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985章縣丞
第二卷985章縣丞
俗話說:鐵打的縣丞,流水的縣令。
縣丞一般是當地銓選的吏員,變動不會太大。
若是不犯錯誤,在這位置上干一輩子都有可能。
而縣令一般任期三年一滿,就調走了。
這樣一來,造成縣令得過且過,只要縣丞不過分,就不跟縣丞別苗頭,甚至忌憚這樣的地頭蛇,做出讓步甚至縱容。
反正三年一到,縣令就走了,何必呢?
所以,縣丞積攢的人脈和權利可想而知,有時候都比縣令大。
四郎剛到,還沒來得及調查了解縣衙里的領導班子。
當然,他也不會一上來就卯足了勁兒整治縣丞。
這要看縣丞會不會配合他的工作,只要不過分,他也愿意和平相處。
于是,起身迎了出去。
縣丞四十多歲,留著短須,濃眉方臉。
看起來很憨厚實在的樣子,但眼中偶爾閃過的精光,說明人不可貌相。
他對四郎態度很恭敬,并沒有因為他太年輕,就露出輕視之意。
笑瞇瞇地作揖道:“誒呀,縣令大人,怎么勞您大駕親自出來迎下官了?
真真是當不起,讓下官受寵若驚啊。”
四郎客氣還禮,“我這還沒上任呢,您是前輩,自然要以禮相待。”
做了請的手勢,道:“縣丞里面請。”
也沒客氣地提什么‘寒舍簡陋’什么的。
太簡陋了,反而不適合用這個詞兒了。
縣丞看到這小破土宅子,低矮的土胚房子,也沒表現出任何意外、不屑之色。
仿佛縣令、福王的丈母娘、戶部尚書的父母,住這樣的宅子很平常似的。
進了房間,丫鬟們上了茶點。
縣丞一掃丫鬟的舉止氣度,神色更端正了。
四郎給他斟茶。
縣丞起身行禮:“下官不敢當。”
四郎笑道:“你當的,以后,我還得仰仗縣丞多加輔佐。
雖然這里是我的故鄉,但我自小逃荒離開,對這里并不熟悉。”
縣丞忙道:“輔助您是下官的職責所在,定竭盡全力、義無反顧。”
這顯然是客套場面話,沒幾分真意。
四郎并不相信,要看他的實際行動。
他道:“我爺奶和父母對故鄉的感情是很濃厚的,所以,這三年我不想得過且過,勢必要為故鄉做些實事兒。”
這話,就是告訴縣丞:我跟以前的縣令都不一樣,別用對他們的態度來敷衍我。
縣丞眸光微閃。
這個縣令還是太年輕了啊!
做一番實事兒,是這么容易的嗎?
年少輕狂啊!
沒事兒,誰剛當官兒都想轟轟烈烈地做一番事業,慢慢地就會被現實改變。
縣丞心里腹誹,嘴上笑道:“縣令年輕有闖勁兒,少年狀元,年輕有為,一定能讓我們一縣百姓,過上好日子的!”
四郎很是欣慰地笑了,“承您吉言了,還得靠官員們眾志成城,一起努力才行。”
縣丞應道:“是是是,咱們都聽縣令大人的。”
小孩子太自負了啊,夸夸你,連謙虛一下都不知道。
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
閩ICP備1603715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