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攻略第4章 魁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靖難攻略 >>靖難攻略最新章節列表 >> 第4章 魁首

第4章 魁首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31日  作者:北城二千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北城二千 | 靖難攻略 


作者:北城二千

“嗚嗚嗚——”

巳時,隨著日上三竿,大教場上的號角聲再次響起。

在號角聲響起的同時,百余匹肩高四尺有余的河曲馬被牽到了武官子弟面前。

在它們的背后,一個剛剛布置好的騎射校場出現,而武官子弟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上馬騎射,并在馬上使用刀槍砍倒草人。

這些要求,對于一個入伍一年以上的騎兵來說并不是很難的考校標準,畢竟騎射只要求使用四十斤的下力弓,在二十步的距離中靶就足夠,而使用刀槍劈刺草人則是更為輕松。

不過就算是如此寬松的標準,卻還是讓校臺上的朱元璋心情沉到了谷底。

只因在他的視線中,許多武官子弟連獨自的熟練翻身上馬都做不到,更有甚者上了馬鞍就被脾氣暴躁的軍馬顛飛,從馬背上栽倒下來。

這樣的場景,讓朱元璋無法想象這群武官子弟在父輩去世后襲任官職的表現。

要知道,如今大明不過開國二十七年。

才二十七年,武官子弟的表現就如此不堪,那更下一代呢?

“若是韃子再殺回來,憑著他們,怎么能守住……”

朱元璋在心底喃喃自語,對于武官子弟的表現十分失望。

不過,當他看到熟練上馬,并且已經策馬奔馳,左右開弓,持長短兵左突右刺的朱高煦時,他充滿失望的情緒不免敞亮了幾分。

“好在還有這小子為我挽回三分顏面。”

朱元璋撫了撫須,盡管他臉上沒有笑意,但旁邊的朱允炆還是能感覺到自家皇爺爺的高興。

因此,他也不由得看向了朱高煦,心中不知在想些什么。

“高煦那小子,用的是幾斤騎弓?”

待朱高煦考校完畢,朱元璋在文冊上交的第一時間便詢問起了徐輝祖。

徐輝祖見狀也看向了一旁負責記錄都督僉事,對方感受到目光后上前作揖:

“回陛下,燕嫡次子煦所用騎弓為中力八十斤弓,十二箭皆中五十步靶。”

“嗯……”朱元璋反應很平淡,但他透露著精光的目光卻還是出賣了他。

“好小子……”徐輝祖瞧見皇帝那滿意的模樣,打心底的為朱高煦的“改頭換面”而高興。

一個時辰后,記載武官子弟騎射成績的文冊擺在了朱元璋面前。

一千名武官子弟,能騎馬奔馳的僅有一百七十六名,而能在馬背開弓射箭,并且命中箭靶的僅有七十五名。

其中,近九成武官子弟只能使用最小的四十斤騎弓,能使用五十斤以上的武官子弟則是只有十五人,能使用七十斤以上的只有李英和朱高煦兩人。

這里面,李英所用的是七十斤下力弓,而朱高煦是八十斤中力弓,但值得一提的是,李英已經十九歲,而朱高煦不過十五。

如果同等年紀,朱高煦或許能開百斤騎弓,但具體的還是得看射速。

武官騎射不比步射,既要追求精準,還要追求射速。

許多武官子弟不是不能開更強的騎弓,只是超過了自己的所承受范圍,射速一旦低下來,那便與廢物無用了。

不過朱元璋瞧著朱高煦那游刃有余的模樣,想來即便是如此,那八十斤的騎弓仍不是他的極限。

但朱高煦個人厲害是他個人,整體來說,明軍武官子弟的質量下降的十分厲害。

這樣的情況讓朱元璋在心底嘆了口氣,幸虧這次朱高煦再次占了鰲頭,不然朱元璋恐怕已經看不下去了。

“繼續下一輪吧。”

朱元璋開口說話,這讓徐輝祖和朱允炆等人有些驚訝。

在他們的印象里,往年要是地方兵馬表現如此,皇帝早就拂袖而去了,今日居然能繼續下去,這讓二人下意識看向了校場上的朱高煦。

“嗚嗚嗚……”

很快,在徐輝祖的示意下,馬匹和騎射用具伴隨著號角聲全部撤離,緊接著上場的則是一百名身披重甲的豹韜衛精銳。

他們手執一丈三的長棍,持槍站立在千余武官子弟面前。

接下來他們要做的,就是接受武官子弟的挑戰,并將他們一個個擊敗。

瞧著這一幕,素來喜愛長槍的朱元璋稍微提起了一些興趣,不免對左右的徐輝祖、朱允炆說道:

“國朝能驅逐韃虜,首要注重的就是步卒,而步卒之中,又以長槍為重。”

“槍為諸器之王,是以諸器遇槍立敗也。”

“當年擴廓派李二侵吾徐州,那李二兵駐陵子村,吾便派潁國公率步卒兩千赴之。”

“那李二麾下騎兵眾多,潁國公絲毫不怕,只是安撫兵卒,讓兵卒臥槍以待,以長槍迎敵。”

“待李二騎兵沖鋒,潁國公也率部奮起沖其前鋒,正面攻擊北虜騎兵。”

“北虜的騎兵被我軍兵卒持長槍沖垮,這才使我軍獲馬五百余。”

“國朝之淮北勁旅,雖燕、趙精騎不及也……”

朱元璋驕傲的說著明軍長槍兵的過往戰績,并認為以長槍為主的明軍步卒比燕趙之地的精騎還要厲害。

他的這番話,在不知兵的朱允炆看來頗為新奇,因此不免追問道:“皇爺爺是說,國朝兵卒以長槍步卒為最?”

朱允炆的話讓朱元璋心中不喜,他清楚朱允炆不了解兵備,但沒想到朱允炆連明軍對元軍致勝的兵制是什么都不懂。

他剛想開口回應,但旁邊徐輝祖瞧出了朱元璋的不喜,連忙作揖替朱元璋解釋道:

“太孫有所不知,北土平曠,利于騎戰,而國初北伐時,我軍馬匹不足兩萬,因此只得以精騎開道,大軍隨后推進的辦法,要求北伐大軍騎步配合。”

“北虜若見我馬軍身后隨著步卒,好歹退一退,佯裝走一走,等馬軍離了步軍時,它便會尋著前來圍剿我方馬軍。”

徐輝祖的回應解釋了朱允炆的問題,講解了明初蒙元將領并不懼怕明軍的騎兵。

在戰場之上,如果明軍騎兵脫離了步兵,那蒙元鐵騎就會尋機殲滅,因此真正讓蒙元懼怕的卻是大明的步卒。

他的話,讓朱元璋略微滿意,但他卻并不驕傲,而是自謙道:“淮北勁旅已經是以前的事情了,如今的許多兵卒根本不敢持槍而臥,正面沖擊北虜兵卒。”

朱元璋搖搖頭,同時瞥了一眼大教場上,似乎那里正在驗證他的話。

在場上,豹韜衛的兵卒使用丈三長棍,毫不留情的將武官子弟一個接一個的打翻在地。

不多時,地上便躺了一大片武官子弟,大教場上被他們的哀嚎聲充斥。

在這樣的局面下,即便偶爾有幾人能打翻豹韜衛的兵卒,但自己也受的不輕。

若不是有甲胄,這些子弟身上恐怕早就青一塊紫一塊了。

這樣的情況讓朱元璋心情大起大落,要知道,他本人極為喜愛長槍,僅下令御制的長槍就不下十桿,其中長的丈六,短的丈二,即便年老體衰,他也時常操練。

如今他瞧著武官子弟連普通的豹韜衛兵卒都打不過,心里那種感覺簡直無法講述。

若不是他還準備瞧自家老四的二小子上場,恐怕早就大罵徐輝祖等人了。

因此,朱元璋在臉色陰沉的同時,也不免把目光放到了準備上場的朱高煦身上,指望著這小子給自己挽尊。

只是被他那么一瞧,人群之中的朱高煦瞬間一哆嗦,下意識抬頭看向校臺。

盡管無法看清朱元璋的表情,但朱高煦還是能感受到自家便宜爺爺正在瞧著自己。


上一章  |  靖難攻略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