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攻略第82章 擅寡而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靖難攻略 >>靖難攻略最新章節列表 >> 第82章 擅寡而長

第82章 擅寡而長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31日  作者:北城二千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北城二千 | 靖難攻略 


作者:北城二千

“你倒是變了許多……”

孝陵寶頂神道上,望著向自己走來的朱高煦,徐增壽表情復雜。

從他這次回南京,并在魏國公府見到朱高煦后,他就覺得自家這個外甥變化很大。

只是他沒有想到,自家的這個外甥,如今居然已經變化大到可以對皇帝提出一些政務上的見解了。

這樣的資格,滿朝文武也只有百來人能擁有,便是自己也只能低頭做事。

倒是自家這外甥……

徐增壽一時間居然有些不敢與朱高煦如曾經一般相處了,而向他走來的朱高煦也敏銳察覺到了自家這個小舅舅的情緒,因此在走上前后如前身的朱高煦一般,膽大的從徐增壽手中奪走了那長刀。

“舅舅這身份,居然也用兵部的刀。”

“你這廝!”在刀被奪走后,徐增壽下意識將它奪回,如曾經般瞪著眼睛準備教訓朱高煦。

只是當他準備動手,這才反應過來眼前人已經不是曾經的朱高煦了,只得尷尬將欲要舉起的手放下。

“呵呵……舅舅出去一趟,倒是變得多愁善感了。”

望著徐增壽放下的手,朱高煦沒心沒肺的笑著打趣,徐增壽對此也只能無奈將佩刀系好。

這對舅甥的對話及舉動,都被旁邊的郭英收入眼中。

或許朱高煦的那番舉動能糊弄過去二十來歲的徐增壽,但卻是萬萬糊弄不過去郭英這個年近六旬的老人精。

“這小子……不簡單。”

郭英心中暗自評價,而此時一旁的朱高煦也對郭英抬手作揖:

“前番沒有時間,如今爺爺入了地宮,小子方能與武定侯親近。”

靖難之役還未爆發,在朱高煦看來,即便日后的郭英很有可能會和自己成為敵人,但這并不能限制他此刻與郭英交好。

對于郭英這種不結黨、不徇私的開國勛貴,朱高煦還是十分尊敬的。

“小子曾聽家父說過,武定侯一生大小五百余戰,總計擒斬獲俘人馬一十七萬余,身背七十余傷。”

“不瞞您說,若是可以,小子也希望能如武定侯一般,為大明朝開疆拓土,保家衛國。”

朱高煦這話七分真、三分假,但聽得郭英十分受用。

盡管他還是十分注意與朱高煦的距離,可當著兵卒們的面,他還是作揖回禮道:

“這些不過是燕王殿下的謬贊罷了,老夫雖南征北戰,但要比起功勞,恐怕遠不如燕王殿下。”

“小子并不這么認為……”朱高煦搖搖頭,否決了郭英那自謙的說法,同時也說出自己的看法:

“我父親雖迫降了乃兒不花的數萬部眾,收捕了番將阿失里本部,但并未對北虜造成什么致命的打擊。”

“反倒是武定侯與諸位將軍的捕魚兒海之戰將北虜打得人馬潰亂,絕了忽必烈這一脈的皇帝位,逼北虜去了帝位。”

來到大明朝的這半年多時間,朱高煦一直在了解如今大明四周的局勢,正因為了解,他反而對后世所謂的“北元未滅”、“南北割據”說法嗤之以鼻。

在他看來,北元都已經被大明打得自削帝號,只敢稱大汗,哪里還有一個該有的國家樣貌。

可以說,僅捕魚兒海一役,明軍便已經將北元打回了部落制,西邊的瓦剌與韃靼都只能躲在遙遠的漠北和漠西,根本不敢靠近漠南。

在北平時,朱高煦記得自家老爹幾次出塞,都抱怨了蒙古人太能跑。

其逃跑速度,便是連北平的數千塘騎北逐千里都搜尋不到他們的蹤跡,不過這也并不奇怪。

自從大明立國北伐,蒙古人能拉出的軍隊數量便一直下降,披甲率也隨著兵力的下降而下降。

從洪武元年還能拉出四五十萬大軍和大明多線對峙,到洪武十年只有三十余萬北逃殘軍,再到后來的洪武二十年,便是連十余萬兵馬都難以拉出。

可以說,如今的東西蒙古加在一起,也頂多能拉出十萬左右的軍隊,披甲率不足一半。

如果不是蒙古人還可以通過歐亞草原通道,從中亞和東歐獲取部分支持和人口,恐怕現在他們連漠北都待不下去了。

只可惜,靖難及之后的十余年時間,明軍沒有大規模北伐,因此給了蒙古人喘息的機會。

不然,以大明的國力和軍事實力,蒙古人的生存空間只會被不斷壓縮。

正因如此,朱高煦才不愿意靖難,而他不靖難的前提是朱允炆不會強勢削藩。

只要他不強勢削藩,而是采取自己的那套削藩手段,朱高煦相信沒有幾個藩王會站出來唱反調。

不管是自己,還是自家的便宜老爹,大家都會乖乖地守在邊疆,為大明朝戍邊。

朱高煦這段時間和朱允炆打關系,除了順應朱元璋的想法,其次還是為了讓朱允炆接受自己的削藩提議。

只是眼下看來,朱允炆雖然表面上對自己笑臉相迎,但暗地里恐怕早就對自己不耐煩了。

這樣的局面,朱高煦想要不討厭朱允炆才困難。

但凡他聽了朱元璋的話,大明也不會錯過一個驅趕殘元勢力的最好時機。

“你這臉色這么難看?莫不是受了風寒?”

朱高煦還在想著歷史上朱允炆的種種不是,徐增壽卻關心的摸了摸他的額頭,將他拉回了現實。

“沒有,就是想到了北邊的事情,一時間有些不知道怎么與武定侯表達。”

朱高煦勉強回答,而郭英則是眼觀鼻、鼻觀心,對他所說的奉承話語,皆是左耳進,右耳出。

他可是見過太多與藩王交好后,自取滅亡的勛貴了,自然不可能步那些人的后塵。

朱高煦這人的身份,即便放在整個京城,也是極為敏感的那幾個人,更別提眼下的他還在武英殿理政了。

就目前來說,郭英很清楚皇帝在想什么。

制衡秦晉燕周這四個強藩,是皇帝目前在做的一件事情。

如果這件事情的走向不能按照皇帝的想法去走,那眼下在家休養的馮勝及傅友德二人,恐怕難以保全性命。

這兩個已經沒有兵權的功臣都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何況負責宮廷禁衛的自己?

因此,郭英眼下只想快點結束中元祭祀,不想再與朱高煦糾纏半點。

他那刻意保持距離的舉動不難看出,因此徐增壽也小聲在朱高煦耳邊提醒:

“武定侯是陛下的貼身人,你小子最好別與他親近,免得被廟堂上的人抓到把柄。”

“知道了……”朱高煦頷首,順帶瞥了一眼郭英,不由的在心底嘆了一口氣。

“看樣子我在這南京,恐怕是施展不出什么手腳了。”

想到這里,朱高煦也轉頭看向了紫金山外,眺望著一眼看不到邊的南京城:

“想要施展手腳,還是得去一個距離南京足夠遠的地方。”


上一章  |  靖難攻略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