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攻略后記·共和大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靖難攻略 >>靖難攻略最新章節列表 >> 后記·共和大明

后記·共和大明


更新時間:2024年07月16日  作者:北城二千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北城二千 | 靖難攻略 


“砰!”

大明三百九十七二月,隨著李樾稱帝,大明大軍南下的消息傳出,。

權貴們并不想要戰爭,支持并跟隨李樾南下也不是為了他一家一戶的稱帝想法,而是為了割據海外土地后,用海外的土地來與李楙和談,以求得現有的地位不被動搖。

現在李樾犯蠢自己建國,還要搞什么《明史》和《明代通史》。

如果再不舉旗,那他們就真得和李樾陪葬了。

二月初九,小西洋、西海、南大西洋、北大西洋、紅海、阿拉伯海、南海、南洋等十八支艦隊通電反正。

十一日,瀛洲廣澤郡王朱師燼通電世界,向南洲發起進攻,響應勤王。

所謂“大燕”,在李樾連南洋叛亂都還未徹底平定的情況下,便再度陷入了南北包夾的處境。

三月,明軍主力沿著中南半島南下滿剌加半島。

隨著丟失海軍力量,李樾手中只剩下了兩千多李氏子弟兵督軍的七萬多銳士軍。

四月,《明史》與《明代通史》在不到五個月的時間草草完工。

由于時間太短,大量野史被摘入其中。

五月初十,胡粟率軍二十萬抵達滿剌加半島,于五月十五日在北方海軍的幫助下開始渡海作戰。

十七日,巨港府等七府先后通電投降,蘇門答臘島被收復。

余下時間里,由權貴們所掌握的部分南洋軍隊先后投降,李樾僅有爪洼群島可駐守。

六月初一,胡粟還未發起攻勢,李樾部將吳復率領手下千余銳士軍揭竿而起,李樾在曾經的爪洼國王城內于亂軍被殺,其子李陵失蹤。

六月初二,吳復通電投降,鄭令堯及李樾其余諸子,以及大量權貴們被作為政治獻金交給胡粟,胡粟下令凌遲鄭令堯等人。

至此,為禍大明朝五十多年的李鄭之亂被平息。

雖然被稱為“李鄭之亂”,實際上是由李、鄭等十二個勛貴大家族,五十四個勛貴小家族形成的一場利益爭奪。

七月十六日,隨著南洲被光復,神宗年間的版圖,約有六成被收復。

八月初一,胡粟北上與李楙見面。

“他們倒下了,不過情況依然沒有改變,反而變得更糟糕了……”

大明宮內,此時的這里已經人去樓空,除了日常維護的工作人員,整個宮殿群只有一些前來散步的權貴。

這其中,便包括了與胡粟交談的李楙。

二人都已經四十多歲,但遠沒到可以享受的時候。

剛從南邊返回的胡粟聽著李楙口中的話,眉頭緊鎖。

“倘若宗室們一開始就聯手發力,饒是李政執政,這場動亂也不會持續那么多年。”

“說到底,他們都在觀望,都想趁機擴充自己的勢力。”

“戰前百姓們的思想浪潮還很大,經過這十幾年的戰事蹂躪,卻都在期盼起了穩定。”

“百姓一旦貪圖穩定,那改變就越發不可能了。”

“倘若不是我們起兵及時,涼王恐怕已經攻入北京稱帝了。”

“現在談和,他們的要求是涼王入閣為首輔或次輔,并讓雍王掌管西軍,涼王世子掌管東軍。”

李楙侃侃而談,但斗志并沒有丟失。

胡粟看著他,沉吟片刻后才道:“西邊涼王他們的要求不能答應,一旦答應,就是把軍隊交出去了。”

“江南的權貴還掌握著海軍,聽從我們命令的只有半個西軍和一個東軍。”

“就局勢而言,對我們很不利。”

“一旦涼王入主內閣成功,軍隊基本由勛貴和宗室把控,僅憑一個半的都督府軍隊,我們恐怕……”

胡粟沒說完,而是搖了搖頭。

李鄭之亂能亂十五年,就在于人人都在想自己。

類似涼王這些藩王如果一開始就舉大旗,那李鄭之亂早就被平定了。

“百姓安穩不了太久的,新的思想浪潮已經出現了,不想繼續出現李鄭之亂這種事情,就得徹底改變才行。”

“現在天家已經從政治中盡量剝離出去了,再進行改變,就不用擔心天家的事情了……”

胡粟看向李楙,李楙則是看向遠處漸漸升起的太陽。

“要想擺脫這種權貴們為了利益而內斗的事情,唯有變法……”

大明三百九十七年八月,在大明朝內部的東西談判中,李楙與胡粟被排擠出內閣。

次年春,李楙先后發表許多關于社會問題的文章。

十五年的李鄭之亂,不僅沒有消除社會問題,反而因為地方勛貴和宗室擁兵自重而愈發嚴重,

宗室、北方和西方勛貴在李政之亂中做的事情,和李鄭背后的權貴們所做之事毫無區別。

戰前的大量中產階級因為戰爭中的權貴和宗室壓榨而破產,大明的財富分配問題達到了一個新高,貧困人口為八億四千萬人左右。

八月,李楙指出貧困問題在大明的變法中的重要地位,領導貧困人口斗爭,是新時代中必須要走的一條道路。

十月,東西和談塵埃落定,涼王入主內閣成為首輔,李楙因為變法言論而被下野。

大明三百九十九年,李楙遭到新權貴們的迫害而返回故鄉湖廣。

大明四百年二月,涼王朱伯海等人控制的內閣行事作風與曾經的李鄭等權貴無不同,甚至變本加厲。

戰爭中的大量苛捐雜稅不僅沒有因為戰爭結束而廢除,反而將這些稅收定為正稅。

同年六月,六個時辰工作制被內閣確立,重慶、成都、南昌等地爆發工人抗議。

九月,內閣宣布永歷年間發行國債作廢,大量百姓資產縮水,民營工廠破產,失業率不斷增長,貧困人口進一步增加。

大明四百零一年二月,四川爆發游行,游行遭到鎮壓,死傷上萬人。

九月,李楙感到時機成熟,于九月初九通電全國,發動變法,湖廣都司、四川都司、安西都司先后響應。

得知消息,朱伯潛所代表內閣決定圍剿新軍。

九月二十四日,李楙按照“洪熙舊制”為基礎,進一步對土地進行分配。

十月十日,來自河南、江西、南直隸、兩廣、云貴、烏斯藏、陜西等地軍隊開始對新軍進行圍剿。

十月十二日,皇帝朱伯沐發表文章,贊同李楙、胡粟等人的變法,并親自前往了湖廣,將弘光年間,神宗復刻留下的“洪熙天書”交給李楙。

李楙在翻看天書后,發表了“世武帝也是支持我們”的言論。

不同于歷代皇帝不舍得放下權力,不聽取天書建議的做法,朱伯沐按照天書的建議,捐內帑四百萬支持變法。

十月二十六日,第一次圍剿戰爭爆發,李楙以“管他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作戰方式,留軍七萬駐守四川里湖廣,率軍四萬擊潰云南都司六萬主力,招降潰軍四萬。

投降后的云南都司主力爆發強大戰斗力,幫助李楙收復云南。

冬月二十六日,云南全境光復。

二十七日,變法政策在云南執行,并取得大量百姓支持。

三十日,李楙憑借云南地區的軍工廠開始擴軍,百姓踴躍報名參軍,為變法獻出自己的力量。

臘月初二,胡粟抗住了北方圍剿大軍的攻勢,而李楙率軍進攻貴州,圍剿宣告失敗。

四百零二年正月初六,朱伯海調集東軍進入貴州與李楙作戰。

利用貴州的地形,李楙在運動戰中不斷調動東軍,并集中兵力消滅東軍之中的權貴軍隊。

二月初七,楊庚于貴州戰敗,四萬東軍精銳敗亡,進入貴州的十六萬東軍士兵宣布擁立變法,貴州全境光復。

三月初二,朱伯海因為屢次失敗而被內閣宣布解除首輔職位,改任次輔,次輔王通成為首輔。

四月初七,王通調動西軍、南軍、北軍二度出兵,并令空軍不用顧忌,肆意投放炸彈。

此舉令空軍中大量士兵不滿,許多士兵駕駛飛機落地新軍所控機場,宣布擁立變法。

八月,官軍以七個不同方向對李楙、胡粟發起圍剿。

同月,安西新軍被鎮壓,新軍士氣跌入谷底,李楙發表“十勝十敗論”,士氣得到提振。

四百零三年二月,江西爆發游行,李楙趁機攻入江西,并于三月光復江西全境。

眼看財政稅源遭到威脅,王通催促圍剿大軍加強進攻力度,并增加二十萬軍隊參與圍剿。

彼時新軍兵力為二十四萬,官軍圍剿兵力為五十二萬。

三月,李楙率軍攻入兩廣,兩廣軍隊、百姓響應變法,新軍兵力壯大至三十二萬,西南戰事宣告失敗。

七月,王通挪用銀行十六億兩,發動南征,大量百姓因此破產而流落街頭。

李楙、胡粟等人指揮新軍戰略防御,集中優勢兵力,在運動戰中殲滅、招降不少權貴子弟和官兵。

四百零四年六月,李楙令胡粟于江西做出進攻江南態勢,趁官軍主力調往江南,趁機進攻陜西。

七月,遼東、渤海爆發工人游行,李楙攻入西安,光復關中,陜西都司大量中基層軍官宣布擁立變法。

九月,新軍從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

四百零五年三月,李楙組織中原戰役,十八萬新軍攻入河南,與二十四萬官軍于河南形成對峙態勢。

四月,王通令山南、南中、老撾、暹羅、交趾等都司進攻云桂地區,中南戰役打響,胡粟坐鎮昆明,雙方以二十萬對十二萬形成對峙態勢。

五月,王通在鎮壓東北工人游行后令軍隊南下參與中原戰役,雙方兵力改變為官軍三十八萬對二十二萬新軍。

同月,二十四萬西軍向關中發起進攻,朱高煦的十四世孫朱仲棖率軍六萬布防隴山,西軍久攻不下,對關中地區進行轟炸。

二十四日,皇帝朱伯沐譴責西軍轟炸關中,江南、浙江、山東、山西、安西、甘肅、遼東等二十四省地區爆發游行運動。

該運動持續二十四日后,被王通下令強行鎮壓,百姓死傷無數,進而引起地方性小規模起義。

六月十五日,中原戰役正式從僵持階段開打,大量官軍的中基層軍官不堪忍受權貴軍官的胡亂指揮和凌辱而宣布擁立變法,并加入新軍。

七月初七,李楙取得中原戰役勝利,招降官軍十二萬,向山西、山東、南直隸進攻而去。

七月十四,王通親抵前線,指揮上直十六萬軍隊和中原戰役潰敗下來的二十余萬潰軍組建黃河防線。

為了組織李楙進攻南直隸,王通下令決口黃河。

命令下發后,大量中基層軍官宣布擁立變法,王通灰溜溜撤回北京,李楙北上招降大量潰軍。

八月,李楙光復山東全境及南直隸長江以北廣袤地區。

得知南北被阻斷,江南地區官軍大量投降,江南戰役取得勝利。

四百零六年三月,李楙指揮六十萬大軍北上,遼東、渤海都司中的大量中基層軍官宣布擁立變法。

王通、朱伯海等人撤往西部地區,北直隸被光復。

至八月,山西、遼東、渤海、大寧、嶺北、燕然等地相繼被光復。

變法的政策開始在中原大地實行,并取得效果。

十月初五,海軍對南直隸、江南等地發起襲擊,大量平民死傷,皇帝朱伯沐發表文章譴責海軍。

十月二十四日,北海艦隊宣布擁立變法,緊接著東洋、東海等艦隊的中基層軍官紛紛宣布擁立變法。

如果說李鄭之亂是讓世人看到權貴們的丑惡,那現有的內閣就是讓世人徹底對專制主義和權貴們主義死心。

大明四百零七年四月,李楙發動南征,指揮六十萬新軍先后光復交趾、南中、老撾、暹羅及整個中南半島地區。

九月,在海軍的幫助下,南洋及朝鮮等地被收復。

十月,日本爆發叛亂,官軍對叛軍無情鎮壓。

十月二十四日,李楙發表文章,統稱大明百姓為華夏民族,堅決反對分裂。

冬月初七,新軍登陸日本,日本都司投降。

經過統計,李鄭之亂前的日本人口為六千二百萬。

至大明四百零八年九月,日本地區人口僅存四千三百余萬,大量叛亂分子在過去五十年時間里被鎮壓,日本地區隨之高度漢化。

同年四月,南洋地區被收復。

九月,南洲被收復,李楙發表《宗室條例》政策,其中只要放棄兵權的宗室,朝廷都會出錢購買其手中土地,對宗室采取平等政策。

同月,朱伯沐為發表了贊同《宗室條例》的文章。

十月,廣澤郡王朱師燼等瀛洲四位郡王接受條例,瀛洲光復。

大明四百零九年四月,經過中原、中南、江南三大戰役和南洋戰役,百萬官軍先后擁立變法,李楙將王通等人批判為偽政權,新軍更名為大明軍隊。

八月,李楙發起西征,大明百萬大軍開始西進。

九月,朱伯沐發表賀文。

同月,大明軍隊先后收復甘肅、安西、烏斯藏、北庭、山南、河中等地區,所過之處,盡皆投降。

臘月,波斯、大食、西海、磧北等地區百姓、中基層軍官揭竿而起,王通、朱伯海等人統治下的偽政權宣告覆滅。

大明四百一十年二月,李楙擔任內閣首輔,胡粟擔任次輔,在全國范圍內進行變法。

隨著大明專制的坍塌,西洲各國百姓也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同年,法國大變法爆發,路易十六統治下的波旁王朝被推翻,但在大明的外交干涉下,路易十六最終沒有被送上斷頭臺,而是被流放到了地中海上的一個小島上。

次年,普魯士吞并匈牙利,成為西洲最大的國家,并整軍準備吞并整個歐洲。

大明四百一十二年三月,西洲戰爭爆發,同年大明開始編撰《明實錄》、《新明史》和《新明代通史》。

次年四月,大明收復錫蘭府,并對昆侖洲出兵,收復割據狀態下的昆侖洲全境。

大明四百一十六年五月,大明出兵北洲,由北向南收復北洲、東洲。

其中北國、東國內附,南國余孽終被平定。

大明四百一十九年,北洲與東洲被徹底收復,大明終于回到了武宗時期的版圖,并有所超出。

同年六月,大明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

七月,吞并奧斯曼的普魯士王國向英法西三國宣戰。

九月,屬國瑞典內附大明,置北極三司。

十一月,皇帝朱伯沐與皇太子朱簡燦駕駛汽車開始“環大明旅行”。

大明四百二十三年六月,大明于北極投放神秘武器,并直播令英法普西等國觀看。

七月,八十萬大明軍隊屯兵磧北的西洲草原。

八月,四國成為大明屬國,掛上了屬于大明的“朙”字旌旗。

自此開始,這個世界形成了一個統一的宗藩政權。

往后,民生科技開始一路狂奔,其中也不缺乏部分為皇權唏噓的人,而這個時候的皇帝作用就展現出來了。

朱伯海與朱簡燦時常發表文章,并自己出資將他們的旅行拍成電視劇播放。

皇帝都沒有為自己的生活感到難過,反倒是唏噓皇權的人群為他們叫苦不迭。

大明四百三十年,電視、空調、冰箱等科技得到運用,高速火車也開始在大明本土奔跑。

大明四百四十八年,李楙、胡粟先后去世,享年均九十歲。

兩年后,大明皇帝朱伯沐去世,享年八十六歲,皇太子朱簡燦即位,皇太孫朱靖垠成為皇太子。

大明四百五十年,世界人口達到二十五億,其中大明直屬百姓數量達到二十億。

大明四百五十八年,朱高煦的第十七世孫,二十八歲的大明皇太孫兼航天員朱迪錫乘坐大明第一艘航天器登陸月球。

在全球直播下,地球上所有人看著他拿出了世武帝朱高煦留下天書中的一頁,聲情并茂地朗讀道:

“這是俺的一小步,是華夏百姓的一大步!”

(本章完)


上一章  |  靖難攻略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