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院士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來自時空的秘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大國院士 >>大國院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來自時空的秘密~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來自時空的秘密~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16日  作者:少一尾的九尾貓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少一尾的九尾貓 | 大國院士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來自時空的秘密(求推薦求收藏)

有關于‘時空蟲洞曲率性存在性’對撞實驗的報告會即將召開,從全世界各地飛往華國星城的機票直接被搶售一空。

然而即便是有著足足三天的時間,依舊有許多的學者沒有搶到直達的機票,只能被迫從京城、魔都、漢城等地方轉機。

不僅僅是那些受到了CRHPC機構邀請的物理學家和物理學機構,那些沒有收到邀請的學者也紛紛自掏腰包打開了購票軟件。

甚至就連一些數學家都購買了前往華國的機票,想要參與這場屬于物理學界的報告會。

幾乎所有人都相信,由那位徐川教授親自召開的報告會,必然在這次的對撞實驗中發現了什么。

而對于物理學界來說,如果時空蟲洞真的能夠被證實可以存在,那么這毫無疑問將對于未來的發展產生無與倫比的重大改變!

五月初,CRHPC機構總部。

有關于‘時空蟲洞曲率性存在性’對撞實驗的報告會即將召開,來自全世界各地的物理學家紛紛聚集在這里。

在報告會召開的當天,還不到早上八點,就已經有源源不斷的學者抵達了總部大樓,或者是在樓下的咖啡廳,早餐店里面吃著早餐,順便交流著即將展開的報告會。

坐在落地玻璃窗邊,從CERN機構趕過來的弗蘭克·維爾澤克教授一邊喝著咖啡杯,一邊看著外面行色匆匆的物理學家們,還一邊聽著咖啡廳內其他學者偶爾高聲的交流。

“真是不可思議,他們這么快就找到了時空蟲洞嗎?”

“如果是真的,那這的確也太快了。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從對撞實驗數據出爐到現在,時間也不過才十來天而已。”

“我真的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我心中的震撼,你不覺得嗎?自從那位徐教授出現后,仿佛科技和學術的發展就像是坐上了火箭一樣,連時空蟲洞這種理論上的東西都快被他弄出來了。”

“的確很驚人,不過對于這件事我還是持有保留懷疑態度。廣義相對論中的三維拓撲時空結構是禁止改變的,這是已經被證實了的地理,但那位徐教授的論文很顯然違背了這一點,除非他能對此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而且他的論文是基于黎曼猜想被證明后的黎曼ζ函數嵌入量子引力框架完成的,但黎曼猜想的證明至今都沒有通過數學界的同行評審。”

“如果是黎曼猜想的證明的話,我相信他已經做到了。畢竟以他的學術人品,尤其是在數學上發表的論文,還從未有過錯誤。”

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前來參加會議的學者逐漸向召開報告會的‘中宮’會議廳轉移而去。

報告廳內座無虛席,放眼望去黑壓壓的一片。

涉及到時空蟲洞存在性的對撞實驗及誒過,毫不夸張的說,幾乎整個CRHPC機構的研究員都來了。

當然,坐在這里的不僅僅是CRHPC機構的內部研究員,也有不遠萬里趕來這里的其他研究機構的物理學家,甚至是從CERN機構那邊趕過來的學者。

如果它能夠順利完成,并且在那位徐川教授的主導下找到時空蟲洞存在的證據,那么這次對撞實驗將成為人類物理學乃至整個歷史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而整個物理學界對于時空的探索也將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

當然,相對比它帶來的重大意義,這些東西反倒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畢竟時空蟲洞如果真的存在的話,跨越遙遠的宇宙,尋找新的家園,開發廣袤的星空將不再是一個夢想。

或者更確切的說,將不再是一個幻想。

哪怕是它需要幾十年,一個世紀乃至更遙遠的時間來實現。

但至少它真實的存在那里,只等待人類的科技一步步走到足夠架起它的時候,宇宙的無垠空間就是他們的。

時間就在報告廳內眾人的討論交流中一點點過去。

上午九點,穿著一身正裝的徐川從側門走進了這間無比擁擠,就連走廊過道中都坐滿了人的報告廳。

當他走上報告臺時,會場內嘈雜的討論聲就像是被人禁止了時間的流逝一樣,驀然安靜了下來了,所有人的目光齊唰唰的投向了前方。

被無數人用炙熱的目光緊盯著,即便是早已經經歷過無數大場面的徐川這會也仍然為此感到心潮澎湃。

然,讓他澎湃激動的,不僅僅是這一份大場面,更多的還是面對物理學即將到來的新紀元。

更關鍵的是,這一次的新紀元,是由他親手開啟的。

這種血脈僨張的感覺,在這一刻給與了他無盡的力量,讓他的精神前所未有的集中,也前所未有的活躍著。

深吸了口氣,平復了一下劇烈跳動著的心臟,徐川掃視了一整圈眼神中充滿著興奮、盼望、激動等各種情緒的與會者,緩緩的開口了。

“首先歡迎前來參與交流報告會的各位,也很感謝諸位能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到這里聽取我的學術報告。”

“今天的交流報告會,是有關于半個月前CRHPC機構完成的針對‘時空蟲洞曲率性存在性’對撞實驗的結果匯報。”

沒有多余的開場白,直接進入正題的徐川繼續說道。

“在很早之前,我就曾研究過愛因斯坦與納森·羅森利共同提出的愛因斯坦羅森橋。”

“這是他們利用廣義相對論進一步探索了弗拉姆的理論,以弗拉姆教授連接兩個不同時空點的橋梁的概念進一步優化的結果。”

“然而遺憾的是,無論是物理學界歷代的研究,還是我個人的思考。對于愛因斯坦·羅森橋來說,跨越蟲洞的行為是類空的,不能被這個時空的物理所允許。”

“所以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這個蟲洞都是一個不可穿越的蟲洞”

“不過我并不認為這個觀念是正確的,蟲洞并非不可穿越,只不過我們對于它的定義、描述,以及實現可能缺少了一些關鍵的因素。”

“而在經歷漫長時間的尋找,在完成了對黎曼猜想的證明后,我終于找到了所缺少的那關鍵性因素,也就是隱藏在時空背后,打開能夠穿越蟲洞的那一枚鑰匙!”

“即·空離散結構的動力學由某類算子描述,如面積/體積算符,其本征值分布可能與ζ零點統計特性吻合!”

話音落下,徐川摁了一下手中的控制筆。

在他身后的大熒幕上,早已經準備好了的PPT通過放映設備投映了出來。

看著熒幕上的PPT圖片,徐川深吸了口氣,繼續報告道。

“將黎曼ζ函數嵌入量子引力框架,通過非對易幾何、離散拓撲場論和新型代數結構,引入以下場論模型,我完成了時空曲率由零點分布的能量漲落驅動的構造計算。”

“當然,這并非今天的重點。”

會場中,略微嘈雜的討論聲在報告廳內擴散開來。

幾乎所有學者的臉上都帶上一抹驚詫和意外的情緒,在絕大部分的人看來,如果要解釋時空蟲洞的存在性的話,那么徐川理所應當的應該從黎曼猜想開始。

然而他似乎并不打算這樣做的樣子?

坐在報告廳的前排,愛德華·威騰微微皺起了眉頭。

如果單純的從這次的實驗報告來說,黎曼猜想的證明的確不在報告內容中。

但如果徐川不從黎曼猜想開始報告的話,現場會有多少人能夠聽懂這場報告會?

站在報告臺上,徐川沒太在意現場學者臉上的情緒和討論,他繼續道。

“相信在座的各位都已經看過了我此前公開的《三維宇宙時空離散性的深層規律解析與時空蟲洞映射路徑的構建理論》論文。”

“關于論文的內容我就不過多的贅述了,今天的重點是針對論文中所預言的部分內容以及‘時空蟲洞曲率性存在性’對撞實驗的結果匯報。”

停頓了一下,徐川遙控了一下熒幕,放映出來的PPT圖片跳動了一下。

引力波頻段出現瞬態峰信號。

能量缺失信號。

非對稱的粒子噴注。

納米級時空畸變引力特征

目光落在熒幕上的PPT圖片上,徐川深吸了口氣,道:“相信看過我公開的論文的學者都很清楚,上述的這些預言都是什么!”

“沒錯,從理論上來說,它們都是時空蟲洞構建時會出現的一系列物理特征。”

“而這一次CRHPC機構所展開的對撞實驗,便是針對上述預言理論的驗證。”

“理論上來說,只要在對撞實驗數據中尋找到了上述預言特征中的任何一項,都可以理解為‘時空蟲洞曲率性’是存在的。也意味著在我們生活的三維宇宙時空中,構建起來一座通向遙遠宇宙的‘時空隧道’完全可行!”

聽著徐川的解釋,報告廳內交頭接耳的討論聲漸漸傳開,幾乎每一道聲音中都帶著濃濃的不可思議、驚訝、震撼等各種情緒。

回應著那一雙雙寫滿驚訝詫異的視線,徐川臉上帶著輕松的笑容繼續說道。

“通過對85Tev、100Tev、125Tev三個不同能級的鉛粒子對撞實驗,以及三組質子質子對撞對照組實驗,我們已經收集到了足夠的證據!”

“盡管這聽上去很不可思議,但我們所觀測到的現象卻是真實存在的!”

說著,徐川摁了一下手中的遙控筆,熒幕上的畫面跳轉了一下,放映出一行數學公式。

看著這行數學公式,徐川笑著開口道:“這就是在數學上構造三維拓撲宇宙中時空蟲洞的數學!”

“理論上來說,當兩個時空離散點xm,xn對應的素數間隔pn1pn滿足γmγn∝lnp,則可通過素數間隙構造出可具備靜態、軸對稱、喉道、潮汐力足夠小.等性質的時空蟲洞!”

將目光從熒幕上的公式上挪開,徐川看了一眼臺下緊緊盯著他的眾人,笑了笑繼續解釋道。

“為了方便大家的理解,接下來我會重點解釋一下我是如何構造這個數學公式的。”

“當然,由于它建立在解決黎曼猜想的ζ函數的解析性質上,我無法保證你們所有人都能夠聽懂。”

“不過我會盡可能解釋的詳細一些,盡可能的爭取讓更多的人聽懂接下來的內容!”

話音落下,徐川轉身面向了身后的黑板,白色的記號筆,被他捏在手中的記號筆也隨之動了。

“.將每個非平凡零點ρn1/2iγn映射為普朗克尺度(P10m)下的時空離散點,坐標Xn(γnP,0→)。”

“以AdS空間與邊界的對應,構建出一個基礎性質的數學框架dsL/r·(dr)ημν·dxμdxν)

“其中L為AdS半徑,r0對應邊界(r→0時空間無限延伸),而邊界上的物理由共形場論描述,其對稱群與AdS空間的等距群匹配(如AdS的SO(4,2)對應四維CFT的共形群).”

一行行的算式不斷的譜寫在黑板上。

報告廳內,雅雀無聲,所有人都緊緊的盯著黑板上的算式,張大了耳朵聽著徐川的聲音,生怕自己錯過了任何一處細節。

對于徐川來說,將已經解決過了的問題再重復計算一次易如反掌。

不過對于報告廳內的絕大部分學者來說,黑板上的這些數學公式不比來自遠古的象形文字或者甲骨文更容易理解。

尤其是對于不少數學并不是那么好的物理學家們來說,盡管他們早就看過了論文,盡管在徐川板書的過程中會配上詳細的解釋。

但那些復雜的數學符號與公式,并不比魔法師召喚法術的魔咒來的簡單。

兩者都是同樣的生澀,讓人難以明白,甚至是難以在腦海中留下記憶。


上一章  |  大國院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