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院士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這是徐院士的成果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大國院士 >>大國院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這是徐院士的成果

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這是徐院士的成果


更新時間:2025年05月20日  作者:少一尾的九尾貓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少一尾的九尾貓 | 大國院士 

(求推薦求收藏)

太陽已經落下,夜幕逐漸降臨。

在溫遠航離開了北海后沒多久,兩輛黑色的紅旗轎車一前一后低調的駛進了小島。

從車上走下來,網絡與信息安全領域的專家,華科院馮登國院士的目光落在了不遠處那棟兩層小樓上。

半個小時前,他還在家里的餐廳上,正在吃著自己的晚餐,半個小時后就已經到了這里。

雖然說身為科學院的院士,他多多少少見過那位幾次,但像今天這樣被緊急的單獨召見,還是頭一次。

畢竟就算是科學院的院士,在級別上還沒到那么高。

正當他仰望著不遠處的小樓時,另一輛黑色紅旗轎車也悄然駛進了小島。

“老潘?你前兩天不是還在徽安那邊么?”

看著從車上走下來的熟人,馮登國眼眸中閃過一絲訝異,快步走了過去,打了個招呼。

緊隨其后跟他來到這里的不是別人,同是華科院的院士,量子信息學領域的頂尖大牛潘健偉,兩人是同一年被評為院士的。

即便是放眼全世界都頂尖的光子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系列和超導量子計算‘祖沖之’,都是他帶隊突破的。

這份成就,即便是放眼全世界量子計算機領域,都可謂是數一數二的大牛了。

“馮院士?你怎么在這里。”

聽到聲音,潘健偉下意識的看了過來,見到是馮登國后愣了一下,有些訝異的問道。

“被邀請過來的,聽說是有急事。”

馮登國諾諾嘴,指了指不遠處的二層小樓,追問道:“前兩天給你的打電話的時候,你不是還在徽安那邊么,今天怎么突然跑這里來了?”

潘健偉笑了笑,道:“本來是回來解決點事情的,正好和你一樣,被拉過來了。”

聽到這話,馮登國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不遠處的小樓,有些好奇的開口問道:“你知道是什么事情嗎?”

潘建偉搖搖頭,笑道:“不清楚,等會應該就知道了,大概和咱倆研究的領域有關系吧,等會就知道了。”

微微停頓了一下,他邁開腳步:“走吧,先進去吧,別讓領導等太久了。”

在警衛員的引導下,兩人走進了眼前這棟不算不算高大的二層小樓中。

敲了敲會客室的大門,隨著里面傳來一道‘進來’的聲音后,潘建偉小心的推開了門,走了進去。

看著里面正端著看報告文件的老人,他有些拘謹的打了個招呼。

“您找我?”

聽到聲音,會客室中的這位抬起頭,笑著起身招呼了一下。

“這么晚了還將你們喊過來,辛苦折騰你們跑一趟了,先坐吧,坐下聊。”

屁股落了半邊,馮登國和潘建偉有些拘謹和好奇的看向老人,也不知道今晚到底有什么大事。

在助理泡上了一壺清茶后,老者也沒耽擱時間在寒暄上,徑直的開口道。

“之所以這么晚還打擾兩位,是因為有一些情況需要你們的協助。”

簡略的開場后,老人思忖了一下,先看向了潘建偉開口詢問道:“潘院士,你是量子計算機領域的專家,我想先了解一下,目前全世界以及咱們國內在量子計算機的發展情況,以及這項技術大概還需要多長的時間成熟?”

“嗯可以商業化使用的那種。”

聽到這個問題,潘建偉思考了一會,謹慎的回答道:“量子計算機要成熟到商業化使用的階段,需要解決量子糾錯、穩定性等核心難題。”

“谷歌曾計劃在5年內發布商業量子計算應用,但就目前的發展來看,五年內頂多能夠將其應用在金融風險建模、藥物分子模擬等專用小眾領域上。”

“包括國內的本源量子‘悟空’‘祖沖之’‘九章’計算機系列,應用在這些量子計算機擅長領域的時間也差不多在五年左右。”

“按照我個人對量子計算機發展的預估,量子計算機的商業化進程會呈現出‘

階梯式’發展,專用領域應用可能在510年內逐步落地,通用成熟商業化則需1020年左右。”

“核心技術的突破,如量子糾錯、穩定性時長,規模化生產技術以及政策/資本投入將是關鍵變量。”

老人點了點頭,繼續追問道:“如果量子芯片技術的成熟的話,會對當前的信息安全造成多大的沖擊。”

想了想,他又補充了一句:“那種足夠商業化使用,并且具備了至少255個量子比特操控的量子芯片。”

聽到這位的假設,潘建偉下意識的皺了下眉頭。

老實說,作為一名科研人員,他并不怎么喜歡用這種假設性的行為來對未來進行預估。

畢竟科技的發展不管什么時候都是有跡可循的,哪怕是保密工作做的再好,相關的理論界也會有一些風聲釋放出來。

而且,在絕大部分的情況下,一項技術被解決的前提是具備完善且支持的理論。

就目前量子計算機的發展,退相干穩定性時長與量子糾錯等問題至今都沒有一套可以解決問題的理論。

不過既然是眼前這位在詢問,他還是認真的思考一會,才開口回答。

畢竟有時候國家能夠掌握一些他們這些科研人員所不知道的消息,萬一是米國或者其他國家的量子計算機技術突破了呢?

“如果是具備了至少255個量子比特操控的成熟量子芯片,那么理論上來說它的確會給我們現有的信息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

停頓了一下,潘建偉看向馮登國,開口道:“信息安全方面馮院士是專業人士,會比我更了解。”

聞言,老人也看向了馮登國,等待著他的回答。

思忖了一下,馮登國開口道:“如果是成熟到足夠商業化的量子計算機,理論上來說它具備快速破解RSA、ECC等基于大數分解或離散對數的加密算法,對咱們現有金融、通信和軍事安全系統造成巨大的威脅,會徹底顛覆現有的信息安全格局。”

“比如利用Shor算法,可以做到在多項式時間內破解基于大數分解或離散對數問題的公鑰加密系統。”

“我記得魔都大學那邊之前有做過相關的研究實驗,通過加拿大公司DWave開發的量子處理器,以及并用多種現有加密方式,成功破獲目前最泛用的RSA和AES加密算法。”

“而像Grover算法更是可以直接將對稱加密,如AES128加密方式的的有效密鑰強度減半,顯著降低破解時間。”

“在成熟的量子計算機技術和量子算法下,現有加密體系的脆弱性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可能比一張紙還要薄弱。”

作為一名信息安全領域的專家,量子計算機與量子算法給現有的加密體系能夠造成多大的威脅和破壞他還是很清楚的。

畢竟這本就是他需要跟進了解的領域,尤其是在最近這些年國內外量子技術發展迅速的情況下,評估和應對量子計算機與量子算法可能會給信息安全帶來的威脅是他的重點研究對象之一。

老人點了點頭,陷入了沉思中。

馮登國院士所說和遠在金陵的那個人送過來的信件上內容確實差不多。

兩人對量子計算機技術成熟后可能對傳統加密體系造成的沖擊威脅看法幾乎一致,都認為這會造成巨大的威脅。

思索了一會,這位回過神來,看向馮登國院士,繼續了解道:“那么現在有沒有一套能夠防御量子計算機的加密方式呢?”

馮登國點點頭,道:“針對量子計算機可能會帶來的信息安全威脅工作一直都是包括咱們在內的各國都在研發的重點。”

“現在市面上已經有了不少針對量子計算機而誕生的量子加密算法,比如量子密鑰分發(QKD)技術、后量子密碼(PQC)算法、量子經典混合方案等等。”

“不過我需要提醒的是,目前的這些量子加密算法成熟度并未達到完美,盡管它們應對現有的量子計算機綽綽有余。”

“但如果是應對上您所說的成熟的足夠商業化使用的量子計算機,可能依舊會出現被強行破譯的風險。”

“如果想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方式便是集中資源研發出一套更嚴格、且更加可靠的量子加密算法,作為對原有加密方式的替換。”

“不過要想全面替換現有的加密體系,這恐怕需要不短的時間。”

想了想,馮登國給出了個大概的時間:“按照我個人的估算,全面替換至少需要23年左右的時間,這還是在政府下達指令要求動員的基礎上。”

“這還是算在我們已經有了一套可靠的加密算法的基礎上,如果再算上研發的話,需要的時間會更長。”

老人想了想,開口問道:“研發出一套可靠的加密算法需要多長時間?”

馮登國搖了搖頭,道:“這個我恐怕沒法給出一個精確的回答,但如果是集中資源攻克的話,我們應該有希望能夠在半年內完成。”

一旁,潘建偉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沒忍住開口詢問道:“那個,是不是其他國家在量子計算機領域有了重大技術突破?”

聽到這個問題,老人笑了笑,開口道:“接下來的事情涉及到國家安全,還請兩位重點保密,在沒有正式公開前,請勿透露出去。”

他也沒提保密協議什么的,事實上也沒什么必要。

這兩位院士能夠接觸到今天的事情,無疑都是經過國家的考驗,他們也都是國家的頂梁柱,本身就在這些領域為國家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而且保密協議那東西,只是紙面上的約束而已,對于一個大國來說,有那東西沒那東西其實沒什么太大的區別。

畢竟真要靠保密協議來處理這種戰略級的信息與事情顯然是不可能的。

聽到這話,馮登國和潘建偉同時點了點頭,眼神中都帶上了一抹凝重和好奇,想知道到底是個什么事。

會客室中,老人將重新用專業的保密箱存放的‘無極量子芯片’推到了兩人面前,順帶遞過去兩份文件。

“兩位先看看這個。”

聞言,馮登國和潘建偉同時伸出雙手接過了文件,翻閱了起來。

不一會,安靜的會客室中出現了兩道沉重的呼吸聲。

“255個量子比特的成熟量子芯片,可以在正常環境中商業化使用的量子計算機?”

“這這是真的嗎?”

“這是怎么做到的,退相干難題怎么解決的?拓撲量子計算的難題又是怎么做到的?還有霍爾效應”

從手中的報告上了解到關鍵信息的潘建偉呼吸急促的看向了老者,一臉急促的詢問道。

老人笑著點點頭,道:“樣品就在這口箱子里面。”

略微停頓了一下,他看向潘建偉,繼續道:“至于你說的那些問題,我不太了解。”

聽到這話,潘建偉的臉上浮現出一抹失望,不過他很快就冷靜了下來,知道從這位這里了解那些專業知識是不可能的事情。

想了想,他有些好奇的問道:“我能問問,您說的這個樣品,是咱們國內研發出來的嗎?”

老人笑了笑,道:“這塊樣品是金陵那邊的徐川院士提供的。”

聽到這個名字,潘建偉愣了一下,臉上滿是愕然的情緒。

不過老者并沒等他說話,就繼續說道。

“今天找你們過來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希望兩位院士組建一個可靠的團隊,聯合徐院士那邊的科研人員一起針對里面的量子芯片展開研究,建立一套可靠的加密算法的同時,對其盡可能的開發相關的功能。”


上一章  |  大國院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