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女史第51章 元刺史的回信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大魏女史 >>大魏女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51章 元刺史的回信

第51章 元刺史的回信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17日  作者:悟空嚼糖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代情緣 | 悟空嚼糖 | 大魏女史 


陳書史的笑里透著慈意:“尉女郎哪處不明白?”

尉窈以童真之笑回道:“女史一句完整詩句都沒教我,怎么先問我哪處不明白?”

孔毨這才看清楚狀況,原來陳書史剛才夸尉窈“脫穎而出”的話,使的是“移禍江東”惡招,瞬間就把元珩等人的尋釁矛頭刺向了尉窈!幸好尉窈察覺到了,以陳書史不正規講詩作為回擊。

如此看,陳書史來崔學館之前也打聽了他們三十人的來歷。

孔毨既然是尉窈的大師兄,哪能讓尉窈受窩囊氣。于是他接著道:“陳書史,我們每次學新詩不論詩長詩短,兩天加起來只有六個時辰。若似女書史這種故弄玄虛的教法,讓我們未學詩就恐懼詩難,繼而心生厭煩,那六十個時辰我們也學不會一首詩!我覺得還是由剛才這位張女官教我們吧。”

哎?怎么有人幫尉窈說話?元珩剛要再找麻煩,被元子直攔住。“好了好了,玩鬧有節制,再鬧這一下午就白費了。”

“哼,我就是不服。”元珩小聲講述大秘密:“瞅她這笨樣,我更不服了。我告訴你吧,她這次能考第一,是因為她也去偷題了。”

長孫斧鳴不知道啥時候站到二人后頭的,抄著手說:“講講。”

“你個聾子,一邊去。”

他仨說話間,張女史站回了講詩位置,開始先誦一章詩,譯成通俗白話,而后誦下個章句,再譯成通俗白話。

先讓學童們知道詩的大概釋意,再分段細講,引典籍稍微鞏固,如此就可以了。畢竟等尉窈這些人學到《豳風》篇的《七月》時,會由真正的名師教導。

夕陽穿透竹林,張女史剛好把《七月》講解完。陳書史告知明天下午還是這個時間來此處,先分組,再練習唱詩。

隊伍解散。

尉窈和孔毨、郭蘊,剛結識的女郎崔瑛一道走。

后方,元珩終于騰出空和元子直等人說出自己的推測:“那天我從柳夫子院里出來,那么巧就遇見了她,她能看不出我當時頗為慌張嗎?你們再想,這次聯考這么難,她還能比崔致聰明?她憑什么全做對?”

元子直:“所以?”

“所以她趁柳夫子出來攆我,她進去偷到了真題。”

“那你沒把你懷疑的跟你從叔說?聽說元刺史親自閱的她的考卷。”

“說了!我昨天得知此女考第一,我立即把事情經過寫明,找了個館奴送去州府了。哼,你們等著瞧好吧,最多明天,必有回信!”

遠處,一館奴夾著腿小跑過來,向元珩揖禮后,元珩才記起信就是交給此奴了。“信送到了嗎?”

“送到了。”

“回信了么?”

“嗯。回了。”

“信呢,給我呀?!”

館奴一臉惶恐,退開安全距離,然后背轉身,下腰,朝元珩放出一串臭屁。

“敢、敢沖我放屁?狗貨找死!”元珩蹬腳想踹,又嫌熏到自己,正想從旁邊尋塊大點的石頭時,館奴跪倒求饒。

“是元刺史讓奴這樣做的,說這就是給郎君的回信。”他沒敢說,元刺史怕他放不出臭氣,臨來前給他喂了幾粒巴豆。

“噗——”元子直噴笑。

“啊哈哈哈哈……”元靜容也聽明白了,一手捧腹,一手指元珩:“你從叔、你從叔說你放屁。”

尉窈幾人只聽見笑聲,都沒有回頭。

五名女史走在離開竹林的另個方向,講詩的奚官女奴張氏行于最后,戰戰兢兢。可陳書史還是來她身側,不過讓她意外的是,陳書史在夸贊她:“今天的詩講得很好。”

“我,我當時……”

“眼睛還難受嗎?”

張氏搖頭,那些貴族子弟朝她扔泥巴時打到她眼里一些,現在其實很疼很疼。

陳書史不因竹林美景而舒意,只感覺夕陽過后大地的返涼。她沉默一會兒,說道:“以后你得和今天一樣。”

“書史?”

“我不能讓你們白出舊宮一趟,看出來了吧,這里的漢家學子有同情心,肯幫助弱者。張女官,你好好握住這次機會,一定要給自己爭取離開舊宮的機會。”

張氏含淚抬頭:“陳書史……我……”

“不必多說,你是我教的宮女里最爭氣的,趁這個機會,給自己找條好出路吧。不要活成我,只能死在舊宮。”

“陳書史,我想問,你真的不恨毀掉我們家鄉、我們家族的魏人么?”

“哼,你該問,我最恨不管我們死活的齊軍,還是最恨滅我家族的魏軍。”

夜晚,尉窈回想前世聽到的女史傳聞,很難將她們和今日見的五名女史重疊。對方洗到掉色的衣裳,恐怕早和洛陽宮里女史的官服不一樣了吧,舊宮里到底還有多少陳書史、張奚官這樣的低品階女官?她們是不是和舊宮地磚里的雜草一樣,沒人再管,只能自生自滅了?

“女史……以后我不會像她們一樣的,絕不會。”

二月十九。

詩經小學館讀聲朗朗:“綿綿葛藟,在河之滸。終遠兄弟,謂他人父……”

二月二十一。

再學新詩《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尉族學館。

下課后,尉茂采摘道邊盛開更燦的花,輕念:“一日不見,如三歲兮,如三歲兮。”他見四周無人,掏出小銅鏡,邊照邊咧嘴笑,“兇么?一點兒都不兇。”

平城西北方向的涼城郡。

尉茂派出去的武士終于追到高小娘子所在的商隊,把兩封信交給高婁,另封信交給商隊主事。

武士說道:“高女郎慢慢回信,我等去葫蘆海轉轉。”

商隊里都是人精,看了信后對高婁交待:“尉蓁女郎不放心女郎啊,讓我們一定把女郎送到家門口才行,哈哈。”

高婁道過謝后,繼續看尉景郎君的信,他先告訴她杜陵在州學府名聲已經不好,然后就是他哪天去哪玩耍了,哪天和別人吵架,哪天被他大母訓斥,哪天想逃課但是堅持下來了……

尉景郎君的字不好看,但拼成細碎生活,每個字都變好看了,朝氣蓬勃,令她同感喜悅。

高婁之所以把尉窈的信留在最后,是想細細看。當她看到全是古詩筆記,別的什么都沒有后,她明白尉窈想對她說什么了。

“我所學的,你與我同學。”

“我所知的,你與我共知。”

高婁回望平城方向,正因她去過這座城,才知尋常出身的女郎求學名師、名府多么難。“尉窈,我不會放棄求學路,你也要始終堅持。我預感我們會再見的,一定會!”


上一章  |  大魏女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