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我,張之維,囂張的張第963章一切談妥,兵分三路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一人之下:我,張之維,囂張的張 >>一人之下:我,張之維,囂張的張最新章節列表 >> 第963章一切談妥,兵分三路

第963章一切談妥,兵分三路


更新時間:2025年09月09日  作者:久違的大晴天  分類: 玄幻 | 衍生同人 | 輕小說 | 久違的大晴天 | 一人之下:我 | 張之維 | 囂張的張 


“原來是發丘一脈,失敬失敬!”

陳玉樓再次抱拳,語氣中多了幾分真正的重視。

發丘與卸嶺同屬倒斗四大門派之一,雖手段不同,但皆是淵源頗深的行當。

現在這個年代的土夫子,大多都是半路出家,并非像四派一樣是科班出身。

像長郡的老九門,雖然說是盜墓世家,但身上的功夫,大多和盜墓沾不上什么邊,屬于強行盜墓的莽夫。

陳玉樓的卸嶺一脈,雖然也經常被稱之為盜墓界的莽夫,在四派鄙視鏈里的最底端,但那是和其他四派相比,如果是和尋常的土夫子比起來,那他絕對是斷崖式的領先。

特別是他陳玉樓,先天神眼神耳,再黑的墓,他也能看得清清楚楚,再深的墓,他只要側耳一聽,也能洞悉一切。

他自詡自己已經是盜墓界的第一人,這天底下,就沒他盜不了的墓。

所以他對老九門之流,向來很看不起,但他沒想到,老九門里竟然還真的隱藏著一個四派高手,而且還是發丘一脈。

發丘一脈叫發丘天官,又名發丘中郎將,發丘將軍,和四派里的摸金校尉同出一脈,但比摸金校尉高一級,是摸金校尉們的首領,手段也要多幾分。

傳說他們傳承有一枚天官印,印上刻有“天官賜福,百無禁忌”八個大字,這是件不可替代的神物,號稱一印在手,鬼神皆避。

發丘一脈和摸金一脈向來同氣連枝,兩脈在明朝的時候達到了各自的頂點。

不過,樹大招風,因為洪武大帝朱元璋擔心自己死后被盜墓,便扶持了專門修建皇陵的觀山太保們。

觀山太保們仗著有洪武帝撐腰,大肆圍殺盜墓門派,發丘天官和摸金校尉們幾乎被干凈殺絕。

特別是發丘天官,已經很多年沒出現過了,陳玉樓都以為他們傳承斷了,沒想到在這里遇見一個,頓時倍感親切。

“不知佛爺可有發丘印傳承下來?”陳玉樓又問:“佛爺可是這一代的發丘魁首?”

張啟山笑道:“發丘印都在明朝毀了,只有本事傳承了下來,我并非發丘魁首。”

“魁首在哪里?”陳玉樓好奇的問道。

作為卸嶺魁首,自然對其他三派的魁首感興趣,據他所知,這一代的摸金魁首叫飛天狻猊了塵,搬山魁首叫鷓鴣哨,但這天官魁首,他就抓瞎了。

“發丘魁首嘛,我們已經不興這個了!”張啟山笑道:“如果硬要說個魁首,那也是有的,只不過我也不知道他的下落,只知道他在廣西一帶,外號‘飛坤巴魯’,如果陳把頭發現了他的下落,麻煩轉告給我,我已經找他很久了。”

陳玉樓笑道:“如果我有下落,一定告知佛爺!”

“多謝!”

兩人簡單寒暄幾句,倒斗同行相遇,總有些共同話題,氣氛一時緩和不少。

陳玉樓側身引路,帶著張大佛爺進入大廳。

隨后,陳玉樓給張之維一行人介紹了一下自己卸嶺一脈的好手,紅姑娘,花馬拐,昆侖摩勒等等。

這些人在面對張之維的時候,非常的客氣和拘謹,甚至可以說是惶恐,雖然現在的張之維看起來很好相處,但先前感受到的那種恐怖的威壓,他們一輩子都忘不了。

對這些,陳玉樓都看在眼里,但其實,他也和他們一樣,在面對張之維的時候,心里發憷的很。

所以,即便知道張之維外號人形機緣,經常指點他人,他們也不敢隨意開口請教,畢竟現在什么事都還沒做,自身價值都還未展現,怎么可以急著要好處。

雙方認識了一下,很快,各種美酒佳肴就送了進來,常勝山家大業大,雖然這幾年有些入不敷出,但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還是負擔得起的。

吃的都是野味,烤肉的香味飄在鼻端,大廳中央升起了篝火,上面烤著焦黃的野味。

陳玉樓以清水洗手,一臉鄭重的拿起刀,割下其中最菁華的部分,盛在盤子里,捧到張之維的面前。

“小天師攘除倭寇,剿滅妖人,救濟百姓,所作所為實在讓我欽佩,這最精華的部分,理應小天師先享用。”

“玉樓兄客氣了,好東西我怎么可以獨享呢?”張之維說道,他一向不喜歡吃獨食,取下一塊肉后,便把盤子里的肉分了出去,見此情形,眾人忍不住歡呼起來。

常勝山上下,原本緊張的氣氛一掃而空,大王山的陰影終于是消失的無影無蹤。

隨后,作為月亮門古彩戲法傳人的紅姑娘,還走到大廳中央,表演了一番戲法,贏得了熱烈的掌聲。

陳玉樓說道:“小天師,紅姑娘這一手怎么樣?她可是輕易不展示的。”

“不錯不錯!”張之維點頭道:“還算精彩!”

之所以用還算兩個字,是因為他前不久在武當山見到了機云社的人表演戲法,對比之下,紅姑娘的戲法就略顯簡陋了。

不過,紅姑娘在表演完,清了清嗓子,引吭高歌了一曲,唱的是湘西的山歌,歌聲嘹亮穿云,一點也不土。

常勝山的規模不小,但陳玉樓并不是那種窮奢極欲的人,所以山上并沒有樂隊和舞團,紅姑娘唱了一曲之后便下去了。

緊接著,便是張之維的主場了,常勝山的眾人,聽著張之維說著天南北地的事。

卸嶺力士多是和墓地打交道,平時大多數時候都在往山里鉆,沒見過魔都十里洋場的繁華,更別說大洋彼岸的倫敦了。

而這個時候,倫敦的地鐵都已經運行了幾十年了。

眾人只覺得像聽天書一樣,同時,一股深深地絕望和沮喪涌上心頭。

“外國鬼佬生活的地方,竟是那般場景,差距如此之大,我們神州真的能抵擋他們嗎?”紅姑娘忍不住說道。

陳玉樓沒有說話,他還是有些見識的,甚至還暗地里扶持了幾個小軍閥,對洋人的實力,自然是有一些認知。

“鬼佬,我們現在還對付不了,而且也不用對付,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對付倭寇。”張啟山說道。

見眾人情緒有些消極,張之維笑道:“不必如此沮喪,我們與西方鬼佬雖有差距,但也沒到不可追趕的地步,只要安定下來,前進方向不錯,要不了幾十年,就能追上去。倭寇以前羸弱,不也只用了幾十年就追趕上了嗎?倭寇能做到的事,我們自然也能做到。”

“小天師是在世的神仙,小天師的話,我自然是信的,就是不知道,我們這輩子還能不能見到?”陳玉樓說道。

張之維笑道:“好好保護你這對招子,會有看到的一天。”

陳玉樓一愣,本能的摸了摸眼睛,他是個聰明人,自然聽出了張之維這話里的兩重意思,他能看到神州變化,這說明他能活的很長,但前提是保護好他的眼睛,這豈不是說明,他的眼睛在未來可能會出問題?

“還請小天師明示?”他連忙說道。

“明示就是下墓的時候小心一點。”張之維笑道。

“小天師的話,我一定謹記,萬分小心。”陳玉樓笑道:“我這雙招子可出不得事,全靠它,我才能夜能視物,觀泥痕,認草色,尋藏識寶,若沒了它,一身本領就要大打折扣了。”

聞言,張之維還沒說話,張啟山開口笑道:“那陳把頭就好好幫張師兄把那渝城的事辦妥唄,這可是一個逆天改命的好機會,有小天師罩著,你的那對招子,就算是沒了,小天師只要略施手段,也能讓你幽而復明。”

張啟山是見過張之維救紅敬啟的老婆的,那徒手掏出內臟,并指成劍,削去病灶的一幕,簡直就是神乎其技。

“佛爺說的在理。”陳玉樓端起酒杯,面色鄭重的看向張之維:“小天師,打造渝城防空洞這事,我常勝山上下絕無二話,您一聲令下,我就能整頓人馬,開撥而出,只是有一事,還需小天師您先有個計較。”

“但說無妨。”張之維道。

陳玉樓斟酌道,“我等畢竟是綠林中人,平日里,待在常勝山這里也就罷了,此番若大隊人馬開赴渝城地界,必然掀起不小的動靜,渝城本地的軍閥能容得下我們嗎?”

“我怕我們人還沒到,就被當地的軍閥當作是去砸窯的了,我常勝山倒不是怕了那些軍閥,只是怕會誤了小天師的大事。”

“這確實是個問題……”張之維說道:“不過,玉樓兄不必擔心這個,交給我去處理就好,你只管召集人手,準備器械,屆時自會有人接應,沿途關卡乃至渝城駐軍,我會幫你們搞定,一定不會為難你們,這一點,我可以保證。”

他的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

陳玉樓一聽,心中大石頓時落地,有小天師這句話,比什么都管用。

“既然如此,那我便再無顧慮了!”陳玉樓朗聲道,“我這就傳令下去,整頓人馬,帶好家伙事兒,以及趕路所需的糧草,不日即可開赴渝城!”

“玉樓兄爽快!”張之維笑道,隨即又道:“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沒說呢,弟兄們出力干活,自然不會讓你們白忙,此次工程的工錢,我會照付。”

陳玉樓一聽,連忙擺手:“小天師您這是哪里話!這可是為國為民的義舉,怎好意思……”

張之維抬手打斷他:“規矩就是規矩。你們出力,我付錢,這天經地義,兄弟們畢竟要吃飯的嘛。”

聞言,陳玉樓有些糾結,一方面他是真的不想收工錢,不收工錢,免費幫小天師做事,那小天師這個人情就欠大了。

小天師的人情可是無價的,特別是大人情。

另一方面,他常勝山的財力,是真有些捉襟見肘了,如果只是維持兄弟們在山上的所需,那還可以堅持一段日子,但如果去渝城挖山,那就有些不夠了。

張之維取出一張純黑色的紙張,遞給陳玉樓:“這是一張王家的陰陽紙,黑色的是陰面,白色的是陽面,只需要以筆蘸水,寫在上面,另一面就會顯出字跡,可用來傳訊。”

“依靠此紙,可聯系到一個叫王藹的人,此事具體細節,工人們的伙食,工錢的多少,以及結算方式,你都可以和他商量,他會與你對接一切事宜。”

陳玉樓好奇地接過這張“陰陽紙”,入手微溫,似乎蘊藏著奇異的力量。他雖不明其原理,但知道這定是玄門手段,連忙小心收好。

“王家神涂,久有耳聞,我會盡快和那王藹聯系的。”

安排完卸嶺這邊,張之維又看向張啟山:

“佛爺,此次工程浩大,掘出的土石方量將是天文數字,尋常搬運之法耗時耗力,有些巨石,更是難以應對。”

“聽說你擅長搬運之法,曾施法在一夜之間,把一座巨大的佛像,搬運到數十公里之外,所以才得了張大佛爺的名號。”

“說起來,我也會五鬼搬運大法,只不過我是以符箓催動,符箓手段的強弱,雖然也和修為高低有關。”

“但再高,也高不過符箓本身所敕令神明的力量,五鬼搬運注定只能搬運一些小東西,不知你的搬運術,是以何種方式施展?”

張啟山說道:“我的搬運術,其實是施展秘術,一定程度上驅使地脈,以地脈為媒介搬運。”

說話間,他看向陳玉樓:“到時候,陳把頭把開山卸嶺出的大量土石集中起來,我可以用搬運術運走,能省去許多人力和時間。”

張之維笑道:“那這疏通搬運之事,便要多多倚仗佛爺了。”

“這種為國為民的事,啟山定當盡力。”張啟山拱手應下,能參與此事,搭上張之維的這條線,對他而言亦是機緣。

最后,幾人商定,陳玉樓即刻開始召集人手、準備各類開山器械。

張啟山也需回長郡稍作準備,他作為長郡的布防官,要離開一段日子,自然得做好安排。

而張之維,則要前往渝城,以理服人,和那邊的軍閥說好常勝山的人入城一事。


上一章  |  一人之下:我,張之維,囂張的張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