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女史第47章 一題更難一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大魏女史 >>大魏女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47章 一題更難一題

第47章 一題更難一題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17日  作者:悟空嚼糖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代情緣 | 悟空嚼糖 | 大魏女史 


因為此題是前兩天才學的《君子陽陽》里的,答案為“右招我由房”,字雖然多點,可筆劃少呀。

十息足夠足夠的。

都寫完了,學童們目光殷切盼向最右邊的尉道子:師兄師兄,快讀下個題吧,你看,我們都寫完嘍。

尉道子面含笑:“右招我由敖。”

嘻嘻,連尉景、武繼等學渣都樂得齜起大牙,因為這句詩還是出自《君子陽陽》!

嗯……武繼旋即撅嘴。答案“我為翿”的“翿”字,他只會寫右半邊,左半邊那一堆具體是啥筆劃咧?

不等他猶豫蒙筆劃還是畫圈替字,就聽見薛夫子又一次“出題”提醒。

“題”字音落,薛匿瑕立即跟上:“美孟弋矣。”

此題出現了跳躍,讓思路還在《國風》篇里沾沾自喜的學童們紛紛慌亂。

武繼最慘!倉促間他聽見的是“沒么意義”,他是不好學,非蠢傻,他篤定詩經里絕對沒有“沒么意義”這句。嗚……怎么辦?閱卷是一組題一組題的算成績啊。

罷了!他繼續尋思“翿”字是咋寫的。別說,這樣一來時間重新覺得寬松了。

薛夫子、段夫子都格外注意尉窈,見她在“弋”音一出就落筆,皆欣慰。

反應第二快的是尉茂,他先由詩句溯詩源,確定題目出自《鄘風》篇的《桑中》,再按疊句順序排除掉相似的“美孟姜矣”,寫出了正確答案:期我乎桑中。

不過正因如此,他邊寫邊生氣,因為《桑中》詩里有三處“美孟……矣”疊句,它們下一句是相同的,都是“期我乎桑中”!

怎么搞的?這幾天他白學了!

尉菩提也開始書寫。

尉蓁這兩天才是白苦讀了,她平時學業勉強,腦中霎那亂騰騰的,詩題出自哪首詩都沒想起來。

又開始念題了。尉道子:“寘彼周行。”

段夫子一直默默計時,現在可以確定了,題組與題組的相隔,一組題內的相隔,均由十息縮短到九息半。

段夫子再看向尉窈時,她已經寫完答案:嗟我懷人。

此題再次跳躍到詩經的第一篇《周南》,出自詩《卷耳》。

絕大多數學童早先背過了這首詩,但是離他們背過的時間隔太久了,能寫出的學童里又有一部分受緊張所致,習慣使然,接成了下句。

九息半過。

段夫子微微搖下頭,真是一題更難一題,主監考的提醒語速變快了。

北城州學府,八部分館。

當題組與題組間隙縮短至八息時,奚驕感覺自己進入一種奇妙狀態,令他精神抖擻,連帶著筆速也加快!

組題的上半題剛說完“陟彼高岡”,他立即書寫“我馬玄黃”。

八息。

下半題:“陟彼崔嵬。”

“嵬”音念出的同時,奚驕落筆:我馬……

馬蛋不對!這題有坑!

此組題全部出自《卷耳》,題目的順序和這兩句在詩里的順序,是顛倒的,加上剛才“九息半”間隔的時候,已經有題出自《卷耳》,以上顛顛倒倒累加,更讓奚驕陷入一種奇妙狀態……過度自信!

他險些接成了下半句“我馬虺隤”。

正確答案應該是“寘彼周行”!

崔學館,善義學舍。

元珩滿意地寫下“我馬虺隤”,哈哈,這題他會,現在他才知道棍棒底下出俊才!當俊才的感覺真好,哈……哎?誰在擋他光?

啊!他喜出望外,從叔竟然親自來巡考了!

其實元刺史昨晚就來了崔學館。能不來嘛,那個柳夫子脾氣又臭又沖又倔,把月考搞那么難!要是一個滿分成績都出不來,他刺史的顏面也不好看。

全平城傳授《詩經》最好之地,屬崔學館的訓義學舍,元刺史來都來了,就順便看看隔壁的從侄元珩。

這一看,氣得七竅生煙!

狗東西,是他目前所見唯一一個連考題規則都聽岔的!

東城,尉族學館。

薛夫子默數七息:

兩名大學學子的試卷上標注有時間變化,薛匿瑕:“實勞我心。”

連一息間隔都沒有,尉道之接著宣讀:“其之展也。”

這相當于一組題里的上半題、下半題并出!

此變動毫無預兆!

一多半學童都在“實勞我心”說完開始思考,導致沒聽清“其之展也”。

“實勞我心,其之展也,實勞我心,其之展也……”聽全的學童口型一遍遍復述,不這樣的話,寫出上半題答案也會忘了下半題的題目。

七息過。

薛夫子:

一組題并出的答題時長只給七息,相當于三息到三息半必須寫出答案。

“咝——”

不知道哪幾個頑童異口同聲倒吸氣,還有段夫子。

坐在段夫子側后邊的尉道之抬高試卷遮臉,差點笑噴。在他抬高試卷時,薛匿瑕已經把上半題念完,可見讀題之速。

薛匿瑕的題是“東宮之妹”。

尉道之趕緊跟念:“曷至哉。”

“東宮之妹、曷至哉……東宮之妹、曷至哉……東宮之妹……”

念念叨叨記題的學童再增多,一個個嘴巴跟缺水的魚一樣。

尉道之笑點低,簡直不敢往堂下看,一看就想笑。

仍是七息。

薛夫子:

北城,八部分館里。

西城,崔學館。

元刺史被一聲聲“出題”喊得躁得慌,還讓不讓人喘氣了?!

他出來訓義學舍,館長、幾位巡考夫子跟在后。

行到院門口,元志嘆氣:“我早說過,第一輪可以簡單些嘛,你們看看,孔夫子一共倆入室弟子,也沒全答對。等成績出來傳遍北州,旁人定以為我平城無名師!于你們臉上也不好看!”

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嗎?

本次出題的柳夫子不吭聲。

崔館長一時不知該說什么,他知道刺史想讓孔夫子收元珩為入室弟子,誰料元珩不爭氣,發生了偷題事件。

其余夫子更沒法吭聲。

孔夫子:“回刺史,我還有一名入室弟子。”

卯時末。

第一輪終于考完。

尉學館的詩經一舍里,學童們一時緩不過緊張勁兒,腦中、耳中仿佛還有“出題”余音。

薛夫子從館奴手里揀出尉窈的答卷,一目一列的核答案。段夫子湊近看,總共多少題他是記不住了,所以他只看尉窈寫的有無錯字,有無畫圈替字。

“好,好!”薛夫子又搖頭又笑,小聲贊向段夫子,“段兄,你教了名好弟子啊。”


上一章  |  大魏女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