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該死的!”
聶顧磊沒有防備,被尤笑然狠狠地踹了這一腳,痛得他狼狽地齜牙咧嘴。
“你被退學,關我什么事?"
聶顧磊惱怒地咬著后牙槽,要不是他從不動手打女人,尤笑然的下場肯定很慘。
"聶氏集團既然沒打算要資助我讀完大學,一開始就不要當好人。”
尤笑然同樣憤怒,被退學,她的人生都亂了。
聶顧磊總算是聽明白尤笑然說的話了,“聶氏集團每學年確實有資助一批大學生,你是其中之一?”
“是,我今年大三,聶氏集團卻突然停了對我的學費資助。我被退學了。"
尤笑然越想越委屈,眼淚大顆大顆地滑落,“你們這些有錢人,是不是很喜歡拿捏別人的人生?”
"停止資助?不可能。"
聶顧磊蹙眉,這個資助是聶世元發起的,不可能中斷。
"你們這些偽君子的嘴臉,我算是看清了。"
尤笑然瞪著聶顧磊,“我交不起學費,被學校強制退學了。所以我才劃了你的車子泄憤。真要說賠償,我們應該各付一半的責任,所以我只承擔五十萬。你想多要,我告訴你,門兒都沒有。"
聶顧磊看著尤笑然憤怒的樣子,居然鬼使神差地點頭,“行,一人承擔一半責任。
他會讓財務去查清楚是怎么回事,為什么會中斷尤笑然的學費資助。
“本來就是要一人承擔一半”
尤笑然愣住了,沒想到聶顧磊這么好說話。少了一半的債務,讓她的底氣也足了起來。
"五十萬,我會努力打工還給你的。剛才我踢了你一腳,我向你道歉。"
說完,尤笑然拉開休息室的門跑了。她在這里已經耽誤了很久,必須趕去別墅做晚餐了。
還錢的前提,是她得有錢還。
在別墅做晚餐的兼職,一個月怎么也能拿到六萬,扣除了尤父的醫藥費,她可以挪出部份的錢還給聶顧磊。
至于正式工作,她會努力找到一家工資高的公司。像聶氏集團這種大公司都要看學歷,她是不指望了。
跑出聶氏集團,尤笑然看到開往別墅區的巴士來了,急忙跳上車。這個時間點正好,她趕到別墅不會遲到。
聶顧磊黑著臉,回到辦公室。
他居然第二次吃了這個女人的虧。第一次車被她劃了,第二次被她踹了一腳。
"聶總。"
吳齊推開辦公室的門進入,看著聶顧磊黑沉的臉色,問道,“怎么?事情沒處理好“那個死丫頭居然踹了我一腳。”
聶顧磊的回答,讓吳齊有些幸災樂禍,“聶總,你幾時吃過這種虧?"
"你還笑?"
聶顧磊的臉色更沉了,“是不是嫌工作太少了?還是覺得飛得不夠多?"
"不笑不笑。"
吳齊趕緊收斂臉上的笑意,將手中的文件遞給聶顧磊,“聶總,這是尤笑然的資料,她跑了和尚跑不了廟。”
“吳齊,你去查一下,聶氏資助的學費為什么會突然中斷了。"
聶顧磊沒想到會是因為這個原因,讓尤笑然劃他的車泄憤。
"好的。”
吳齊點點頭,"我來是提醒你,五分鐘后有個會要開。今天新產品發布后,訂單激增,這個會主要是盤點一下哪款產品更受歡迎。"
聶顧磊起身,和吳齊一起去會議室。
至于尤笑然的事,既然已經說好了怎么賠償,他就等著她還錢。不是他計較這五十萬,而是他必須讓她知道做錯事就要承擔后果。
別墅尤笑然是踩著點準時到達,“張嬸,我現在就動手做晚餐。"
“記住,千萬不要搞亂廚房。”
張嬸一再叮囑尤笑然,"你昨天做完晚餐沒有及時收拾臺面,惹得少爺很生氣。要不是看在你做的菜不錯,少爺不會留下你。再有下回,他肯定讓你走人。”
“知道了,張嬸。”
尤笑然點點頭,看來她今天得抓緊時間提前將晚餐做好,留些時間收拾廚房。
這份兼職工資這么高,她必須守住了。
"還有,少爺說了,一周的晚餐菜色不能重復。今天是我做主給你備了菜,我們加個微信,以后你每天要將第二天的菜告訴我,我才好去市場買。”
張嬸拿出手機,和尤笑然互相加了微信。
尤笑然在心里嫌棄張嬸口中的少爺,不就是填飽肚子嗎?還要求每天不重樣,又不是小孩子。
她們家為了省錢,有時一個月都吃同樣的菜。因為菜市場批發菜,可以比零售更便宜。
“我去忙我的事了。你做好了,從后門離開。”
張嬸臨走前又嘟囔一句,“做衛生的鐘點工來不了,我又得請人了。不知道要試幾個人才能留下滿意的。"
請人做衛生?
尤笑然的大腦高速運轉起來,這又是一個賺錢的肥差。
她趕緊拉住張嬸,問道,“你說要請人做衛生?時薪也是一千嗎?”
"是啊,每天早上七點少爺就會出門去公司,鐘點工七點半到,工作兩個小時。"
張嬸嘟囔著,“這個鐘點工做了好幾年了,剛才給我打電話說她出車禍了,沒法再來工作了。”
"少爺七點出門?他不用吃早餐嗎?"
尤笑然覺得奇怪,因為她只負責晚餐,難道早餐不是更重要嗎?
張嬸應道,"少爺每天早上去公司,和高層一起飲早茶。"
原來如此。
尤笑然尷尬地笑了笑,是她膚淺了。有錢人的世界她想像不到。
"張嬸,是這樣的。你反正要請人做衛生,不如請我啊。做生不如做熟嘛。”
她想著自己不用去學校了,早上那個時間正好可以用上。
"你能行?"
張嬸上下打量著尤笑然,“兩個小時要將整個別墅內部的衛生做完,量很大的。"
"我在酒店兼職過,整層樓的衛生我都能做完。”
尤笑然瞬間發現自己兼職吃的苦頭都不是苦頭,簡直就是神助攻。
“那行,你明天試一天,要是不行,我再請人。"
張嬸愿意給尤笑然一個機會,畢竟做生不如做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