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攻略第43章 春和不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靖難攻略 >>靖難攻略最新章節列表 >> 第43章 春和不和

第43章 春和不和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31日  作者:北城二千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北城二千 | 靖難攻略 


作者:北城二千

春和殿內,聽著朱允炆那略帶笑聲的話,朱高熾只覺得汗流浹背,耳邊只剩下了自己的心跳聲。

此刻的他只后悔自己沒和朱高煦談論考校的事情,如果談論了,那他現在也不至于毫無對策。

只是這樣的想法僅是一閃而過,因為幾個呼吸后朱高熾便轉身作揖,一臉慚愧:

“不瞞殿下,臣弟也是剛剛知道高煦寫了這樣的一篇文章,可否讓臣弟湊近閱覽?”

“熾弟請便。”朱允炆談笑抬手,示意朱高熾可以往前去一些。

朱高熾見狀,回禮之后便上前湊近看起了自家弟弟所寫的這篇《削藩論》。

不得不說,這篇文章從開篇到結尾都寫得有理有據,不僅滿足了朱元璋想要塞王守邊的想法,還根據漢代的推恩令來將藩王手中兵權一點點的分撥抽離。

作為一個王子,朱高熾很清楚大明的藩王制度與歷朝歷代皆不相同。

大明的藩王沒有封國土地,因此漢代推恩令不能硬套在大明身上。

不過經過朱高煦這么一改,那一些子嗣較多的藩王,恐怕只需要兩代人,便能將兵權削弱到極致。

像燕王府這種只有三個王子的藩王,頂多就是三代人的時間,燕王能直轄的兵馬便不足千人。

等到第四代,那恐怕連百余名護衛都湊不齊。

可以說,這是妥妥的明代版推恩令,很適合大明的國情。

如果朱高熾自己是皇帝,恐怕也會樂于采納這個辦法。

只是朱高熾很清楚,這個辦法只能讓朱元璋高興,而不能讓朱允炆高興。

作為相伴一年有余的伴讀,朱高熾很清楚朱允炆想要的是什么。

他年輕氣盛,自然是不愿意花費幾十、上百年時間來實施這樣緩慢的辦法。

他想要的,是一口氣將藩王問題解決,然后再實現他心中所想的其它計劃。

朱高熾不懂朱元璋,但他懂朱允炆。

“這篇文章雖好,但始終速度太慢,高煦還是有些瞻前顧后。”

知道了朱允炆想聽什么話后,朱高熾自然撿著他想聽的話來說。

果然,在聽到朱高熾的結論后,朱允炆臉上的笑意更甚,不過這次的笑意沒有了那種讓人寒芒在背的感覺。

“熾弟言重了,高煦畢竟年幼,能想到這樣的辦法已經不錯了。”

朱允炆走上前來,伸手摸了摸朱高煦的《削藩論》。

“皇爺爺看過了嗎?”朱高熾明知故問,他很清楚朱允炆不喜歡這種文章,因此能讓他掛在這里的只有朱元璋。

“看過了,皇爺爺覺得高煦的辦法很好,想法倒是與你不太相同。”

朱允炆沒有說出自己的想法,只是說了朱高熾的想法與朱元璋不同。

這樣的一頂帽子,朱高熾可有些背不動,但他又不能直接否認,因此只能想辦法把朱允炆拉下水。

他側頭看向那《削藩論》,搖頭嘆氣道:

“這些年的麻煩事太多,想來皇爺爺也有些疲憊了,因此不想大動干戈,所以高煦的辦法才得以采納。”

朱高熾的話說出后,朱允炆果然上鉤,轉身坐回椅子上,語氣平淡:

“話雖如此,但一味的追求穩妥也不行。”

“這是自然。”朱高熾走到書桌一側,旁邊的太監也端來了椅子讓他坐下。

“這幾個月,高煦進步很快,熾弟可有感覺到什么異樣?”

朱允炆不相信曾經那么莽撞的朱高煦會突然開竅,他一直懷疑這篇削藩論是朱高熾或者朱棣指使朱高煦所寫,為的就是把時間往后拖。

“這……”朱高熾似乎早就預料到了朱允炆會這么問,因此故作遲疑,臉上也露出幾分惆悵。

瞧見他這模樣,朱允炆來了興致,坐在椅子上的身體不由湊上前:“可是發生了什么事?”

眼看魚兒上鉤,朱高熾以退為進的抬手作揖:“不瞞皇太孫,我半年前與高煦吵了一架,之后他便搬去了軍營,至今日我才前往府軍前衛與其和解。”

“原來如此……”朱允炆笑容一僵,顯然朱高熾的話讓他不是很滿意。

眼下他已經有了晉王朱棡和周王朱橚這兩個嫡子的把柄,如果再能抓住嫡四子朱棣的把柄,那他就可以在日后秋后算賬了。

只是可惜,朱棣這么多年來并未犯下什么不法的事情,甚至對北平百姓,北平都司、北平行都司的兵卒也體恤有加。

正因為他沒有把柄,朱允炆才覺得他有其它想法。

原本以為朱高煦突然變得性格是朱棣在后面安排,現在看來倒也不一定。

朱允炆腦中思緒萬千,但很快就擺上了笑臉:

“高煦的腦子好使,因此我想托熾弟問問他,這《削藩論》還能不能改一改?”

“太孫哪里的話。”朱高熾不假思索的回應,并作揖補充道:

“高煦既然有這等能力,那自然要為國朝出力,不管成與不成,都需要先做過之后再說。”

“太孫不用擔心,我稍后出宮便派人去詢問他。”

“那就多謝熾弟了。”朱允炆十分高興,同時也起身道:

“這件事情事關國體,請熾弟現在就走一趟吧。”

“這……好,那臣弟現在就去辦事,請殿下靜待佳音。”朱高熾早已不想在這里繼續待下去,眼看有了機會,自然沒有放過。

他起身回禮作揖,隨后被朱允炆禮送出了春和殿。

望著他離去的背影,朱允炆臉上的笑容慢慢消失,而身著正四品補服的黃子澄也從偏殿走出,來到了朱允炆身旁。

“如何……”

朱允炆盯著朱高熾的背影,頭也不回的詢問,而在他身旁的黃子澄也略皺眉頭的回應:

“大體瞧不出有什么不對勁的地方,按照下面人的消息,燕嫡長子熾說的并無紕漏。”

說到此處,黃子澄不免為朱高熾說起了話:

“太孫,這燕嫡長子熾素來與您交好,對您提出的諸多政見都十分契合,依臣所見,實在不應當懷疑他。”

“若是讓有心之人抓住間隙,繼而挑撥關系,那恐怕會打亂計劃。”

“嗯……”朱允炆應了一聲,并轉身向殿內走去。

他回到了春和殿,黃子澄也一路跟隨。

站在書桌前,朱允炆死死盯著朱高煦的《削藩論》,面色陰沉。

“熾弟雖仁厚,但其父、其弟卻是大兇。”

“讓人給我查清楚,朱高煦的這篇文章到底是他所寫,還是我的那個好四叔!”


上一章  |  靖難攻略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