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家村這兩天熱鬧了。
劉大雙姥爺家連著開了三天流水席。
孟家村現在可是大變樣了,原來村里的土房幾乎不見了,全都是磚瓦房。
由于離靖安近,現在靖安城已經發展到這里了。
村子里的耕地沒剩多少了,差不多都被征用了。
變成了住宅、商業區。
劉大雙姥爺還堅守著最后一點倔強,村子周圍保留了一點菜地,讓大家不忘記莊稼人的本色。
只可惜,老爺子想法是美好的,年輕人卻不買帳。
這十年,靖安飛速發展,賺錢的機會太多了,可沒幾個人愿意刨土坷垃。
辦工廠,做生意,當兵、去政府機關工作,哪一項都比種地強。
所以,村子周圍的百十畝地,就是一幫老頭老太太在辛勤耕作,權當回味一下過去的生活。
孟家村最高、最大的一座大宅院就是劉大雙姥姥家的。
村里人可都知道,劉大雙就是神一般的人物,他姥姥家也是全村最尊重的。
不論誰家起房子,沒有人會高過劉大雙姥姥家的房子。這是大家心里的默契。
今天,這所大宅子里歡聲笑語,人來人往,特別喜慶熱鬧。
孟家老四孟會發,今天是主角兒,他幾天前從京城回來,帶著媳婦兒和剛剛滿一周歲的兒子。
這是他唯一的一個兒子,前面幾個都是閨女。
這兒子周歲可是件大事兒,必須要好好慶祝慶祝。
孟會發三十幾歲的年紀,繼承了孟家人的基因,個子高,皮膚白白凈凈,雙眼皮,大眼睛,一身西裝,顯得風度翩翩的。
他早年離家去吉林參加了新軍,后來庚子事變后調入了北京。
由于人聰明,又會來事兒,在軍中也混到了一個小官,做到了隊長,也管了三百多人。
他心高氣傲,發誓不混出個名頭絕不回家。
直到劉大雙在靖安崛起,他的官也還是不大。
自已這個大外甥他也見過,黑黑憨憨的,不見得有多聰明。
他心里可是不服氣,自已從小到大都是孟家村一代最聰明的,連讀私塾時老師都夸他,將來一定會有出息。
聽說劉大雙發了財,又當了縣令,他更不服氣了。
轉眼之間,大清退位了,他還是個小軍官。
可是,不知道為什么,突然間就時來運轉。
大清八大鐵帽子王之一的鄭親王家突然托人來找他,愿意招他為婿。
按理說,這滿漢不通婚,他都覺得奇怪。
鄭親王說白了,家道已經被落,早就被慈禧剝奪了爵位。
人家鄭親王家捎話的人可說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你要是娶了鄭親王家的姑娘,要錢有錢,要勢有勢。
孟會發一琢磨,是這么個理,身邊當大官的,哪個也不是窮人家孩子,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后臺靠山關照著。
大清雖然退位了,可這勢力還在,說起來也是皇族啊!
擱以前,人家絕對不會把姑娘嫁給他的。
他沒怎么猶豫就答應了。
娶了媳婦兒后,老丈人家一運作,從隊伍上退下來,專心經商賺錢。m.xszww8
畢竟有著孟家這層關系,又加上鄭親王家族的協助,孟會發幾年間就富得流油,成了京城小有名氣的商人。
別的不說,就靖安生產的那些產品,緊俏貨別人拿不到,他還是能夠拿到一些的。
靖安的漢唐公司人也都知道,這是大老板的親舅舅,明里暗里都關照點。
就連在靖安的六王爺、七王爺都暗豎大拇指,臥槽!還是人家腦袋瓜子靈,直接把劉小子親舅舅給弄家去了。
自己這老是盯著劉小子,人家一直沒個明白話,也不知道肯不肯娶自家的格格。
這忙乎了好多年才生出的兒子,讓孟會發滿心歡喜,家里哥四個,就他沒兒子,平時老覺得矮人一頭。
這回媳婦兒爭氣,生了個帶把的,他必須回家顯擺顯擺。
孟老爺子也是高興的合不攏嘴,原來最擔心的小兒子,這幾年也出息了。不僅在京城發跡了,還娶了人家王爺家的閨女,真牛逼!
同時,也真給他掙面子。
現在村里人都說,你老孟頭積了八輩子的德,祖墳冒青煙了。
家里姑娘兒子都出息。
四個兒子,老大是農牧廳廳長,老二和老三都在漢唐公司管事兒,最小的兒子更厲害,在京城和皇上家聯親了,這就是駙馬爺啊!
女兒更不用說,嫁給了一個小皮匠,生了個好兒子。幾年前就是東北最大的官了。
而且,大家私下里還傳說,將來要是選皇上,劉大雙肯定能選上。
所以,孟老爺子現在整天都是樂呵呵的,精神頭都足了很多。
要不是怕別人笑話,老婆子盯得緊,他都想娶上一房小的。
男人嘛,至死都是少年。
這個春節,他可過得挺帶勁兒,請吃飯的,送禮的,天天堵在門口不走。
這幾天孫子過周歲,更是不得了。
城里關東大酒樓包了三天,宴請各方朋友。
家里邊開了流水席,招待鄉里鄉親的人。
就這樣,許多想送禮的,想來喝頓酒的,都找不到門路。
不知道多少人挖門子盜洞,托關系找熟人,就是想來露露面。
劉大雙也收到了請柬,可他沒去,只是送了份大禮。
他現在的警衛是最高級別的,去哪里都不方便。
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樣,帶著幾個人去草原上縱馬狂奔了。
人啊!得到的同時也會失去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