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攻略第6章 陰晴圓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靖難攻略 >>靖難攻略最新章節列表 >> 第6章 陰晴圓缺

第6章 陰晴圓缺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31日  作者:北城二千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北城二千 | 靖難攻略 


作者:北城二千

“唏律律……”

午后、大教場外,伴隨著朱元璋坐上輦車,六匹雜色馬匹便拉拽著輦車向著遠方的紫禁城走去。

隨從的百官也有各自的車架,但大多都以騾子與驢來拉拽。

相比較文官的窘迫,一旁武官倒是能乘騎馬匹,但大多也只是乘騎駑馬,而作為精銳騎兵的河州衛和豹韜衛兵卒則是徒步護送車隊。

朱元璋坐在輦車內,瞧著這一幕不免皺眉。

大明自立國以來便缺乏馬匹,即便朱元璋已經推行多年馬政,但國中馬匹數量還是異常稀少。

“從朝鮮和琉球買馬的事情安排的如何了?”

朱元璋忽的開口,坐在一旁幫忙處理奏疏的朱允炆聞聲作揖:

“禮部的官員都安排的差不多了,這次能買到四百二十六匹馬,不過以下等居多。”

“嗯……”朱元璋應了一聲:“西番土賦征馬的事情如何?”

“不是太順利……據松州衛指揮僉事耿忠的奏疏,目前僅有松潘就近土司繳納,朵甘及烏斯藏等地土司均以道路崎嶇來搪塞朝廷。”

朱允炆面色難看,而聽著他的如實相告,朱元璋的臉色也并不好看。

自從烏斯藏歸順以來,朱元璋就沒有過多管過西番的事宜,直到洪武十六年他才下旨給西番土民定下了“三千戶則三戶共出馬一匹,四千戶則四戶共出馬一匹”的土賦。

不過定下歸定下,大明對于西番能直接干涉的地方也僅有西寧及松潘、昌都等地,因此西番土司多年來搪塞土賦也十分正常。

西番是大明獲取馬匹的重要來源地,而“輸馬作賦”的政策也運行的還算可以,每年可以為大明獲得數百匹馬。

只是這點馬匹數量相較于西番的人口和明軍數量來說,簡直不值一提。

朱元璋知道西番土司對大明政令陽奉陰違的事情,但他眼下無力征討西番。

況且比起武力征討,他有更好的辦法……

“告訴禮部和茶課司,削減拒絕貢馬的西番茶引,我要讓這群西番人自己把馬匹老實交出來!”

朱元璋眼睛一瞇,選擇采用茶葉作為經濟打擊,以此來對西番土司不聽話的回應。

對于生活在青藏高原的番人來說,明代的氣候環境可不比唐代,一旦沒有了茶葉,西番人很容易生病,并進而患上絕癥。

朱元璋清楚這一點,因此他即便不出兵,也能讓土司們老老實實的上交馬匹。

朱允炆聞言,心底對自家皇爺爺十分佩服,同時也示意旁邊的司禮監太監記錄政令。

不過朱元璋看到后眉頭一皺:“不用記下,只口頭傳諭便可,若是西番土司尋到西寧、松潘和麗江,也叫那茶課司的官員說今歲茶葉產量不行。”

“他們既然搪塞我,那我也搪塞過去,叫他有苦說不出。”

“是……”朱允炆應下,但對于自家爺爺這種辦法還是覺得有些不太符合君子之道。

不過他雖然面上沒有說出來,但表情卻出賣了他自己。

見到朱允炆的表情,朱元璋也苦口婆心的教導道:“允炆啊……天子承天道而馭萬方,那些儒生的經史典籍可以看,但不能照做,作為帝王得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被人牽著鼻子走。”

“孫兒謹聽皇爺爺教誨。”朱允炆見自己的心思暴露,連忙回應表示自己知道了。

不過瞧他那模樣,朱元璋只能在心底嘆了一口氣,不免懷念起了已經薨逝的朱標。

朱標雖然也有些儒生氣,但好歹能分清自家人和外臣的區別,但自家這個孫兒……

朱元璋沉默不語,只是默默處置著案前奏疏。

庚戌,云南摩紫洞蠻寇建昌打沖河西守堡,中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徐凱以成都等衛兵擊敗之

癸丑,廣西思陵州土蠻抗命,土官韋壽以土兵平

戊辰,道州猺蠻盤大等五百余人作亂,湖廣都指揮使司遣兵討捕獲其黨,周子昌等二十九人誅之余皆潰散

“這些蠻子,倒是片刻不停歇。”

瞧著一份份云南、廣西、湖廣等地的少民叛亂奏疏,朱元璋不禁回想起了剛才的武官子弟表現,不由的有些憂心。

好在一想到自家那孫子朱高煦,朱元璋心里還是不免的有了幾分值得慶幸處。

“高煦本事不錯,你著五軍都督府屬官去考校一下他的韜略,考校完后再回來告訴我。”

朱元璋頭也不抬的吩咐起了朱允炆,朱允炆見狀也作揖應下。

不久,輦車及百官兵卒都漸漸消失在了道路盡頭,往著北面的紫禁城而去。

“該走走,該留留啊……”

在輦車離去的時候,大教場內的朱高煦也迎來了一場離別。

他倚在營房門口,瞧著里面收拾行裝的一些武官子弟,不免有些唏噓。

大教場內營房足有兩千六百余處,每處占地四分,可容納一小旗十人。

不過,自從北伐勝利后,朱元璋就命工匠在京皇城、內城、外城等地城門建造屋舍來供駐扎南京的軍卒居住。

曾經用于屯兵練兵的大教場,最后也只剩下了御前豹韜衛精騎及河州衛西番精騎常駐此處。

瞧著屋內一個個收拾行李準備離開的武官子弟,朱高煦倍感唏噓。

“殿下,我們走了。”

收拾好了行李,與朱高煦認識三個多月的一名青年對朱高煦作揖,而他身后還跟著八名子弟。

這名青年便是此前武官們夸贊的李英,而他的父親則是西寧衛指揮使李南哥。

李英和其家族都是歸化大明的吐蕃人,因此為人皮膚黝黑,身材不算高大,但也頗有勇力,年齡比朱高煦大了三歲。

在朱高煦沒有入住這營房的時候,李英是毫無疑問的營房小霸王,但自從朱高煦入住營房,并且當著眾人的面,兩拳把李英撂倒后,李英就成為了朱高煦手下的頭號打手。

原本朱高煦以為李英能跟他回北平,但現在看來恐怕不行了。

“你們都走?”

瞧著李英他們幾人的模樣,朱高煦不免有些不舍。

“我們都是陜西出來的,這次考校通過,自然都回去了。”

李英笑著解釋,但他也連忙補充道:“不過請殿下放心,我們是萬萬不會忘記殿下對我們的教導,日后殿下若是有機會去西北領兵,我們一定跟著殿下征戰!”

李英的話一經說出,他身后的八名子弟也紛紛作揖躬身。

只是他們的這一舉動,著實讓朱高煦看著無奈。

“你們日后別來打我就行……”朱高煦在心底哭笑不得,心里想到了歷史上的靖難之役。

他如果記的沒錯,甘涼邊騎好像配合御前精騎把燕軍精騎正面鑿穿了,而自己的這幾個兄弟……

朱高煦目光在李英幾人臉上打量了一下,瞧著眾人的笑臉,他只能期望日后幾人不會在戰場碰面。

“走吧走吧,回去之后別讓我聽說你們對駐地的軍民不好,不然等我有了時間,遲早得去收拾你們。”

朱高煦側開身子,讓出了半邊門,同時不忘提醒眾人。

他可是記得清楚,李英等人對普通兵卒和百姓的態度十分桀驁,直到自己狠揍了眾人一次,他們才老實了起來。

眼下分別,不知道他們回去之后還會不會繼續欺負老百姓。

“殿下您就放心吧……”李英一聽朱高煦這話,不免覺得身上有些肉痛,無奈道:

“您那句話我們都記得,強者向更強者出刀,弱者向更弱者出刀。”

“我們的刀,保證留給西北的韃子,絕不面向兵卒百姓。”

“行,都走吧,讓我一個人靜靜。”朱高煦見狀也不多說,揮手示意他們快些走。

“那我們走了。”李英和其余八人瞧著朱高煦,戀戀不舍的上前與朱高煦一一擁抱,隨后才提著行李走出了營房。

不過即便如此,九人也是三步一回頭,心里對朱高煦這個人十分不舍。

直到朱高煦關上了營房的門,李英他們才嘆氣離開了大教場……


上一章  |  靖難攻略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