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芯片‘無極之芯1.0’與量子計算機操控系統‘太極量子1.0’在計算機行業掀起了翻天覆地變化的時候。
另一邊,金陵。
棲霞高新技術開發區,川海材料研究所的總部,一群平均發量蓋不住頭頂三分之一的計算機行業的頂級大牛們正坐在一起商討著。
這正是由馮登國和潘建偉兩位院士帶隊組建的信息安全團隊,以及川海材料研究所、華科院信息工程研究所、華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創新研究院等多個頂尖研究機構抽調人員共同組成的開發團隊。
在徐川將一塊255量子比特的拓撲量子芯片送往長安街北海后,現有的互聯網安全與信息安全便成為了當下最緊急最需要突破的工作。
于是一支超過了兩百人的團隊從全國各地迅速集中到了金陵,從川海材料研究所借用了一層總部大樓當做臨時辦公場地,用于開發全新的量子加密規則。
之所以選擇這里,也是因為川海材料研究所可以提供大量的無極量子芯片與相關的科研設備,方便進行各種工作。
在大致了解了無極量子芯片的研發情況后,經過商討,負責量子加密算法開發,從華科大那邊專門趕過來的國內電信量子首席科學家,彭承志院士將量子加密算法的最終目標定在了2000個量子比特位級別。
對于這個目標,除去了解無極量子芯片研發情況的幾名核心大牛外,整個團隊幾乎都表示了不解。
畢竟2000個量子比特位級別的量子加密算法按照現在的量子計算機的發展情況來說實在是太高了,甚至可以說得上是夸張。
盡管量子計算機的飛速發展已對傳統密碼體系構成系統性威脅,但要知道目前最優秀的量子計算機也不過是谷歌推出的67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懸鈴木。
哦,值得一提的是,懸鈴木已經算是過去式了。
前天川海材料研究所推出的99量子比特的商業量子芯片無極之芯·1.0才是最新的。
不過即便是無極之芯,也不過是99量子比特數量而已,距離2000個量子比特還差了整整兩個數量級。
雖然說考慮兩千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的威脅的確是有必要的,但現在就展開研究工作,未免也有些太過于杞人憂天了。
按照不少人的建議和看法,500量子比特的加密算法就足夠應對至少35年量子計算機的發展了。
先開發能夠防御500量子比特的加密算法,再逐步向1000、2000個量子比特級別進行推進。
“這種想法就不必再提了。”
會議室中,負責量子加密算法研發的總設計師彭承志院士環視了一眼會議桌前的眾人,表情嚴肅的說道。
“這次的任務就是建立至少能夠應對兩千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發展的網絡攻擊的加密算法。”
“希望大家能夠集思廣益,提出一些有建設性的意見。”
雖然說在國內的量子計算機領域,這位彭院士的名聲并沒有研發了九章量子計算機的潘建偉院士那么顯赫。
但要說量子加密算法領域的研究,他絕對是國內數一數二的存在。
而且在2025年,他同樣參與了“祖沖之三號”量子計算機的構建研發工作。
其開發的“量子隨機線路采樣”處理技術,速度比目前國際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千萬億倍。
此外,他還曾聯合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等單位在國際上首次實現量子微納衛星與小型化、可移動地面站之間的實時星地量子密鑰分發,在單次衛星通過期間實現了多達1百萬比特的安全密鑰共享。
也正是因此,他才會被選中作為整個項目的學術帶頭人。
聽到這位彭院士的聲音,會議室里頓時就傳開了議論的聲音。
不得不說,能夠防御2000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加密算法,確實有點為難人了。
按照之前討論的內容,這完全是建立在假想敵之上的構思。
別說是2000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了,就是1000個量子比特,不,只要500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幾乎就能夠直接殺穿現有的信息安全與互聯網安全了。
在這種級別的量子計算機技術面前,全世界現有的量子加密算法跟糊在窗戶上的白紙沒啥區別,一捅就破。
會議室中,華科院信息工程院那邊的另一位加密算法領域的大牛嘆了口氣,開口道。
“2000個量子比特的加密算法啊,能做到這種程度的也就QKD量子密鑰分發了。”
“但這玩意需要用中繼器或衛星中轉啊,光纖傳輸會因為損耗問題將其限制在百公里內。”
“其他的,后量子密碼學(PQC)雖然不需要特定的中繼器或衛星中轉,但其依賴依賴計算復雜度也就是數學難題來完成。”
“CRYSTALSKyber雖然效率可以作為標準算法,但其安全性依賴于格問題的難度,而且多變量密碼簽名速度快但公鑰尺寸大,且安全性分析尚不充分。”
“這還真是個大麻煩。”
坐在對面,一名頭發花白的老教授臉上的皺紋擠在了一起,皺著眉頭開口道:
“那就用電信那邊的QKD分發PQC架構混合體系,雖然麻煩點,但目前它也能夠做到千公里級別左右的量子密信通話了。”
首位上,召開會議彭承志院士嘆了口氣,看向了坐在自己右下方的川海材料研究所的樊鵬越,開口詢問道。
“樊總,無極量子芯片是你們研發出來的,在量子加密算法和量子加密通話方面你們有什么建議和看法嗎?”
樊鵬越輕輕的搖了搖頭,道:“川海材料研究所主要是搞材料的,你問我這個問題,我也沒什么解決的辦法。”
雖然說無極量子芯片確實是他們聯合華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創新研究院一起研發出來的。
但研發芯片和解決信息安全方面的難題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
就像是臺積電是專門造芯片的,你讓臺積電去開發微軟的系統那不是扯淡么。
坐在對面,另一名華科院信息研究所的研究員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開口道:“要是徐院士在這里就好了。”
“密碼學這種東西,是數學家的專長,要是有他在”
話沒說完,不過在場的眾人都知道這名研究員的意思。
的確,密碼學與數學存在密不可分的理論和技術依存關系。
數學是密碼學的核心,為其提供了算法設計、密鑰管理和安全性驗證的理論基礎。
而要說數學領域的大牛,那個人敢說第二,現在的數學界無人敢稱第一。
憑借著解決了四個千禧年難題、創造了數個新的數學分支學科,可以說他征服了整個數學界。
想到這,不少人都將視線下意識的投向了坐在僅次于彭承志院士之下的樊鵬越身上。
川海材料研究所就是那個人全資打造的研究機構,要說這次的量子芯片和他沒關系打死在場的眾人都不信。
被一群人盯著,樊鵬越聳了聳肩,干咳了一下后開口道:“我可沒資格拉他過來,那家.咳,他每年來這邊的次數平均下來不超過兩位數。”
聽到這位都這么說了,不少人的臉上都露出了苦笑的表情。
雖然說在座的各位從地位上來說都不低,光是院士就有足足三個。但和那個人比起來,算了,比不了。
別說他們了,就是最上面的大領導怕是都不敢說自己就能一定請得動他去做他不感興趣的事。
“說起來,徐院士最近做什么?”
雖然說數學大統一這個命題在數學界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倒也不是所有人都清楚這件事的。
“好像是在研究數學大統一?那個什么朗蘭茲猜想來著。”
“話說那玩意我記得好像和黎曼猜想有關吧,這玩意和密碼學有不小的關系啊,RSA算法的安全性依賴于素數分布的不確定性,或許我們可以研究一下這方面的東西?或者問問徐院士有沒有辦法?”
“我覺得不錯,就是指明個方向也挺好的。”
坐在首位上,見話題又繞到了徐川的身上,召開會議彭承志院士干咳了一下,打斷了眾人的談話。
“行了,別動不動就想找徐院士,他手上的工作比我們多多了。”
“研發能夠抵御2000量子比特位的量子加密算法是國家交給我們的工作,這是對我們的信任,你們總想著有困難就找徐院士,那國家找我們做什么?”
意識到自己這話說的有點帶批評了,彭承志院士略微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總之,徐院士有他他有他的事情要處理,我們不可能什么問題都依賴他來解決。”
“回歸正題吧,如果各位有什么想法或建議都可以提,不管對錯。”
“就像王老提出的用QKD分發PQC架構混合體系一樣,這的確可以先記下來,當做備用的方案。”
“但我們的任務是研發出一種不需要進行大范圍改造工程的加密算法,最好是基于現有國家建設的光纖通訊系統能夠直接使用!”
帶歪的話題,被這位彭院士掰了回來。
然而令人尷尬的是,在話題重新回到了量子加密算法的開發上后,整個會議室卻是又陷入了一片沉默中。
如果說能夠抵御500量子比特的加密算法在座的眾人還可以想想辦法的話,那么2000量子比特位的加密算法幾乎就超出了在場眾人的能力了。
畢竟500量子比特和2000量子比特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別看五百和兩千只差了一個量級,但對于量子計算機來說,能夠進行量子計算的量子比特每多一個,其計算力都會呈指數級上升。
會議室中,氣氛沉默了一會。
就在這時候,門外忽然響起了敲門聲,打破了這讓人安靜尷尬的安靜。
受敲門聲的影響,幾乎在場所有人都順著聲音看了過去。
只見一位穿著寬松白襯衫的年輕女性走了進來。
正當不少人還在思考這人是誰的時候,坐在首位下面的樊鵬越眼眸中閃過了一絲亮光,似乎猜到了什么,笑著站了起來,快速的打了個招呼。
“嘉欣學妹!你怎么來了?”
走進來的不是其他人,正是劉嘉欣。
聽到這個名字,會議室中的大部分人也都反應了過來。
要說國內的頂尖數學家,拋開那個人以外,眼前這位也是頂尖的存在啊。
以解決了PNP?難題中的‘大正整數因子分解具備多項式算法難題’而拿到了今年七月份拿到的菲爾茲獎,年僅28歲。
這一突破性成果,終結了無數猜想與爭議,為算法設計、密碼學、人工智能乃至人類對“計算本質”的理解奠定了不可撼動的基石。
除了這出名的成就外,讓其他人更關心的是,她是那位徐院士的女朋友,聽說兩人是在南大結緣的。
不過讓在場的眾人好奇的是,她是怎么進來的?
畢竟有關于2000量子比特的量子加密算法的研究項目,放在國內怎么說都是絕密級別的。
雖然說是借用的川海材料研究所的場地,但樓下的安保工作可不松。
畢竟現在這里聚集了大半個華國信息安全領域和加密算法領域的頂級專家。
萬一出了什么差錯,國內的信息安全領域不說倒退,也得震蕩很長一段時間了。
看著會議室中的眾人,劉嘉欣笑了笑,開口道:“是徐川安排我過來的,他推測你們這邊的研究工作可能有點困難,讓我帶了一份資料過來,并且推薦我參加有關于2000量子比特的加密算法研究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