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女史第167章 多事之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大魏女史 >>大魏女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7章 多事之秋

第167章 多事之秋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23日  作者:悟空嚼糖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代情緣 | 悟空嚼糖 | 大魏女史 


茍主簿趕緊去掩門,制止這種話:“刺史,我查過了,尉茂絕對是尉彝官長的親兒。”

“絕對?”

“絕對!!”

“那可奇了怪……”元志住口凝神,靈光乍現,他想起尉茂跟尉骃之間還有個聯系!

便是尉骃的女兒尉窈,和尉茂在同個學舍念書。

尉窈詩學出眾,知禮又清秀,有沒有可能,尉茂愛慕尉窈,可是同姓不能結婚,尉茂才想給別人當兒子?

元志由此猜測繼續想,尉茂年少,把過繼的事想得太簡單了,過繼到更好的家族,更難娶尉窈,過繼到貧窮人家,恐怕尉彝親手宰了不孝子,也不會讓不孝子遂愿。

退一萬步講,就算尉茂如愿給別人當兒了,真就能和蔭庇戶的尉骃家結親嗎?

但是,尉茂要是給他元志當兒,除了說服尉彝之外,其余問題都不是問題!他愿意和趙將軍家做親家,他不在乎什么蔭庇戶。

“刺史?”

“刺史?”

茍主簿在官長眼前快速搖晃手,元志終于回神。

“昂。剛才說到哪了?哈哈,想起來了,你立即下文書,征用獵犬,今晚起,所有巡夜兵卒配獵犬巡視,凡夜不歸宿者全部緝捕!審過無嫌疑的,先押送到城南牧場拾馬糞。”

“還有,月初當天,把八月的聯考題擬出,發往各學館讓館長、夫子參與抄題,此事不用尉骃參與。”

元志一一吩咐完,哼著小曲離去。

七月三十。

蕭齊皇帝蕭鸞薨殂,太子蕭寶卷繼位。

駐守樊城的彭城王元勰連發急報于洛陽,詢問可不可以趁此時機攻下樊城,將軍隊主營壓向東南直至桐伯山?

另有北上洛郡邊境發急報于洛陽,蕭齊奉朝請鄧學投魏,并獻齊興郡。一天之間,齊興郡內的百姓抵抗者殺,降者全成為戰俘,哭天嚎地之聲遍野,等待他們的,不是徙充北蕃諸戍為役為兵,就是入奚官署淪為罪奴。

太和二十二年的八月,當真是多事之秋。

相同的時間,在大魏北境生活的高車族人,因為不服從朝廷調遣,懼怕長途跋涉去義陽戰場,于是以袁紇氏為首,紛紛起義反叛朝廷。沃野、懷朔、武川、撫冥、柔玄、懷荒六鎮皆自顧不暇,齊發緊急軍情于洛陽,請求朝廷增兵支援,鎮壓高車族這次的大規模反叛。

緊鄰六鎮的夏州、朔州、恒州、燕州,全部進入最高級別的防御狀態。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元志愁得兩鬢添白絲,失蹤百姓的親屬正堵著衙門口討說法,他作為一州刺史,卻只能暫停抓捕洛陽匪的行動,將主要兵力調往恒州北,剩下的加強平城防御,防備高車叛軍屠殺北境百姓。

崔學館里。

夫子在上完課后,告知學子,因為高車族叛亂,原定于月中的府兵蹴鞠演練取消,各學館的唱詩活動一并取消。

夫子離開后許久,學子們對高車叛亂的討論仍在持續。

“一定不是小暴亂!”

“高車族多聚集在哪個鎮?”

“我也不清楚,崔致同門,你知道嗎?給我們講講吧。”

尉窈對高車族的了解,除了前世奚驕對她講述的,還有后來她從各方面打聽的,她先不整理筆記,想聽聽崔致怎么說。

她旁邊一動,是爾朱榮擠過來坐,因為換牙,調皮孩子不再大笑了,抿嘴的樣子乍看挺顯乖巧的。

崔致:“咱們平時偶爾提及的高車人,只是遷到六鎮的一少部分,除了咱們熟悉的斛律氏,還有狄歷氏、袁紇氏、解批氏、護骨氏、奇異斤氏,全稱為高車六氏。”

“高車族另有十二姓。這次反叛的賊首,屬袁紇氏,叫袁紇樹者。至于哪個鎮的高車族人多……”崔致搖下頭,“很難計算。因為高車人跟鮮卑、跟我們漢家百姓不一樣,高車人的生活,始終是乘高車,逐水草,畜牲蕃息,只有祭天等大活動時,他們才會聚集萬眾,走馬殺牲。”

眾皆驚訝,崔尚嘴快,立即駭然出聲:“啊?萬眾?六鎮里的高車人那么多!”

相互私語里,有人繼續問崔致:“高車人會不會打到咱們平城來?”

崔致:“不好說。窈同門,你怎么看?”

時至今日,尉窈對時事的看法,已經足夠引導訓義學舍眾同門的思考方向。

后方,奚驕看著她挺直如竹的單薄脊背,神思一下飄遠到初見她時的樣子,又迅速飄回來,認真聽她表述。

“我認為高車叛軍既然懼怕被朝廷征調,那短期內組成大軍攻咱們平城的可能不大,我如此推斷,還跟高車族不擅長結陣、堅戰有關。”

尉窈現在所說,是憑著兩世經驗現思索現分析,畢竟奚驕是帝室別族,加上那時候年紀又小,對這段軍情知道的并不多。“然而高車人不擅團結的原因,是他們各個蠻猛,如此一來,叛軍小規模傷害境域百姓的亂舉,想必少不了。”

“再有就是,高車人自己都顛沛流離,肯定不會攜帶俘虜拖慢行程,那么被他們騷擾之地的居民……”尉窈見同門或表現義憤,或為己身年幼不能報效朝廷而灰心,她一改語氣,振奮道:“剛才崔致師兄說的第一句話,諸同門還記得嗎?”

爾朱榮急道:“我記得我記得,師兄說咱們現在提及的高車人,只是遷到六鎮的一少部分。”

尉窈聲音更加高昂:“對!當年這些高車人可不是自愿來六鎮的,是被我鮮卑勇士攆牛馬一樣攆來的!叛軍的祖先打不過我們的祖先,現在的高車叛軍,也絕打不過我們大魏的正規軍!叛軍所倚仗的,只不過是他們像散沙一樣到處流竄,不易被朝廷軍一一找到剿滅罷了!”

郭蘊振臂呼喊:“叛軍不足懼!”

孔毨更是激動起身:“我們雖然不會武藝,但是也能幫助官府。”

崔尚:“你有什么好主意,快說快說。”

孔毨:“如果城中人心惶惶,我們就把尉窈同門鼓舞士氣的話,教給相熟的朋友,以及信任的仆役,一傳十,十傳百,激勵所有百姓,只有百姓相信朝廷,那些想趁戰亂抬高糧價的奸商才不會得逞。”

崔致為此次討論做總結:“民心穩,軍心才穩。”


上一章  |  大魏女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