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院士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遙遠的木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大國院士 >>大國院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遙遠的木星!

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遙遠的木星!


更新時間:2025年08月12日  作者:少一尾的九尾貓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少一尾的九尾貓 | 大國院士 

(求推薦求收藏)

雖然制造量子引力模擬激發接受設備的零部件有一部分需要從其他國家進行采購。

不過在驗證超光速技術是否可行的基礎上,即便是向來效率不高的米國佬,也表現出了還算積極的態度。

金陵,下屬航天基地的制造工廠中。

在一座寬敞的廠房里,兩臺外貌看起來截然不同的實驗設備正安靜的躺在干凈的組裝臺上。

這正是量子引力模擬激發設備和量子引力模擬接收設備。

前者整體看上去是橢圓形的,豎立起來直徑約莫十二米左右,堪比一棟四層樓高的居民樓,人站在下面都只能仰望。

這是量子引力模擬激發設備,由整整1280個大功率超強脈沖激光發射器、遍布內核的超光滑鏡面、殼層坍縮激波制造核心、高精度控制儀、原子鐘等等一系列零件構成。

如果是按照設計難度來考慮,它應該設計成圓形,然后將大功率超強脈沖激光發射器部署到球壁上。

但很顯然,直徑超過十二米的大家伙已然超過了航天飛機的運載能力。

如果不想耗費漫長的時間在太空中進行組裝的話,那么在地球上組裝好,然后直接運送過去是最簡單的方法。

而考慮到航天飛機貨艙狹長的形狀,所以這種量子引力模擬激發設備最終被設計成了狹長的橢圓形,就像一枚橄欖球一樣。

至于這種設備的結構,如果簡單的來說,你可以將其看成一種‘新型氫彈’。

是的,氫彈是利用核裂變裝置爆炸能量引發氘、氚等輕核的自持聚變反應,瞬時釋放巨大能量的核武器。

而量子引力模擬激發設備,核心同樣是瞬時釋放巨大能量,并能夠讓內部內置的硅元素進行聚變的裝置。

利用小型可控核聚變反應堆提供能源,由1280個大功率超強脈沖激光發射器將高能激光將能量匯聚到最核心的殼層坍縮激波制造設備上。

在極短的時間內,這股龐大的能量就能在核心中產生遠超太陽核心的溫度,進而點燃殼層坍縮激波制造核心內的硅元素,使其燃燒發生光致蛻變,進而產生微弱的引力漣漪,在極小的范圍內牽引動恒星自身的時空曲率。

盡管這個范圍很小很小,可能連一厘米都還不到。

但對于驗證實驗所發射的光粒子束來說,卻已然是足夠了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來說,這種實驗用的量子引力模擬激發設備是一次性的。

盡管核心的殼層坍縮激波制造器很小很小,僅僅只有二十五公分。

但由于硅元素燃燒聚變時產生的超過三十億設施度的超高溫以及各種輻射與高能射線,它會像煙花爆竹一樣,在內部的火藥爆炸后外層的紙殼被撕扯成成百上千的碎片。

或許在未來他們可能會想辦法優化這種設備,制造出非一次性的量子引力模擬激發設備。

但現在,至少在短時間內無論是徐川也好,還是CRHPC機構的其他物理學家們,也想不出比這種‘原始氫彈’更好的方式了。

“這東西,真的能打開時空隧道,讓光粒子展開超光速航行嗎?”

工廠中,航天局那邊的鄔遠康局長此刻正抬頭仰望著堪比一座小山的量子引力模擬激發設備,臉上寫滿了好奇的神色。

站在他的身旁,徐川輕輕笑了笑,開口道:“理論上來說完全可以,利用可控核聚變反應堆提供能量,通過高功率激光來點燃氘氚燃料,制造聚變能釋放,使其在一瞬間達到足夠使得硅聚變燃燒的溫度。”

“而當硅聚變燃燒牽引動時空的時候,時空曲率在局部區域發生拓撲分裂,形成閉合類時曲線。”

“只要我們抓住這個機會,人工施加一個與對應恒星背景曲率的本征模頻率匹配的共振場時,時空曲率會進入臨界放大狀態,形成可超光速航行的能量拓撲結構。”

“再通過該結構傳輸一束光粒子”

廠房中,徐川簡單的解釋了一下量子引力模擬激發設備的原理。不過對于這位航天局的局長來說,雖然不是聽得一頭霧水,但卻也是迷迷糊糊的。

這種夾雜著大量物理名詞的理論,對于他來說要理解還是有些太困難了。

不過他也只是下意識好奇的問一下而已,對于超光速航行的驗證實驗沒有半分的質疑。

目光落在面前堪比四層居民樓的龐然大物上,鄔遠康有些好奇的問道:“聽說這玩意的造價高達好幾個億?”

徐川笑著點點頭,道:“準確的來說,是3.2億RMB這還是在大部分的零部件都是咱們國內生產制造的情況下。”

不得不說,前沿物理的實驗絕大部分都是燒錢的存在,甚至比燒錢更加的夸張。

3.2億RMB如果堆在一起澆上汽油,放一把火都至少要燒上數個小時的時間。

然而對于量子引力模擬設備來說,當內部的核心裝置被點燃的時候,只需要不到十秒鐘的時間,它就會變成一堆廢銅爛鐵。

前沿物理領域的實驗就是這么的費錢。

而對于超光速航行技術的驗證實驗來說,3.2億僅僅是一臺量子引力模擬設備的制造成本價。

別忘了它還有另一臺量子引力模擬設備同樣造價不菲,以及在執行該實驗的時候,需要耗費掉多少的人力物力了。

而且更關鍵的是,就連徐川自己都沒法保證實驗能夠一次成功。

因為即便是量子引力模擬設備能夠順利讓時空曲率在局部區域發生拓撲分裂,后續的光粒子束投入、傳輸、接受等等一系列實驗流程都是不可預知的。

這中間的每一項過程,都需要實驗來收集數據,以對下一次的實驗進行步驟優化,或解決問題等等。

按照之前他向上面申請的經費,這項實驗的第一批預算是五十億RMB。

他制造了五組量子引力模擬激發設備和量子引力模擬接受設備。

也就是說,拋開掉其他的航天運力、人力物力,光是核心的設備就花掉了三十二億RMB。

如果這五組量子引力模擬激發設備都沒能成功的話,后續CRHPC機構還會再增加經費開啟第二輪的實驗。

對于這種前沿到從未有人探索過的領域,如果五十億RMB的經費就能夠成功的話,那絕對是萬里挑一的幸運。

至于一次就成功

徐川還真沒想過這種概率。

畢竟他比普通人買兩塊錢的彩票直接中一個億的大獎概率還要低。

“3.2億啊。”

盯著這臺量子引力模擬激發設備,鄔遠康局長長舒了口氣,笑著道:“如果它真的驗證了你的超光速理論的話,別說是3.2億了,就是32億,320億,3200億都不值一提!”

徐川笑了笑,道:“如果它真的能夠驗證超光速航行理論的話,用錢來衡量它也未免太掉價了一點。這是足夠改變全世界的技術!”

鄔遠康笑著點點頭,道:“說的也是。”

略微停頓了一下,他看向徐川,好奇的問道:“話說正式的實驗準備什么時候進行?”

徐川:“明天,明天這些量子引力模擬激發接受設備將正式通過航天飛機分別運送往太陽和木星的既定軌道。”

“而按照天文學界那邊計算,三個月后也就是11月21號是最適合進行實驗的時候。”

“那時候太陽和木星之間沒有任何其他的行星,最適合量子引力模擬激發設備牽引時空曲率在局部區域發生拓撲分裂,形成可超光速航行的能量拓撲結構并傳輸光粒子束了。”

“11月21號么。”

鄔遠康點了點頭,笑著開口道:“到時候我一定會去CRHPC那邊的,希望能夠看到這場屬于人類文明的奇跡!”

徐川笑了笑,道:“我也希望這場奇跡能夠順利的送達!”

下蜀航天基地,整整三架航天飛機已經整裝待發地匍匐在寬敞無比的跑道上。

每一架航天飛機尾部的貨艙已然打開,遠處的組裝工廠中,一臺臺的量子引力模擬接收設備此刻正在工作人員的操控下緩緩的朝著這邊運送過來,準備裝載到航天飛機上。

在經歷了數年時間的發展,如今的下蜀航天基地已經擁有了超過六十架二代航天飛機,以及三十架一代航天飛機,總數量正在逼近三位數。

而且這個數量還沒有算上空軍那邊采購的數十架空天戰機,雖然說功能用途不同,但必要的時候,空天戰機也是可以執行航天任務的。

如此龐大的數量,這完全依賴于下屬航天基地這邊龐大的生產組裝工廠。

在這里,航天飛機最核心的小型化可控核聚變反應堆與空天引擎可以像普通的汽車發動機一樣流水化生產。

而航天飛機的外殼與其他零部件則交由沈飛、成飛、西飛、上飛等飛機制造廠進行生產,零件則通過鐵路和公路快速的運送到這邊來進行組裝。

當然,由龐大的工業體系還需要配套的需求。

而這方面目前幾乎不用擔心,且不提各國如今蓬勃發展的太空工程對航天運力的需求。

光是華國內部的航天發展就足夠消化掉這些產能了。

其他的不說,月球的開發和火星的地球化改造這兩大板塊就吞掉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航天運力。

除此之外,還有對太陽系內其他天體的考察活動,地球近地軌道的各種航天活動,科學研究等等。

目前接近三位數的航天飛機在如今蓬勃發展的太空開發面前還遠不夠看的。

按照下蜀航天基地這邊對未來航天運力的需求判斷,在2030年之前,他們至少得生產一百五十架航天飛機才能大概滿足各種工程需求的航天運力。

在工作人員忙碌有序的將量子引力模擬接收設備裝載到航天飛機上的時候,三架航天飛機上的宇航員也正在忙碌的檢查著航天飛機的各項指標以及上面相關的物資和設備。

畢竟這一次他們要執行的任務遠超出了此前他們航行過的最遠距離,而且危險性也極大。

且不提木星在距離地球最近的時候都超過了六億公里,光是這次航行他們要穿過小行星帶就是人類航天史上從未有過的壯舉。

負責執行這次航天任務的,是從航天員中精心挑選出來的六名航天員,以及三名載荷專家。

帶隊的是翟志剛和陳東兩位執行過無數次航天任務的特級航天員,負責將五組量子引力模擬接收設備運往木星。

至于運送量子引力模擬激發設備的航天飛機則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出發。

畢竟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僅僅1.5億公里而已,以航天飛機的性能,一個月的時間就足夠抵達了。

已經穿好艙內宇航服辰東和翟志剛在地勤人員的目送下登上舷梯,航天飛機內,完成了檢查儀器設備檢查工作的人員正在有序撤離。

“木星啊!沒想到有一天我們居然能夠前往那么遙遠的地方。”

駕駛艙內,坐在了副駕駛位置上拿出駕駛手冊準備開始例行檢查的辰東感慨著開口道。

主駕駛上,翟至剛咧嘴笑了笑,道:“別說是木星了,總有一天我們能將五星紅旗插到更遙遠的星空中。”

“比如.”

想了想,他補充道:“比如比鄰星系。”

一旁,陳東開了個玩笑說道:“怎么,你想去那里看看有沒有三體人?”

翟至剛笑著道:“那還是算了吧,我更希望那里沒有三體人。”

停頓了一下,他也調侃道:“畢竟咱們可是過去搶錢搶糧搶地盤的,真要按照《三體》里面的設定,咱們現在的科技大概是打不過對方的。”

陳東笑著道:“有徐院士在,怕什么!”

“哈哈哈哈,希望吧。”

笑著說了一句后,翟至剛啟動了航天飛機的引擎,源源不斷的電力從小型聚變堆中輸入空天發動機,龐大的引擎發出了轟鳴聲。

緊隨其后,他將聯絡信號切換到了地面指揮中心的通訊屏上,換上了沉穩的口吻開口道:“這里是鯤鵬號航天飛機,我們已經準備就緒,隨時可以起飛!”

“收到,這里是地面指揮中心,跑道已清空,發射按照計劃進行,祝你們好運!”


上一章  |  大國院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