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攻略第78章 中元祭日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靖難攻略 >>靖難攻略最新章節列表 >> 第78章 中元祭日

第78章 中元祭日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31日  作者:北城二千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北城二千 | 靖難攻略 


作者:北城二千

“鐺…鐺…鐺……”

次日,當晨鐘開始作響,整個南京城的百姓也紛紛從睡夢中蘇醒,迎接自己忙碌的一天。

與他們一樣的,還有紫禁城東華門口的兩千御前豹韜衛精騎。

在這支精騎隊伍的前面,矗立著一老一少兩位身騎河曲大馬的著甲武官。

“駕……”

霧色蒙蒙中,一抹棗紅色從東皇城根南街走來,馬蹄聲清脆。

待它走近,但見身著一身黑色圓領袍的朱高煦騎馬而來。

在諸軍看到朱高煦的同時,朱高煦也看到了那一老一少兩位武官。

年輕的那武官朱高煦可不要太熟悉,因為其身份便是御前勛衛的徐增壽,至于另一位穿著罩袍的老武官他則是不太熟悉。

帶著疑惑,他騎馬越過街道兩側的御前豹韜衛精騎,來到了這兩位武官身前作揖。

“舅舅,老將軍……”

朱高煦在馬背作揖,這倒沒有讓人覺得不舒服,畢竟他的身份在這里擺著,再怎么胡鬧,日后也大小是一個郡王。

“殿下”徐增壽與老將先后作揖唱禮。

或許是看出了朱高煦不認識老將,徐增壽也笑著伸出手介紹道:

“殿下,這是武定侯郭將軍,你應該認識。”

“武定侯?”聽到徐增壽的介紹,朱高煦詫異看向那長相威嚴的罩袍老將,對方也抬手作揖表示回禮。

郭英,如果不是熟悉明初歷史的人,或許對他不是特別了解,不過對于在傅友德、馮勝手下學習兵法的朱高煦來說,郭英事跡他簡直不要太了解。

在學習兵法之前,他一直以為眼下的老將排名是傅友德、馮勝、耿炳文、宋晟……

然而,當他經過幾個月的學習后,他這才知道耿炳文還得排在郭英之后。

郭英這個人從至正十三年開始就跟隨朱元璋起事,先后跟隨朱元璋、徐達、常遇春攻打陳友諒、張士誠,平定中原、云南等地,身經百戰,戰績多到朱高煦都無法一一列舉。

從北伐打王保保,再到收復云南,與藍玉創造捕魚兒海大捷,可以說郭英一直都是明初“驍勇善戰”的最佳人選。

他不僅會打仗,與老朱的關系也十分親密。

一開始他便是作為老朱的親衛登上歷史舞臺,后續征戰之余,老朱還娶了他的同胞妹妹來結為親戚。

在馬皇后、李淑妃相繼薨逝后,這位郭寧妃也成為了洪武晚期的后宮之主,而郭英也在年老后被召回南京,負責管理內廷禁衛和殿前精騎。

可以說,老朱對他十分信任,二人關系也十分親密。

“武定侯,小子有禮了……”

知道了面前之人是郭英后,朱高煦自然不敢怠慢,連忙再度作揖回禮。

“嗯……”對于朱高煦的示好,郭英并未展露出什么情緒波動,只是客套了一番。

見狀,朱高煦也沒有糾纏,而是駕馭赤驩來到徐增壽身旁。

“大舅今日沒來嗎?”

朱高煦看了看四周,沒發現徐輝祖身影后好奇向徐增壽詢問。

對此,徐增壽搖搖頭:“上個月一直在龍江船廠忙著造船,前日有事又帶兵去了松江,一個月內都難以回來了。”

聽得此言,朱高煦點頭表示知道了,徐增壽見狀也和他笑談道:

“你這廝,倒是只與家里忙公務,便是親戚走動都懶得。”

“我這段日子忙碌,舅舅又不是不知,何故取笑我……”朱高煦無奈回應,引得徐增壽嘲笑:

“我自然知道,說出來調侃你罷了。”

“倒是你,同是在宮中走動,你這廝倒是除了武英殿,其它哪里都不去。”

“我在文華殿、大本堂帶人巡查,一次都未撞見你。”

說起這點,徐增壽也是有些無語,甚至覺得自家這個外甥的性格改變實在是太大了。

若是換做之前的朱高煦被授予宮中行走、武英殿理政的身份,他少不得要去大本堂一番炫耀,上演一出錦衣還鄉的戲碼。

然而放到現在,朱高煦整日活得如履薄冰,那小心翼翼的模樣,便是徐增壽只與他重新見了兩次面都能感覺出來。

“我……”

徐增壽還想說些什么,然而此時東華門打開,皇帝的大輅出現在了甬道內。

百余名太監拱衛著那長兩丈,寬一丈,由六匹馬拉動的大輅,朱高煦他們只能遠遠觀望。

好在大輅雖大,但行走并不慢,因此不用兩字時間便來到了朱高煦三人身前。

郭英率先翻身下馬,朱高煦與徐增壽緊隨其后,三人下馬后躬身作揖,唱聲:“萬歲……”

清風徐徐,朱元璋將大輅車窗打開,不過并沒有對朱高煦說話,而是看著郭英笑道:

“郭四,你身體不好就不要著甲騎馬了,上車來和我聊聊。”

“臣、領命……”郭英不卑不亢的應下,隨后小心翼翼的走上了大輅。

在他上大輅的同時,朱元璋也關上了車窗,自始至終沒有和朱高煦說上一句話。

片刻后,大輅再次動了起來,朱高煦和徐增壽也翻身上馬。

不過與朱高煦不同,徐增壽需要指揮兩千御前豹韜衛精騎開路,因此大輅旁邊便只剩下了騎馬的朱高煦和步行的百余名太監。

騎在馬背上,朱高煦并沒有覺得朱元璋對自己薄情。

從與朱元璋相處的這一個多月以來,他漸漸發現朱元璋這人之復雜,遠不是他能揣測的。

他到現在都看不清,朱元璋對自己的態度到底是怎樣,反而在日漸了解中,對他發自內心的感到害怕。

有的時候朱高煦都在想,自家那個大伯居然能扛著這種壓力,一路陪著朱元璋走到三十七歲,這是何等的不容易。

換做他,恐怕都熬不到三十歲,估計就得被逼成神經病。

想到這里,朱高煦只能眼觀鼻、鼻觀心的騎馬趕路,而相比較他的緘口,大輅內的朱元璋則是通過窗戶的縫隙,偷窺著朱高煦的舉動。

一旁的郭英似乎早就看過這位洪武大帝滑稽的一面,因此并未感到奇怪。

過了許久,朱元璋才收回目光,轉身坐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臉上表情復雜。

“我這雙眼睛閱人無數,就沒有我看不透的人。”

“唯獨這小子,我是怎么看也看不透。”

“郭四,你說我這孫子變化是不是有點大?”

朱元璋詢問起了郭英,而對于他的問題,郭英也面露思考,片刻后才點頭道:

“回陛下,不瞞您說,臣之前也遠遠的看過這位殿下,那時覺得這位殿下的性情乖張狠腹,一眼便能看透。”

“倒是今日忽的再看,卻是覺得換了一個模樣,瞧著他一舉一動都如履薄冰。”

“說句不敬的話,臣都以為陛下您之前是不是把這位嚇出什么病來了……”


上一章  |  靖難攻略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