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女史第196章 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大魏女史 >>大魏女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6章 緣

第196章 緣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21日  作者:悟空嚼糖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代情緣 | 悟空嚼糖 | 大魏女史 


皇帝元恪仔細閱看七弟的筆記,捋順通篇意思后,把通假之字、畫圈替代的,全在旁邊以朱筆標出本字,附評語“有進步”,然后吩咐寇猛:“召任城王來見。”

元澄進入宮室,走路間不大得勁,行禮后說道:“陛下恕臣失儀,臣前日在城西通商里遇刺,腿上著了一刀。”

元恪眉間隱怒,問:“可抓到活口?”

“陛下放心,抓到了,正在我府上審問。”

“朝中政事指著從叔祖輔佐,以后再訪問民情,一定得多帶隨從武士。”

“臣遵命。”

“朕突然想起皇宗學、宮學征召誦授講師一事,進行如何了?”

元澄得有十來天沒過問此事了,他稍微猶豫,如實回道:“半月前,臣就此事問過國子祭酒劉芳,宮學新批選中的宮學生多來自齊興郡,這批宮女大多知訓詁,能誦基礎經義。然而應召名錄上的女講師年紀都尚輕,均是首堂課便被宮學生的提問難住了。陛下放心,臣已讓縣署對所有應召講師進行初步考核,而后再進宮學講經。”

元恪:“皇宗學呢?”

“考過一次,成績和年考時差不多,沒有退步。”

那就是沒有進步,還是每天逃學!元恪沉下臉斥責:“恢復禮制、營建國學諸所一直是先帝夙愿,可惜府庫民力總因戰事、京城營造而耗費,先帝知曉你們的為難,所以極少催促過問。”

“但皇宗學、宮學一直在皇宮里,諸學官卻日日懈怠,不求方法履行教授之務,反將難教、厭學等劣行怪到無知頑童身上!可恨、可惡!”

“你去跟諸學官說,朕不會如先帝一樣縱容他們,誰敢寢廢墳典經卷,朕就廢誰!”

元恪句句氣惱,最后把七弟的筆記擲向任城王:“拿去看看!元恌跟民間一儒生學了一個時辰,就主動寫出平日難懂的筆記,此儒生有句話說到朕心里了……講學的目的,不是比誰夸夸其談,不是比誰肚中的知識多,講學的目的,是讓聽講者能懂,且愿意繼續聽講!”

元澄郁悶出宮,天已經黑透,府中長史李宣茂率武士來接,稟道:“仆射,有個殺手開口了,并州口音,他提出條件,先接他一家老小來洛陽,見到人后就招供誰是主使。”

“并州人?哼,十有八九是元丕老賊。繼續上嚴刑,審死拉倒。”

李宣茂應“是”后繼續講述:“我也懷疑背后的主使是元丕,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估計這么多年,他一直記恨當年是仆射施奇計,誅殺他二子元隆、元超。”

“屬下去年偶然間聽說恒州平城內,有一"秉芳諜人案"牽扯到昔日穆泰、元隆那場叛亂,所以我去了趟廷尉署,還真問出些消息。秉芳早先的主家是元丕,元丕被廢為太原庶人以后,秉芳仍有余貲在平城經營。”

“秉芳的最后一樁大案,就牽扯穆泰。”

“穆泰的舊勢力從未放棄給此賊報仇,一直通過秉芳尋找當年活捉穆泰的勇士是誰,還真讓那伙諜人查到了,但是送出的消息,落到了平城崔氏族人手里。此諜信是何內容,廷尉署沒給屬下看,不過我總覺得"秉芳"二字從哪聽過,于是又跑了趟縣署,查出幾個月前死去的女尼僧芝,俗家姓名就叫胡秉芳。”

元澄甩下頭,又是女尼,又是僧芝!

元澄嘟念道:“元丕,僧芝……嗯,明白了,元丕一直借助尼寺積蓄、保存勢力,估計他廢為庶人后,秉芳的主家其實是女尼僧芝!此尼幸虧死了,否則不知道要攪動多少是非出來。”

夜半,元澄睡不著,閉著眼回想當年奇襲恒州平叛的事,當時他讓治書侍御史李煥到達平城后,想辦法找一位叫“趙芷”的婦人相助,趙芷是先帝親自考核武藝后封的“猛士”,活捉穆泰易如反……

元澄陡然睜開雙眼,坐起!

想起來了!

前天提醒他周圍“惡狗多如芝麻”的婦人,是趙芷!

“哎呀。”他捶下自己額頭,招攬人才的大好機遇錯過去了。不行,不能錯過去!元澄左腳穿右鞋,右腳光著大步出屋,喊:“速讓李宣茂來見我。”

“咚——嗡——”

“咚——嗡——”

現今的洛陽城,寺院夜半的鐘聲遠不如平城聒噪,尉窈知道這是受先帝下達的“都城制”所限,待新帝親政后,這項限制僧院建造的政令將會一年年形同虛設。

待飄渺的鐘音過后,她繼續沉浸心神讀書。

“假樂君子,顯顯令德,宜民宜人,受祿于天,保右命之,自天申之。”

這首詩叫《假樂》,屬《大雅》部。尉窈一直遵循著兩天一課的進度,如果落下了,即便通宵熬夜也得趕上。

松林別院南邊的尉彝府宅里,尉茂也在秉燭夜讀。

“假,嘉也。宜民宜人,宜安民,宜官人也。《箋》云,顯,光也……”

無論遷往洛陽的路途還是到了洛陽的家,尉茂始終堅持兩天學會一詩,他要娶尉窈,就不能不懂她所懂,他要娶尉窈,自身得為良配,不能只倚仗祖先的榮耀和富裕家產。

尉窈:“干祿百福,子孫千億,穆穆皇皇,宜君宜王,不愆不忘,率由舊章。”

尉茂:“宜君王天下也。《箋》云,干,求也。十萬曰億……”

滿院的石榴樹,院墻外的翠竹,別院內的松,暫時隔開兩人的相見,但是夜半誦詩的接句,卻在抗衡阻隔,述說著無論怎樣隔也隔不斷的巧緣。

有些緣美好而真誠。

有些緣則是孽!

城南洛水北岸,春紡巷,宗甸家。

清晨,蓬頭垢面的宗隱被雞鳴聲、紡車聲吵醒,他的弟弟妹妹打開房門,他阿母渾氏端進來飯食。

宗隱把頭蒙在被子里嚷:“我不餓,不吃。”

渾漁娘:“真想餓死自己?行,那我可白打聽到尉女郎的消息了,不用告訴你了。”

宗隱撲到阿母跟前撒嬌乞求:“我好好吃飯,不,我先去梳洗,阿母等我。”

“羞,羞。”他小妹刮著臉蛋笑話他。

渾漁娘把小女兒宗季福抱進懷里,嘆著氣道:“唉,看來咱家無論如何也得娶那蔭戶女了。”

宗季福仰著小臉問:“為什么?”

“因為啊,人家也搬來洛陽了。”

宗隱沖進門,驚喜至極:“阿母說什么?阿母說誰搬來洛陽了?”


上一章  |  大魏女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