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馬謖只想作死第六百四十九章 利弊決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我馬謖只想作死 >>三國:我馬謖只想作死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四十九章 利弊決斷

第六百四十九章 利弊決斷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11日  作者:蜀中劍士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蜀中劍士 | 三國:我馬謖只想作死 
自東漢末年,漢桓帝開始,全世界就進入了新一輪的小冰河紀。從那個時候開始,整個東亞的氣溫就開始不斷下降。

這個氣候下降的趨勢,將會在南朝劉宋建立的時刻達到終點。

這個氣候變遷,帶動著整條四百毫米等降雨線的南移。同時因為氣溫的下降,中原地區的量產量也開始減產。

而眼下,季漢所處在的關中,就已經被這個氣候波動影響巨大了。

誠然,目前來看,把京城定在長安算是最好的選擇。不僅可以依靠成分純潔的關中維持政權穩定,同時還能穩定自身的基本盤。

但就現在這個情況,關中恐怕是很難向西漢年間那樣供養得起一個首都了。而且就算供養得起,對季漢來說也是鎖死了上限,未來兩百年里京城不可能有更多的發展。

而且……就現在這個氣候趨勢來看,關中未來所面臨的可能不僅僅是糧食進一步減產。位于孤軒于中原之外的關中平原,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可能所面對的軍事壓力很可能也會越來越高。

畢竟小冰河紀的影響,并不只局限于中原的。相比于富饒的中原,生活環境嚴酷的北境胡人實際上生活更加困難。

正因為氣候的變遷,北境胡人已經開始組團南下了。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關中可能持續要面對來自北境的壓力。

甚至就連季漢自己設立的六鎮,也可能是關中的威脅。

當然,季漢也可以嘗試從關東征調物資西進,以此來充實關中。但這樣一來的損耗將會是巨大的,大量的物資會浪費在路途之中。

尤其是當中原之糧沿著黃河運送到陜城之后,所有物資都得上岸陸運入關中。

這么多的算盤一合計,精于算賬的尚書臺就給出了他們的建議。

遷都吧。

把都城遷到洛陽,依靠著司州盆地的險阻與中原水系的運力,可以從中節省大筆的財政。季漢還能因此加強對關東的控制,貌似一切都會好起來。

唯一的問題可能就是政治股份可能因此被關東士族稀釋,不過這也算是沒有辦法的。

“總而言之,大將軍您也能看得出來,我們沒有選擇。”楊準攤了攤手,有些苦澀的對馬謖解釋道。

“若是可以,我作為關中人士,更愿意讓朝廷繼續待在長安。但現在事實還是關中已經快要養不起京城了,為了國運恐怕不得不這么做了。”

對于這個情況,馬謖一直處于深刻的沉默。在楊準解釋一番之后,馬謖也只是輕輕的搖了搖頭,并沒有說什么。

有些事情,顯然無法靠一個人拼命就可以改變的。馬謖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他現在就得動一動腦子,為此事想一下辦法。

“陛下什么時候召開朝會再次商討此事?”

“兩日之后,陛下會在朝堂召開朝會。屆時不僅您需要前往,丞相也會參與商討此事。”

楊準擺了擺手說道。

“既然如此,那等大事商議完,跟丞相一起去給公琰吊喪吧。”

兩日之后,決定季漢未來的一場朝會,在長安皇宮正堂召開。除了部分還在外坐鎮的官員之外,整個大漢各級重臣全都被召集了過來。

其中最重要的兩個人,自然是丞相諸葛亮,以及大將軍馬謖。

不過讓馬謖意外的是,這一次朝會上,他看到了好幾個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其中就包括他自己的兒子馬平,諸葛亮之子諸葛瞻……

其中在史官的位置上坐著的,則是陳壽。

這季漢的新一輪二代,這么快就已經到了出仕的年齡了。

在馬謖好奇的掃視群臣,打算看看還有多少個生面孔時,劉禪也出來了。在劉禪親自出面,并由費祎主持下,這一次商討遷都的會議開始了。

談到遷都,費祎首先把戶部近三年的所有賬本拿了出來,并毫不避諱的向群臣公開出來。

“在這三年里,隨著我們漢軍不斷東進,并收復了關東地區。事實上朝廷已經可以受到關東的賦稅了,就在今年,更是將中原三州的賦稅全都征收了上來。”

費祎將賬本公開,并面色嚴肅的向群臣……或者說就是向馬謖和諸葛亮解釋道。

“但我們還是小瞧了肴函道運輸的困難,大量的糧草在中途被損耗掉了。”

“根據戶部就算,光從陜城運至長安,其中的錢糧損耗達一成半!如果算上之后的水路運輸,恐怕……”

陜城,是弘農郡的治所,也是自關東向西運輸的水路最后一站。

從陜城向西,便是著名的三門峽,鬼門,神門,人門三島突然出現,直接把大船卡死。而且從此處開始水路越來越湍急,水路運輸根本不現實。

也正因為三門峽的存在,導致關東向關中運送糧秣的損耗提高了好幾倍。

“就這個級別的損耗,忍受幾年倒還好。但未來天下一統,一切以安民為本的時候,這損耗可就太大了。”剩下的都不用費祎說了,諸葛亮已經搖了搖頭,先一步開口道。

當規模擴大到整個國家,哪怕多半成的損耗,疊加下來也是一個極其恐怖的量。季漢雖然現在沒有以前那么窮了,但再富也經不起這么嚯嚯。

相反,如果直接遷都至洛陽,那就沒有這么多問題了。因為洛陽是滎陽水系的延伸,從關東征收的賦稅運送至首都的損耗完全在可接受范圍內。

而且洛陽處于中原范圍內,上下左右皆有拱衛,看上去是一個極其完美的選擇。

不過,這個時候馬謖卻站了出來,面色平靜的詢問道。

“不過,若是想遷都洛陽,朝堂是否有試探過關東士族的態度?或者說,現在關東那邊的那幫豪強,他們對大漢的忠誠可以信任嗎?”

“畢竟目前來說,我們收復關東不過三年,朝堂政治的基本盤可還在關西!”

“而且,如果我們遷都到洛陽,跑到關東大族的眼皮底下,我們的虛實他們可就全都知道了。到時候以我們現在的實力還能不能鎮得住局面呢?”

(本章完)


上一章  |  三國:我馬謖只想作死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