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攻略第65章 宮中密談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靖難攻略 >>靖難攻略最新章節列表 >> 第65章 宮中密談

第65章 宮中密談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31日  作者:北城二千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北城二千 | 靖難攻略 


作者:北城二千

“衛所制度有個好處,那就是可以實現對收復之地的最快實際占領!”

書房里,朱高煦說了衛所制的許多弊端,但他并不是說衛所制沒有一點可取之處。

面對徐輝祖的不耐煩,他說出了衛所制最大的好處。

這些天他已經見到了太多被編入衛所,并且舉村移民云南的場景。

朱高煦承認,這樣的舉動對于被遷移的百姓來說,這無異于家破人亡。

可站在時代背景下,正是朱元璋的這番舉動,才能讓云南這個東南亞水塔牢牢把控在漢人手中。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永樂年間,朱棣在東北設置了大量的漢人衛所,并且收編少數民族建立衛所來開拓東北。

如果不是后來朱瞻基覺得沒有必要,將漢人衛所撤回,那即便奴兒干都司被裁撤,接受其職權的遼東都司崩潰,漢人也最少能占領沈陽到吉林這一帶的廣袤平原。

將關內漢人編為軍戶,然后派遣他們前往偏遠地區,賜予其大量田地,這是一個漢人王朝能迅速控制偏遠地區的最快手段。

盡管這對百姓來說有些殘忍,但以朱高煦現在的身份,他再也不能單純的站在百姓的角度來思考問題。

站在時代背景下,他必須使用衛所制,哪怕這樣做會讓許多百姓經歷幾年的貧苦。

朱高煦的立場發生了轉變,而看著他說出這番話的徐輝祖也不免有些驚訝。

當著他的面,徐輝祖反問道:“既然要創造募兵制,那保留衛所制只會徒增大量支出。”

“這些支出是值得的……”朱高煦搖搖頭:

“募兵開拓疆土,衛所移民戍邊。”

“如此只需三代,當地的衛所就能變成一個個縣城,衛所之下的千戶所、百戶所就能變成一個個集鎮和村落。”

“具體的,小子腦中已經有了個大概,只是還沒有想好。”

“恐怕只有到了北方,更近距離的了解衛所制度,才能做出合適的修改。”

或許是擔心朱元璋通過徐輝祖了解自己的想法,朱高煦并沒有說出自己早就計劃好的制度。

他擔心朱元璋會把他留在南京,即便傅友德已經說過朱元璋留不住他太久。

“這的想法倒是不錯……”徐輝祖眼神復雜的看著朱高煦,只覺得對他的那股陌生感越來越重。

“咚…咚…咚……”

忽的,暮鼓作響,徐輝祖也做好了離開的打算。

“早點休息吧”說完這句話,徐輝祖轉身走出了書房。

不過在走出主屋之前,他卻突然停住了腳步,轉身走回書房,對朱高煦伸出了手:

“將你的百戶令牌交出來吧,我等會讓人把你的甲胄收走,也免得你跑一趟了。”

“是……”朱高煦默然從懷中拿出百戶令牌,徐輝祖接過后也走出了書房及主屋。

待他走出院門,不多時便有兩個兵卒走進來對朱高煦作揖,隨后當著他的面,將那套他保養了一個月的甲胄給搬走了。

除了甲胄,被一并收走的還有兵器。

中間朱高煦沒有說什么,只是靜靜看著他們抱著自己的甲胄走出院子,直到他們關上了院門,朱高煦才起身向著后院走去。

好在當他來到后院時,赤驩正低著頭吃馬槽里的豆子。

朱高煦見狀松了一口氣,同時走上前去摸了摸赤驩:“還好你還在。”

“唏律律……”

“咚…咚…咚……”

朱高煦撫摸赤驩唏噓時,徐輝祖并沒有回魏國公府,而是騎馬來到了紫禁城的東華門,并在經過一番檢查后進入了紫禁城的外廷。

不多時,他來到了武英宮門,并在殿前豹韜衛的通傳下進入了宮門,來到了武英殿內。

這個時候暮鼓已經快要結束,而徐輝祖也在進殿五拜三叩后,起身將自己與朱高煦的對話全盤而出。

他擔心朱高煦的意圖會被暗中的人察覺上奏,既然如此,倒還不如他自己和皇帝說清楚,免得旁人添油加醋來陷害他和朱高煦。

“這小子倒是沒把我的所有都否定……”

坐在椅子上,身著圓領袍的朱元璋臉上并沒有露出什么不高興,反而有幾分欣慰。

作為仿唐制府兵設立衛所制度的人,朱元璋當然知道唐朝府兵制的崩潰時間,更是十分清楚唐朝府兵制崩潰的原因。

正因如此,他才會要求衛所的軍戶將所有“軍屯田”的糧食全部上交,余田則繳納賦稅。

這樣的制度,能夠讓地方衛所有自己的屯糧,不至于事事依靠朝廷從千里之外調糧。

衛所制本身就是為了開拓領土、穩定地方而設立的制度。

懂這個制度的人不多,而能和老朱沾親帶故,并了解這個體系的人就更少了。

除了他之外,剩下懂得這個制度的大多已經去世,活著的僅有傅友德和馮勝、朱棣三人,便是湯和都不能算徹底了解衛所制度。

如今這幾個人里又多了一個朱高煦,這讓朱元璋高興之余,也不免對朱棣起了一絲防范。

朱棣本來就是如今除馮勝、傅友德、朱棡三人外的第一人,再加上眼下的朱高煦……

“允恭,你小子與高煦那小子親近,你告訴我,高煦現在的本性到底變沒變。”

朱元璋坐在椅子上詢問徐輝祖,對此徐輝祖似乎早有預料,他抬手作揖:

“陛下,臣覺得高煦變了,但他變得讓臣覺得有些陌生……”

“陌生是對的,不僅是你,我也是一樣。”朱元璋附和了徐輝祖的話,但卻又肯定道:

“只是他這變的很是時候,北邊的兀良哈叛變之后,寧王的壓力就大了許多。”

“如今燕王不僅僅要防備北虜從哈剌溫山西側南下,還得幫著照看大寧,壓力大了些。”

“你說……”朱元璋欲言又止,似乎想開口又猶豫,但最后還是選擇詢問:“將高煦封到開平如何?”

“開平?”聽到這話的徐輝祖心里一緊,開平衛是抵抗韃靼南下的第一防線,也是朱棣現在需要負責的兩道防線之一。

朱元璋不想把朱高煦封到大寧去干擾寧王朱權,但朱權又沒辦法獨自解決兀良哈三衛的事情。

兀良哈解決不了,大寧那邊就會一直讓朱棣分心,所以將開平交給朱高煦,讓朱棣專心幫朱權對付兀良哈就成了朱元璋能想到的一個不錯安排。

徐輝祖不想讓自家姐姐的孩子去開平那種危險且荒涼的地方,可朱元璋既然開口,那即便他反對也沒用。

想了想,徐輝祖只能硬著頭皮說道:“開平不錯,能為燕王分憂也很好,只是當下高煦這孩子還是太小,性子有些急躁,應當再留在南京學習一段時間。”

“那是自然。”朱元璋十分認可徐輝祖的話,并且也對他交代:

“日后他若是去了開平,肯定也要處理一些政事。”

“你稍許派人去告訴他,叫他每日上午去武英殿協從理政,下午再去國公府學習。”

批閱奏疏并不是太子和太孫的權力,而是皇帝的權力。

朱元璋也曾讓一些親王幫忙處理過奏疏,這并不出奇,只不過朱高煦是除朱允炆外,朱氏三代子弟中理政的第一人罷了。

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殊榮,等消息傳開,諸多藩王、郡王便能知道朱高煦在朱元璋這里受寵的事情了。

“是……”徐輝祖聽到朱元璋的回答,當即也松了一口氣。

他實在是不忍心讓十五歲的朱高煦去開平衛,能多留他一段時間也算不錯了。

“退下吧。”朱元璋問完了事情便讓徐輝祖離去,徐輝祖見狀也作揖退出殿外。

倒是朱元璋在他走后遲遲沒有處理政務,而是看著龍案發呆,腦中不斷閃過剛才徐輝祖所交代的那些話。

良久之后,宮中傳出了一聲長嘆,卻讓人不知道在嘆什么……


上一章  |  靖難攻略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