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攻略第67章 武英理政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靖難攻略 >>靖難攻略最新章節列表 >> 第67章 武英理政

第67章 武英理政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31日  作者:北城二千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北城二千 | 靖難攻略 


作者:北城二千

“稍許殿下要做的,便是將陛下交給您的奏疏一一批閱便是,不過需要牢記的是,糧秣超過一千石,災民超過百人,調兵超過百人的奏疏都需要陛下閱覽。”

辰時四刻,在大本堂的宗室子弟都在為朱高煦能進入武英殿而驚訝時,朱高煦本人卻坐在象輅車內,從上次見過面的太監口中了解武英殿協同理政需要做的事情。

相比較上次,由于這一日的天氣較好,朱高煦也能將注意放到這名太監身上。

他坐在車上,聽著旁邊步行太監訴說的同時,也仔細打量著他。

這年輕太監長得盤臉長目,身高五尺四寸左右雖然自稱奴婢,但并沒有那么卑微,言行舉止皆有條理。

“我瞧你長相不像漢人,是北邊的歸順人,還是東北,亦或者從高麗、西南來?”

朱高煦側頭詢問年輕太監,對此他也看著朱高煦,邊走邊作揖回答:“奴婢是海西女真人。”

“女真人?”朱高煦臉上露出幾分尷尬,但一想到對方是海西部的女真人,他倒是松了一口氣,繼而興致勃勃的詢問:

“我在北平時,聽聞女真有海西、東海兩大部,不知道你們兩大部各自人丁幾何?可有居住的城邑?可懂得耕種?”

朱高煦記憶里不差,他記得眼下還沒有建州女真,因此女真僅分為兩部。

不過,他雖然記憶不差,但對于沒有學習過的東西是不可能猜測出來的,所以他并不知道明初女真人的情況。

眼下既然有年輕太監可以為其解釋,那他當然要好好聽取,為日后經略東北做準備。

“海西部族有大小城寨百余座,平日里也會種些豆子、蜀黍,豆子配合草料喂牲畜,蜀黍則是本族人自己食用。”

年輕太監見朱高煦對東北感興趣,不免對其解釋道:“只是當地貧苦,一畝田地僅能出蜀黍八斗,經過處理后實得黍米五斗。”

“五斗?”聽到這話,朱高煦眉頭一皺。

明代一石約一百五十斤,而一石為十斗,五斗則是七十五斤。

盡管知道明代的一畝地只等于后世的八分五,但哪怕填補這部分,恐怕遼東以北的糧食畝產也很難超過九十斤。

“一畝地就這么點糧食,那你們如何渡過寒冬?”

朱高煦反問對方,而對方也搖頭:“自然是很難過去,因此才會利用閑暇時間去林中狩獵,將獵物的肉用來吃,皮毛剝下后炮制賣給遼東的商人,亦或者拿來上貢,得到了錢鈔后便買糧食來熬過寒冬。”

說到此處,年輕太監又對朱高煦繼續講解東北女真人的境況。

“奴婢所在的海西諸部,大約有百來個大小部落,每個部落人丁從數千人到幾十人不等,總的丁口數量不過四五萬,算上婦孺也不過十余萬。”

“東邊的東海女真諸部由于居住在深山老林之中,便是奴婢的父親也很難知道其中藏著多少人,但粗略算來,恐怕不下三十萬。”

“他們雖然也種植蜀黍、豆子,但由于沒有鐵質的農具,因此一個百來人的部落往往忙一年下來,也不過只能開墾二十余畝。”

“如果忙于開墾,疏于打獵,那他們便會去劫掠北虜和奴婢所處的海西諸部,但往往戰力極差,百來人出,丟下二三十條性命才能奪去幾頭耕牛和十余石糧食。”

年輕太監說的很有條理,這讓朱高煦不由對其有些感興趣:“聊了這么久,我還不知道你叫什么,今年幾歲,何時入的宮。”

“奴婢本名亦失哈,今年二十五歲,洪武十九年入的宮。”亦失哈作揖回應,同時他們也越過了三龍橋,來到了武英殿前。

“好,我記住你了,多謝你今日解惑。”

朱高煦并沒有認出對方是誰,只是在象輅停穩時下車,同時對亦失哈笑著回應。

亦失哈見狀上前帶路,幾個呼吸后二人便來到了武英殿的偏殿內,見到了已經在處理奏疏的朱元璋、朱允炆。

“燕府二子高煦,參見陛下……”

對于朱高煦的到來,朱允炆早已有了準備。

但當他真的看到朱高煦穿著一身綢緞盤領袍入殿時,他還是有幾分忍耐不住,臉上的表情有些失控,因而沒有第一時間歡迎他。

因此,這樣的差事,只能由作為皇帝的朱元璋來完成了。

朱元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頭也不抬的開口回應:“起來吧,你的位置就在這,趕緊干活,日后多向太孫學習,早些到。”

“是……”朱高煦死豬不怕開水燙,起身后便走到了朱元璋右側的桌椅旁,坐下的同時還瞥了一眼三張桌子上的奏疏。

這其中,朱允炆的最多,看模樣不少于二百本,朱元璋其次,大約三十來本,而自己桌上的僅有十余本。

瞧見這工作量,朱高煦笑著打開第一本奏疏。

“三百六十余頃,那就是三萬六千多畝地……”

朱高煦看著手中數百字內容的奏疏若有所思,而一直關注他的朱元璋也抬頭看向他:

“怎么了?可是不懂政務,不知如何處理?”

“不是。”聽到朱元璋的話,朱允炆轉頭看來,而朱高煦也搖搖頭,拿著奏本道:

“這滋陽縣丞劉奉說當地三萬六千余畝田地受了災,當地糧倉足夠賑災,但當地秋糧無望,希望能夠蠲免受災百姓的今年秋糧。”

“孫兒算了下,按照山東一畝田地征糧約七斤左右,那這次就得免去將近一千七百石的秋糧。”

朱高煦的心算讓朱元璋點頭,不過面對事情內容,他卻一筆帶過:“農事遭遇天災是沒有辦法的,蠲免也自然是應該的。”

“不……”朱高煦在朱元璋說完后搖頭,否認了他的看法,而是打開奏本道:

“我看了這奏疏內容,其中劉奉提到了‘縣內諸河’,也就是說這次的水患是滋陽縣內諸多河流一齊泛濫的緣故,那既然是這樣的話,眼下應當做的事情,不應該僅限于賑災和蠲免。”

朱高煦的話讓朱元璋上了幾分心,不過他也僅僅是想知道朱高煦能說出什么罷了,因此示意身旁太監將朱高煦手中奏疏接過來。

在太監接過奏疏遞給自己后,朱元璋大致閱覽了其中內容,心里已經有了想法,但他還是抬頭看向了朱高煦,想知道他能說出什么建議:

“說說你的看法……”


上一章  |  靖難攻略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