紓春第118章 御花園遇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紓春 >>紓春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8章 御花園遇艷

第118章 御花園遇艷


更新時間:2024年02月17日  作者:神婆阿甘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代情緣 | 神婆阿甘 | 紓春 
120.第120章

崔禮禮沉吟了許久,才問:“宣溝巷那邊可有動靜?”

拾葉道:“奴花了些錢,請幾個乞兒去跟著。每日去問一次。”

“這段時日,一定跟著我爹。”

“是。”拾葉握著劍柄,靜靜地站在她身后。姑娘自樊城回來就一直心事重重,笑也不如以前舒展,似乎九春樓都很少去。

崔禮禮又不說話了,沉默地站在夜色中。

這個孩子怎么辦?肯定不能直接交到長樂郡主手上。也不能交給縣主。

不如直接去奉國寺,找弘方商量。與其別人威脅,不如自己拿捏。

“拾葉,你進得去奉國寺嗎?”

拾葉想了想:“奴沒去過,但應該可以。”

“那你去試試。”崔禮禮回屋寫了一張字條,交給他,“務必交到弘方手上。”

拾葉接過字條,有些猶豫,他不知道那和尚長成什么樣子,交錯了就麻煩了。

“照著施昭明找。方臉濃眉,身形高大。”

拾葉一愣,反應過來。那個孩子是弘方的兒子?弘方不是和尚嗎?

疑惑歸疑惑,任務歸任務。拾葉帶著紙條飛檐走壁,很快就到了奉國寺。雖是皇家寺廟,也有一些士兵把守,但對于拾葉來說,如入無人之境。

他掠過小沙彌的禪房,直接尋了住持的住處,戳開窗紙,只見一個圓臉和尚正端坐在屋內禪定。

按照弘方的地位,應該就是這個房間了。可這和尚臉也不方,眉也不濃。

再尋一圈,整個奉國寺都沒有方臉濃眉的和尚。莫非弘方不在院內?

拾葉不敢輕舉妄動,只想等個機會再做打算。

豈料屋內的圓臉和尚竟開了口:“來者皆是客,窗外的施主,不妨進來說話。”

這是在說自己?拾葉思忖一番,將黑布蒙面,推窗而入。

圓臉和尚睜開眼,平靜地說道:“孩子在你手里。”

拾葉道:“你是弘方?”

弘方笑道:“你不認得我?”

“你跟施昭明長得不像。”

“佛有萬千法相,血肉幻化,誰又說得清。”

拾葉取出字條:“我家主人讓我給你的。”

弘方展開字條讀了兩遍,借著油燈將字條燒成灰燼,再搓成齏粉。才嘆道:“想不到是崔家姑娘救了吾兒。世間緣法,自有因果。”

“我家主人的話,你可記清了?”

“貧僧已明白崔姑娘的意圖,還請轉告她。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難度不善之人。貧僧綿薄之力,恐難挽狂瀾,姑娘務必早做打算。”

拾葉噤聲不言。握了握劍柄,準備離開。

弘方又道:“七夕之前,貧僧曾托偃建寺轉交給過崔姑娘一個紅福袋,崔姑娘不曾還回來。不知是何緣故?”

拾葉記得那個紅福袋,姑娘有一陣子總掛在身上。韋大人也詢問過那福袋的來歷。

“姑娘外出時遇險,弄丟了。”

“阿彌陀佛。”弘方閉上眼,再次入定。

宗順帝從魏妃的清蕪宮出來,準備去上朝。

他皺眉閉眼地坐在龍輦上,手指揉按著太陽穴。

昨日早朝上,為了軍餉爭得死去活來。戶部哭窮,兵部喊殺,中書令一句話就支到和親上去。那邯枝人是為一個女人來的嗎?

邯枝就是一匹餓狼,想的就是要咬下芮國一塊肉!

打仗花銀子,和親不也要花銀子嗎?

中書令歸根結底不是左丘家的人,自然不顧皇家顏面,只想著怎么安安穩穩地掙俸祿撈孝敬銀子。

昨夜他特地宿在魏妃處,魏妃的父親是兵部尚書。這就是要給朝中之人一個信號,他絕不和親,而是要以戈止戈。

小宮人匆匆跑上前來,跟常侍回話。常侍又踮著碎步來到龍輦旁:“圣人,弘方大師一入宮,就被太后請過去說話了。”

宗順帝閉著眼,沒有說話。

清晨薄霧之中,龍輦的輪廓也有些模糊不明。

圣駕剛進御花園,又有小宮人來報常侍。常侍一聽,面色一變。跑到龍輦前:“圣人,宮門一開,沈延就來了,正跪在玉陽殿前,說是要替縣馬討個恩典。”

宗順帝睜開眼,面露寒光。

好一個“孝順”兒!

御花園里竄過一道人影,鑾駕立馬停在樹下,常侍喝了一聲:“誰,誰在那里,竟敢沖撞圣駕?!”

半晌都沒有人出來,只看見灌木叢抖得厲害。

“滾出來!”常侍厲聲叱道。

一個小宮娥哆嗦著從灌木叢中爬出來:“奴奴婢知罪,奴婢知罪。”

“你哪個宮的,竟這等沒規矩?”常侍冷聲質問。

小宮娥不住磕頭:“奴婢昌寧宮的,因不熟悉路,這才沖了圣駕,求圣人開恩,饒奴婢一條性命吧.”

“帶下去!”常侍一揮手,幾個小宮人上來抓住小宮娥的胳膊往下拖。

宗順帝道:“站住。”

小宮娥連忙在龍輦前跪了下來,不住磕頭求饒。她匍匐在地上,腰顯得極細,婀娜姣好得令人遐想。

“抬起頭來。”

小宮娥驚愕地抬起頭,額頭鮮血橫流,眼睛有幾分媚態,因鉆在灌木叢中,一身粉色宮裝掛滿臟泥和枯枝爛葉,卻仍掩不住她窈窕清麗的姿容。

“叫什么名字?”

“奴婢小云。”小宮娥的嘴唇因害怕而不住抖動。

宗順帝溫聲道:“帶她下去治傷,換身干凈衣裳。”

常侍立刻懂了圣意,喚來兩個宮娥帶著小云去了玉陽殿后的清靜殿。

“走吧,上朝。”宗順帝再次閉上眼。

早朝上,為出兵之事,文武百官爭得唾沫橫飛。

宗順帝始終不曾開口。目光落在大殿外跪著的沈延身上。

沈延年紀輕輕,胸無點墨,除了一身好皮囊,再無建樹,看在太后的面子上,給他穿了五品朝服,放在吏部。

前些年,太后反反復復提要嘉獎沈延,這樣的人能怎么嘉獎?

宗順帝也只能下詔,稱贊他一句“孝順”。

如今他倒拿著這“孝順”二字,做起了文章。不用說,這肯定不是他的主意,而是他那個好母親、自己的好妹妹、太后的好女兒清平縣主的主意。

他要跪,就跪吧。跪死了才好。

可許家人坐不住了,有人跳出來問:“不知沈延沈大人為何跪在殿外,不進來商議國事啊?”

宗順帝沒有說話,閉著眼裝睡。

“圣人?”

常侍上前看看,再走下殿,悄聲地對著百官道:“圣人日夜操勞,累極了。諸位大人且稍候片刻。”

“圣人為了邊關戰事,通宵達旦地熬著,奴看了也不禁傷心啊。”常侍沾沾眼角的淚,“昨晚圣人在魏妃娘娘處,一直看邊關軍報看到天亮,這樣下去,圣體如何禁得住.”

魏妃,不就是兵部尚書的嫡女?

圣意已決?

百官們紛紛看向中書令,圣人與他意見相左,這可如何是好?


上一章  |  紓春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