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賞賜的黃馬褂也由孫委員畢恭畢敬地送來了。
孫委員現在看劉大雙可有點不同了,這小子走了什么狗屎運,連太后都知道他了,這以后說不準貴不可言哪!這個時候再看劉大雙,眼睛里多了羨慕和敬畏。
孟氏可樂壞了,拿個錦盒把黃馬褂裝好,天天供著。
難民的數量遠遠的超過劉大雙想像,已經三萬多了,每天還是潮水似的涌入。
保安物流還要運輸貨物,對于難民,現在只能盡量多拉,而且以老人女人小孩為主,這個時代女人很多還是纏腳的,沒辦法長時間行走。青壯男人只能是跟車行走。
這么多的難民,最先要解決的是吃住。
原來蓋好的房子也不可能一戶三間了,只能先把人安排進去,東西兩個屋炕上睡滿了,地上鋪了麥草,也先將就著住下。
就連新蓋的一個學堂也暫時不開學,鋪上麥草,也睡了幾百人。
剩下的只能臨時每戶發些玉米秸稈,讓大家在大路邊搭上了窩棚,起碼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
吃的倒不擔心,劉大雙手里有的是糧食,只要簽字同意到工廠做工或者租地耕種的,除了每天可以在粥棚免費喝粥,還可以每戶每月領二十塊六張大餅壓縮干糧。記在帳上,以工錢或明年地里收成扣除。
不愿意來工廠做工或租種劉大雙田地的,每天只供應一碗粥。
劉大雙現在吸取了教訓,有些地方必須斤斤計較,升米恩,斗米仇,古人總結的沒錯。
新的移民區劉大雙計劃建在烏泰抵押的土地上,這些地,他壓根不打算還回去。
在規劃時,他吸取了上一世的一些經驗教訓,除了住宅區外,預留出休閑娛樂區、綠化區、商業購物區、學校、醫院、**行政區域、污水處理區等必須的區域,道路也留的特別寬,免得以后汽車多了又去搞拆遷,弄得一群人撒沷打滾,尋死上吊。
他大概畫了個規劃圖給劉玉豹,并且命名為明珠花園。劉玉豹看了直笑,指著那一塊塊的空白說:“大雙,沒你這么蓋房子的,太費地了,一排排挨著建才行。”
劉大雙笑笑說:“三叔,你就按我說的建,以后你就知道好處了。”
“行!”劉玉豹也習慣了,不再問。
“三叔,取土盡量在這住宅區外圍取,直接挖幾條深溝當護城河用,留四條路連接外面。”
“行,你這是建城堡啊!”劉玉豹笑了。
“防著點吧,誰知道以后啥情況。”劉大雙心事重重。
這次日俄戰爭更讓劉大雙看透了這些列強的嘴臉,文明只是一個遮羞布,隨時可以撕下變成野獸。
他有些慶幸,由于一直以來的危機感,使得他處處小心謹慎,低調行事,才算平安過了這么兩年。
以后更是危機重重,他決定蓋完房子,一次性擴軍兩千人,手里有槍,做事不慌。
俄軍援兵到了,一下子東北又多了十幾萬俄軍,奉天那兒日本人暫時也打不動了。因為劉大雙供應的食品充足,雙方打的也慘烈些,都傷亡了十來萬人。日軍本來就來了二十多萬人,現在減員一半,也只能等國內援兵到。
波波夫又帶了俄軍十萬雙登山鞋的訂單過來,劉大雙這次真要推掉了,確確實實沒那么多牛皮。
只能轉告波波夫,你們必須放開奉天到昂昂溪的鐵路運輸,我們專門從關里收購一批牛皮過來。否則,這個訂單只能不接。
波波夫知道這是實情,摸摸光頭說去俄軍指揮部協調一下。
劉大雙關心移民新區的建設,去轉了兩天,發現了問題,窩工嚴重。
現在有大量難民,工地上提供三餐,不給工錢,但仍然有大批人前來干活。一個是他們知道這房子是給自己住的。第二個就是工地上的羊湯、饅頭太饞人了,這可是他們平時吃不到的東西。
靖安蓋土房很簡單,就地挖土,拌上三寸長的草桿兒,和成泥,用叉子叉起,一坨坨堆起來,就是一面墻。兩個壯勞力一天可以壘一面墻出來。尐説φ呅蛧
但劉大雙卻看到,墻壘到一半兒就停了。問下干活的人,說是窗框、門框供不上,只能停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