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馬謖只想作死第一百二十章 朝堂爭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我馬謖只想作死 >>三國:我馬謖只想作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章 朝堂爭論

第一百二十章 朝堂爭論


更新時間:2024年02月02日  作者:蜀中劍士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蜀中劍士 | 三國:我馬謖只想作死 


馬謖回成都,一見面就給諸葛亮帶了這么大一個事件。

諸葛丞相倒是有想過,孫權是否會在有朝一日擅自稱帝。但丞相自從托孤一來就沒閑下來過,一直沒太注意東吳的情況。

直到馬謖這一句話,讓孔明發現,孫權已經是隨時能稱帝了。

孫權,號稱三國時代的勛宗,這輩子頭銜多的嚇人。

從大漢討虜將軍,到老劉表奏徐州牧,領車騎將軍。偷襲荊州之后當了曹老板的南昌候。先帝急眼了孫權又變成曹丕的大魏吳王。曹丕南下偷襲東吳之后,又變成了大漢吳王。

但別看這位勛宗頭銜多,但每一次都能拿到巨大的利益。一直到現在,孫權無論是在曹魏還是蜀漢,都是吳王了,整個江東法理上都算他的封地。

也正因為如此,孫權現在距離皇帝就只剩下一步之遙,只差捅破那一層窗戶紙了。

歷史上孫權一直想以拿下合肥,以此作為自己稱帝的資本。結果前后數次大戰,久攻不下還大敗而歸,只能退而求其次選一個大勝了。

馬謖說的沒錯,這一戰一旦東吳大勝,孫權很有可能立馬稱帝。

到時候擺在蜀漢朝堂面前的,就是一個幾乎無解的問題。

這個東吳皇帝,你承認不承認呢?

諸葛亮火速派人去覲見漢帝劉禪,并著急群臣來朝堂討論對策。

蜀漢的中央政體很特殊,軍政要務的核心樞紐在丞相府而不是朝堂。大部分事情都是一式兩份,一份送到宮中給劉禪,一封送到丞相府給諸葛亮。

如果皇宮與丞相府都給出了回應,則以皇宮為準。

所謂,宮中府中,俱為一體!

這樣效率非常高,有諸葛亮親手負責下成都行政效率提高了一大截。而劉禪對此并不在意,或者說是知道自己的能力,大把的放權。

不過大部分大事,諸葛亮還是要去朝堂處理并交給劉禪負責。

很快,宮中傳來回復,劉禪已經帶人到朝堂了。而群臣也在召集下前往朝堂,看看究竟發生了什么大事。

難道丞相打算再次北伐了?

在一番群臣落座之后,諸葛亮作為丞相站了出來。先向陛下行禮,隨后將馬謖所說皆陳列出來。

核心就一個,那就是萬一東吳稱帝了我們該怎么做?

諸葛亮此言一出,群臣皆大驚,全都愕然。

“東吳不過是一個諸侯之國,他們怎么敢稱帝的?”有大臣對此表示了難以相信。

這年頭稱帝就得有天命,而天命向來代表的是獨一無二的。

天下只能有一個皇帝,只能有一個天命!

這也是為什么曹魏和蜀漢為私死仇的原因,就是因為雙方都是皇帝,都不承認對方的天命。

但曹魏還只是篡漢,是試圖搶走大漢的偽天命。

你吳老二一無德行,而無合法天命,你是怎么敢的?

“孫權無義無德,性情貪婪,這種事情恐怕他做得出來!”

這時,一直擔任蜀漢東吳的外交大使鄧芝站了出來,拱手說道。

他是蜀漢對東吳的外交使者,對孫權了解頗多,所以他的話群臣能相信。

但正因為如此,群臣才感到驚愕,隨后是一片嘩然。

“若是東吳敢稱偽帝,我們必須要給他們一個教訓!!”有臣子義憤填膺,一起表態東吳敢稱帝咱就干他丫的。

什么狗屁玩意,也敢來碰瓷我們大漢的天命!

看到群情激奮的大臣們,馬謖在一側微微點點頭。

這個時候蜀漢朝堂臣子大多還是革命派,屬于有血性有膽識的。面對東吳的僭越,群臣顯然是不能忍的。

大漢養士四百年,總歸是有忠心耿耿的遺老的。

不過讓馬謖有些意外的是,在群臣里有幾個角落的學士模樣的臣子并沒有表態,反而面無表情的站在一旁。

領頭的馬謖還有點眼熟,乃光祿大夫譙周。

“看樣子這些人就是益州本土派的代表了。”馬謖眼底閃過一絲明悟,益州派基本上是蜀漢內部最堅定的投降派了,反對一切形式的對外戰爭。

畢竟割的是他們的肉,放的是他們的血。

面對群臣義憤填膺的表態,坐在皇位上的劉禪并沒有表態。只是輕輕點點頭,隨后開口道,

“此事關系重大,不知丞相可有良策?”

“老臣以為此事事關重大,還需群臣一并討論利害!”諸葛亮面色嚴肅,拱手長揖道。

這件事他得征求所有人的意見,然后才能做出判斷。

“東吳現在乃我們的盟友,在東面為我們牽制了大量的曹魏兵馬,安能伐之?”這個時候,一直沉默的譙周突然站了出來,拱手朗聲道。

而且東吳擁三江之險,聚兵十余萬,乃東南霸主。貿然討伐,恐怕會再現昔日夷陵慘狀!”

譙周此話一出,頓時主戰派的大臣全都看過來了,對這個老家伙怒目而視。

但譙周選擇視而不見,反而緊緊的看著諸葛亮的臉色。

“陛下,臣以為大漢天命乃獨一無二,是一國之根本。偽魏篡漢奪得偽天命已經是世人所不容,安能承認東吳鼠輩?”

這時,又一個大學士站了出來,對劉禪行禮道。

“若是江東自立天命,是以不臣,若不伐之恐怕會讓天下英雄所失望啊!”

此言一出,群臣皆應和,都認為一旦東吳敢這么做,就得討伐他。

朝堂上迅速分化了,絕大部分都是主戰派。但益州本土派的代表卻都咬死認為,現在大事不是這個應當想辦法北伐。

討伐盟友只會讓偽魏反推,致使多年以來的運營全白費。

朝堂討論了很長時間,馬謖一直偷窺坐在上面的劉禪。這位傳說中的蜀漢后主現在看上去很年輕,眼睛炯炯有神看上去很想有一番作為。

只不過一直沉默著,只是靜靜的看著群臣爭吵。

“丞相,此事可有良策?”

朝堂上吵了小半個時辰,劉禪才突然開口,打斷爭吵的同時將決策權交給了諸葛亮。

“陛下,臣以為非常時期非常對待!”

諸葛亮已經基本搞清楚群臣的態度,沉默良久道。

“對東吳的小心思,我們恐怕不能深究。只需遣一使者往江東,與東吳斷交絕使,再不往來即可。”

“現在,還是北伐更重要!”

諸葛亮話剛說完,就聽到馬謖的聲音響起,

“丞相!不可啊!”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三國:我馬謖只想作死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