那么就很好解釋了。”

“因為超級電腦為了節省資源,在沒人觀察某個物體的時候,周圍事物以未渲染的原始資源狀態存在,以此進行最小的消耗;只有觀察者進行觀察時才會對被觀察的事物進行實時的渲染生成。”

“觀察著效應與3D游戲場景的設計原理頗有相似之處。”

“當有玩家沒有探索新地圖時,那遠處的新地圖則意像素的方式存在著。”

“一旦當玩家開始探索新地圖,即將抵達新地圖邊緣時,遠處的地圖便開始緩緩渲染,呈現一個絕美精彩的圖像出現在觀察者的眼前!”

聞言,黑面具人面露沉思,從此刻開始他也已經信了伊凡。

伊凡恐怕完全沒有基于半個月之前所目睹的一切去評判世界的真假。

伊凡,他,真的是憑借著自身的學識,開始對世界產生了認知!

該死,為什么有人可以完全信任自己的認知,卻不相信之前親眼所見的酒吧內子彈停靠在年輕人的額頭?

沒有管面具先生到底在想何,伊凡說出了最后一個解釋:“哦對了,還有許多,我便不一一解釋了,其實還有一個最重磅的消息,能決定這個世界是虛擬的意義!”

面具先生忽然抬頭,反問一句:“什么?”

伊凡咧嘴一笑:“微觀世界的量子糾纏現象!”

小說相關


上一章  |  早通關了,你才拉我進怪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