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院士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引力與時空-共振時空曲率臨界點理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大國院士 >>大國院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引力與時空-共振時空曲率臨界點理論!

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引力與時空-共振時空曲率臨界點理論!


更新時間:2025年08月01日  作者:少一尾的九尾貓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少一尾的九尾貓 | 大國院士 
京城,火星地球化工程總部大樓。

總工程師的辦公室中,徐川已經收到了來自金陵那邊的匯報。

郵箱中,馮高院士已經將最新的MIRI天文觀測數據和繪制出來的引力波譜圖發送了過來。

而與這份數據一起發送過來的,還有一份NASA宇航局掌握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觀測數據。

如果說昆侖鏡外太空望遠鏡單獨的天文觀測數據可能還存在烏龍的話,那么韋伯外太空望遠鏡的觀測數據無疑直接抹除了烏龍的可能。

因為它搭載的近紅外光譜儀同樣檢測到了來自參宿四方向的異常引力波信號。

該信號持續9分47秒,頻率范圍0.110Hz,MIRI天文觀測數據幾乎與昆侖鏡觀測到的數據一致。

這意味著‘烏龍’觀測誤會已經解除。

畢竟不可能兩臺人類最頂尖的外太空空間望遠鏡同時出現儀器故障,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在參宿四方向,乃至參宿四本體上一定發生了什么,才會形成恒星引力波。

這對于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的研究來說,絕對是堪比引力波被證實的重大成果。

而針對這一特殊現象,NASA宇航局那邊已經緊急啟動了詹姆斯·的韋伯空間望遠鏡上的中紅外成像儀對參宿四所在的恒星區域進行連續掃描。

但受限于指令傳遞與韋伯望遠鏡鏡面調整等各方面的因素,最快開啟掃描也是五小時以后的事情了。

不過幸運的是,人類還有另外一臺超級空間望遠鏡,此刻正面對著參宿四。

盡管調試工作尚未全部完成,但昆侖鏡的核心觀測組件,如近紅外照相機、近紅外光譜儀、中紅外設備、無縫光譜儀等光學與近/中紅外波段儀已完成了調試。

至少足夠應付現在的掃描工作了。

至于后續的調試工作,在徐川的指令下已經暫時停止,先保持利用已經完成調試的觀測組件保持對參宿四的掃描,完成數據收集等韋伯望遠鏡開啟掃描工作后再繼續進行。

將馮高院士傳遞過來的MIRI天文觀測數據和繪制出來的引力波譜圖翻閱了一遍后,徐川站起身,找到了正在另一個辦公室中處理著工作的平國棟。

敲了敲門,正在辦公桌后面的平國棟迅速站了起來,一邊笑著打招呼,一邊準備泡茶。

“徐院士,您來了。”

徐川擺了擺手,開口道:“不用泡茶忙什么的了,我過來只是和你說一聲,我準備回金陵那邊一趟,這邊剩下的撞擊實驗工作要先交給你了。”

聽到這話,平國棟微微愣了一下,下意識的問道:“回去?那邊出什么事兒了?”

也不怪他會這么想,畢竟現在可是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的關鍵時期。

第二輪的撞擊探測實驗馬上就要開始了,其撞擊采集到的數據將決定整個工程的命運。

而在這種關鍵時候徐川方向這邊的工作跑回去,他能想到的唯一因素就是金陵那邊出了什么比這個更重要的事情。

徐川:“那邊有點新的研究,我需要回去一趟。時間的話.可能一到兩周吧,預估差不多正好這邊的撞擊實驗結束我能趕回來。”

停頓了一下,他接著說道:“這邊的工程按照既定計劃進行就可以了,二三輪的撞擊實驗數據到時候發我郵箱,我會看的。”

沙發對面,平國棟點了點頭,也沒再追問,笑著道:“行,沒問題,我會第一時間將撞擊數據發給您的。”

既然徐川已經決定了要離開這邊,他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

畢竟國家安排他過來是做輔助工作,幫助徐川解決那些不需要耗費他精力的日常工作的,而不是越疽代苞把自己當上級管所有的事情。

在這一點上,無論是他還是溫遠航,亦或者是曾經的高明遠都把握的很好。

盡管輔助徐川進行項目管理工作的他們在大部分的事情上都能夠直接做主,尤其是涉及到經費、采購一類權柄極大的工作都能自行決定。

但他們都清楚,自己的權柄來源于面前這位國寶級學者。

當然了,能夠被上面挑中過來擔任徐川的副手輔助工作,無論是品德還是能力,那絕對都是全方面進行過評估‘篩選’的。

交代了一下火星地球化工程這邊的項目工作后,徐川也沒有過多的停留,搭乘高鐵趕回了金陵。

休息了一晚上后,他一大早便趕到了下蜀航天基地這邊。

由于負責望遠鏡的日常運行、數據接收、校準等日常工作的基地總部還在修建當中,所以昆侖鏡的團隊目前暫時借了下蜀航天基地這邊的一層辦公樓當做臨時總部,等未來紫金山那邊的總部基地修建好后再搬過去。

辦公室中,已經提前知道了徐川要過來的馮高院士早早的就等候在了這里。

在看到徐川后,他迅速站起來滿臉笑容的迎接道:“徐院士,你回來了。”

看著面前這位頭發半白的老院士,徐川笑著開口道:“叫我小徐或徐川都行,馮老別這么客氣,總感覺怪怪的。”

馮高笑呵呵的點點頭,道:“行,那我就托個年齡大,叫一聲徐川。”

寒暄了兩句,在助理幫忙泡了一壺清茶后,徐川切入了正題,開口道:“馮老您發送給我的天文觀測數據我已經看過了,參宿四現在的情況如何了?是否有超新星爆發的可能性?”

沙發對面,馮高院士沉吟了一下,開口道:“在你回來之前,我已經將以前天文學界對參宿四的觀測數據進行了整理。”

“從過去十年到現在,每年的MIRI天文觀測數據我都有歸類。從這些數據來看,參宿四目前處于一個聚變過程復雜的晚年階段。”

“盡管它目前星體內依舊以氫氦聚變為主,但核心內部已經產生了大量的碳、氮、氧、硅等大質量恒星晚年聚變的元素材料。”

“這些元素在參宿四強大的內部壓力和引力作用下和氫氦一樣在進行著聚變,最終演化成了我們目前所看到的晚年參宿四。包括碳閃、氖燃燒、硅聚變等過程都在同步進行著。”

“至于超新星爆發的時間,按照目前對參宿四的觀測和相關的數據,以及天文學界普遍的判斷來看,多數研究認為爆炸可能發生在未來10萬至100萬年之間。”

“是否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出現超新星爆發,這取決于其核心核聚變階段的進展,而從目前的觀測數據來看,參宿四應該處于碳聚變時期。”

說到這,他臉上帶著笑容看向徐川,開口道:“說起來,這還得多虧了你。”

“要不是你大一的時候做出來的研究成果,確認了參宿四實際上是一個雙星系統天體,最近這些年來參宿四的天文觀測數據也不會如此的詳細了。”

“不過這還不夠,如果想要精確判斷參宿四目前進展到了生命的哪一步的話,我們還需要更多的觀測數據。”

“所以我申請在昆侖鏡調試工作完成后,開啟對參宿四的元素聚變觀測!以了解它現在的具體情況!”

沙發對面,徐川笑著點點頭,道:“這個沒問題,事實上我之前從NASA那邊購買這臺空間望遠鏡就是為參宿四準備的。”

事實上,一顆恒星,尤其是參宿四這種大質量的晚年紅超巨星內部的聚變和能量變化是非常復雜的。

并非大眾認知中的那樣,氫元素聚變完后開啟氦聚變,氦聚變完后再開始碳聚變這類前者‘燃燒’完后者再跟上繼續聚變的順序。

就拿參宿四來說,正如馮高所說,目前正處于生命周期晚年的參宿四核心內部的聚變反應其實非常復雜。

既有最常見的氫聚變、氦聚變,也有碳、氮、氧、硅這些逐級點燃更重的元素聚變反應。

這些復雜的反應在恒星中心并存,并且同時產生。

當然了,從另一種角度來說,它們也是有序的,而并非像砂礫一樣你擠我我擠你的聚集在一起。

如果是從結構上來說,晚年大質量恒星內部的聚變反應就像是洋蔥一樣,是一層一層的。

表面是相對更輕的氫元素,往里則是比氫更重的元素,最中心則是已經無法聚變產生能量的鐵元素等等。

這些聚變反應所產生的熱量,使得恒星內部壓力能夠抵抗引力,從而防止恒星進一步收縮。

只要恒星內部的聚變反應能夠持續進行,恒星便能夠穩定地散發能量。

如果有一天,當恒星的氫燃燒殆盡,或者說氫大量消耗而導致內部核聚變力量不足以抵擋萬有引力而持續收縮時,恒星龐大的引力勢能會轉化為熱輻射。

這些能量進一步注入恒星外層,導致恒星體積膨脹,進而形成紅巨星。

如今的參宿四便處于這一階段的末期,它的體積足足是太陽的數億倍。如果將其放到太陽系中,其巨大體積足以吞噬木星軌道內的所有行星,延伸至小行星帶附近。

而在恒星的氫燃燒殆盡,或者說氫大量消耗后,恒星內部便會逐級點燃聚變碳、氮、氧、硅這些更重的元素。

這些反應同樣可以為恒星提供了穩定的能量來源,也可以對抗的恒星自身龐大的引力。

但相對比氫來說,這些更重的元素聚變的時間可以說非常短暫了。

比如碳聚變燃燒,持續時間僅僅一千年,氖燃燒則只有0.11年,氧燃燒更低,只有數周,硅聚變更是小于七天。

而當硅元素在核心聚變生成鐵時,恒星的核聚變已難以再進行下去。

因為鐵核不再釋放能量,反而吸收能量,使得核心逐漸變得不穩定。一旦恒星內部的鐵核積累到一定的程度,便會引發發劇烈的坍縮,從而導致恒星死亡。

這些元素的聚變不僅僅是恒星的能量來源和對抗自身龐大引力的基礎,還塑造了其獨特的光譜特征。

不同的恒星,乃至不同階段的恒星都有自身獨特的光譜特征。

比如太陽,其光譜屬于G2V光譜型,有效溫度為5770K。太陽電磁輻射中999%的能量集中在紅外區,可見光區和紫外區。

而參宿四的光譜則屬于為M1M2Iaab,屬于紅超巨星,其表面溫度較低(約30004000K),呈現紅色光譜特征。

通過觀察和分析這些光譜特征,天文學家能夠深入了解恒星內部的情況,進而推測出恒星的年齡、質量等關鍵信息。

和馮高院士聊了一會有關于參宿四的最新情況,安排好昆侖鏡后續的觀測工作,拿到了相關的天文觀測數據后,徐川便返回了紫金山腳下的別墅。

之所以拋開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返回金陵并不僅僅是因為參宿四的天文觀測數據。

除此之外,他還有另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完成!

在洗漱間洗了把臉后,徐川走進了書房,從書柜中找到了薄薄的一份尚未完成的手稿。

封面上,‘虛空場論’四個大字映入眼簾中。

沒錯,另一件更重要的事情便是完成此前一直都沒有完成的‘虛空場論’了!

而在這最后一部分沒有完成的理論中,還有一項涉及到了引力和時空的關鍵技術,是此前他沒有靈感的地方。

但現在,最關鍵的時機和數據,他已經等到了!

思索著,徐川翻開了虛空場論手稿,在最后十幾頁中,一項關鍵性的理論映入他的眼簾。

引力與時空共振時空曲率臨界點理論

這才是他迫不及待從京城趕回來的關鍵原因!


上一章  |  大國院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