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我,張之維,囂張的張第940章順勢堪避紀算禍,逆行方得會元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一人之下:我,張之維,囂張的張 >>一人之下:我,張之維,囂張的張最新章節列表 >> 第940章順勢堪避紀算禍,逆行方得會元功

第940章順勢堪避紀算禍,逆行方得會元功


更新時間:2025年08月12日  作者:久違的大晴天  分類: 玄幻 | 衍生同人 | 輕小說 | 久違的大晴天 | 一人之下:我 | 張之維 | 囂張的張 


“魚與熊掌,主要還是體現合道的方式上!”

張之維說道:“就譬如全真一道,雖是性命雙修,但他們性命雙修到極高境界后,就會出陽神,這個陽神,其實就是性的極致體現之一。”

“如果我們把‘性’比作魚,‘命’比作熊掌,修行到高處,就會面臨一個問題。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如何取舍?”

聞言,左門長說道:“全真一脈便是舍熊掌而取魚者也,也就是更看重性。”

張之維點頭:“確實是這樣,不止全真教,佛教的多數派別也是如此,就算佛陀也是這么入滅的。”

“但也有想魚與熊掌兼得,性與命都不想放棄的,所以,道教也有白日飛升這個說法。”

左門長恍然大悟:“我明白了,我三一祖師逆生修行,炁化自身的方式,也算是一種另類的保全了自身的性命,所以也是魚與熊掌兼得。”

“確實是如此!”張之維點頭說道。

“性命雙全,且有望通天,如此說來,三一門有望再回玄門?!”

左門長臉上不禁出現一絲喜色,雖然他覺得這個方式有些劍走偏鋒。但如果真的能成,可以一直保持著逆生的炁化狀態,要說不是性命雙全,那也不對,畢竟先天一炁就是性命結合產生的。

一念至此,左若童又想起了上次論道的時候,之維小友提及的性命合一之道,突然覺得,這兩者間有很多相似之處。

只不過之維小友的性命合一之道是從實處出發。

而三一門的這種方式,是從虛處出發。

兩者誰勝誰負,還真不好說。

實處出發帶來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比橫練高手更強的肉身,近乎不可撼動的強大靈魂。

但從虛處出發帶來的收益同樣不小,因為一旦成功,把后天的構建,變成先天的渾然,永駐逆生狀態。

相當于時時刻刻都擁有龍虎大力,水火不侵之軀,其實也不比單純的性命強大差。

想到這,左若童腦中突然冒出一個念頭,如果按精、氣、神三寶來分。

傳統內丹術的出陽神側重神。

之維小友的性命合一側重精。

三一門的逆生側重的是炁。

張之維見左門長眼神閃爍,腦中思緒翻飛的模樣,輕咳了一聲,道:

“其實在我看來,合道的方式都是旁枝末節,不必過執著,順其自然便是。重要的是返虛這一步,這一步尤為的關鍵。”

左門長收起思緒,深以為然道:“說來慚愧,我就是被難在了這一關。”

張之維說道:“祖師把原本煉神返虛的內容提前了,看似走上了一條直通大道的路,但卻是把修行難度提升了很高,特別是入門極難。”

“但這個難,只是相對于剛入門的普通修行者而已,對于左門長您來說,就算再難,也不應該入不了門。”

他頓了頓,繼續道:“之所以會這樣,我覺得可能有兩個原因。”

“一是你在原本的道路上走的太深了,短時間難以重新用新的目光視物。”

“二是你執念有些深,讓你在很多本應看透的東西上,都看不穿!”

聞言,左門長沉默了片刻,執念深重,這確實是他難以克服的一點。

因為執念深重,他突破不了逆生第三重,因為執念深重,他看不穿自己所修行的真相,現在也因執念深,難以重新開始……

“還請之維小友指點迷津!”左門長一臉誠懇的說道。

張之維想了想說道:“這種修行很唯心,三言兩語難說清,其實吧,越是天縱奇才創造出的東西,常人往往越難以理解。”

左若童深以為然的點頭:“這就有一個現成的例子,之維小友創造出來的天通奇門不就是嗎?即便是數術大家的李門長,都覺得自己修行不了。”

張之維看了一眼主賓席的紅臉老道,笑道:“雖然李門長這個數術大家難學會天通奇門,但換做左門長你來,可能要不了多久就能學會。”

“同理,左門長你覺得難以參透并入門的新逆生三重,也許李門長瞬間就能入門,并且進展極快。”

左若童沉吟片刻,確實如此,就譬如逆生第三重,自己修行了幾十年,都未能邁入,之維小友很快就踏足了。

他嘆息一聲,道:“人總是在自己執著的方向看不清,我如此,李門長如此,所以,才有找之維小友論道的必要,借你這塊明鏡,映照出自身的不足。”

張之維說道:“在這方面,是人都難以免俗,我也一樣,我暫時沒遇到,可能是我執著之事并不在修行上,如果有一天真遇到了,或許就要請左門長相助了。”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左某定當傾力相助!”左門長沉聲說道。

“那我可不會客氣的!”張之維笑道:“咱們言歸正傳,抽絲剝繭的分析一下這新的逆生三重。”

左若童立刻做出認真傾聽的姿勢。

張之維繼續道:“三一祖師林兆恩在開創三一門之前,曾是心圣王陽明的弟子,后又棄儒學佛,再棄佛學道,所以他的起步就很高,他創立的路子,起步高也是正常的,至于如何才能入門……”

張之維頓了頓,繼續道:“雖然煉神返虛是修行極深后才會面臨的一關,可無論是佛教,道教,還是儒教,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在進行這方面的修行了,甚至你們三一門也是一樣,只不過你們沒有意識到,或者說,你們曲解了其中的道理。”

“沒有意識到?曲解了其中的道理。”左門長眉頭微蹙,思忖著這句話。

張之維繼續道:“至于這方面如何修行,各門各派都很有講究。”

“譬如我天師府的早課,一般在寅卯之間(3點到6點),春夏秋冬,風雨無阻,特別是到了冬天的時候,天氣寒冷,身體會本能的給大腦發送‘不想起’的信號,影響人的意識。”

“這個信號是什么?可以稱之為思維,也可以稱之為妄念、本能……門派不一樣,稱謂也不一樣。”

“而如果換算到三一門的體系里,你可以理解為天地對你的影響。”

“三一祖師的修行理念為,逆轉天地對你的影響,重新回到人降生之初的狀態。”

“所以,你們要做的,就是拒絕天地的影響,客觀存在的外部世界影響你,讓你不要起,那你就得拒絕它。”

“拒絕一次簡單,要次次都拒絕,幾十年如一日,卻是有些難度。”

左若童點頭道:“確實如此,我三一門收弟子,都會有一個考驗期,讓弟子在下院待一段時間,劈柴挑水,考驗他們的心智,看是否對修行誠心,對自己誠心。這是修行路上的第一步,也是最簡單的一步,但即便如此,很多人都做不到。”

“左門長此言差矣!”張之維說道:“誠于心,誠于人,說實話,這個考驗對初接觸修行的人來說,有些太大了,他們把握不住的,你們三一門,這是在欺負老實人。”

“何出此言?”左門長大為不解,他三一門待人寬厚,即便不適合入門的人,也會妥善安排去處,何來欺負老實人一說。

張之維笑道:“我倒是想起了你之前也和我說的,招收陸瑾、李慕玄、劉得水的事。”

“你把這三人收進下院,也沒什么特別的要求,就讓正常做事就好。”

“這三人里,劉得水最勤快,像是一個不知疲倦的機器,榨干最后一絲力氣也要劈柴挑水,只求好好表現。”

“而陸瑾每天只做力所能及的事,超出能力的不勉強,不偷奸耍滑,也不勞累傷身。”

“李慕玄則是累了就歇息,困了就睡覺,還會離開下院,上山進入內院,觀察三一門每天用多少水,用多少柴。然后他就按這個標準去砍,去挑,他的一切都做得堪稱完美,你給了他很高的評價。”

“但你知道他的過往,知道他一直是一個頑劣的小子,所以你在等他什么時候誠實對待自己。”

“若他能露出真性情,你會收他。如果他能一直演,演過三年,你也收他,還要請教他。”

“所以,在這場測試中,你其實最滿意的是李慕玄。”

聞言,左門長露出回憶的神色,一時間感觸良多,點了點頭:“我確實對他抱有厚望!”

張之維說道:“但我卻有不同的看法,三人都有可取之處,也都有不足,如果是我的話,在刨除了資質、悟性之外,我覺得劉得水表現最好。”

還要刨出長相……他心里補充。

“為何?”左若童說:“我并沒有特別要求他們,他在身心俱疲的情況下,還在堅持砍柴挑水,這豈不是不誠于心?”

張之維說道:“不算誠于心,他們那時候的境界,還不配說這個詞,但這也是一種誠了!”

“什么‘誠’?”左門長問。

張之維解釋道:“可能我們的觀念不一樣,我考驗的是他們摒除妄念的能力。”

“劉得水砍柴挑水累的身心俱疲,這是客觀存在的規律,也是天地對他的影響之一,他卻能克服,這很難得,誠于自己當前做的事,這何嘗不是一種誠?”

“而在這個基礎上,他如果還有一絲悟性,他或許能夠踏足下一境界,當然,這一絲悟性,有時候比他之前的努力還重要。”

“但這努力卻是第一要素,就好像你們三一的祖師林兆恩,左門長,您難道不覺得,他是一個比劉得水還努力的人嗎?”

聞言,左門長想到祖師的生平,從小拜師儒家心圣,長大了為了求道,棄儒入佛,又棄佛入道,最后又棄道創三一。

如此能折騰,左門長覺得自己肯定是做不到的。

“祖師對修行的執著,實在讓人敬佩。”左門長說道。

“其實,左門長,你自己不也是這樣的人嗎?”張之維說道。

“我?”左門長搖頭,“我遠遠不如。”

“左門長,太謙虛的話,也是一種不誠喲。”張之維提醒道。

左門長愣了一下:“你這么一說,左某確實算得上刻苦。”

張之維繼續道:“你覺得你的天賦和似沖比起來如何?”

“我們是同輩弟子,入院時間相差不大,天分嘛……”左門長頓了頓道:“我可能比他高一點,但不至于差距懸殊。”

“是的!”張之維說道:“您那一輩修到現在,就你和他還活著,他的天賦自然不差,但為何修為和你相差甚遠?”

左門長思忖片刻:“我確實比他修行刻苦很多。”

張之維點頭道:“似沖和我談話時說過,你能堅持逆生幾十年,他只能堅持二十天就堅持不住了。”

“為何受不住?不是真的堅持不下去,是受不了天地對他的影響。”

“他想堅持的,但太痛苦了,堅持不下去。”

“你覺得,他這是誠于心,還是不誠于心?”

左門長沉默不語,思索起來,若是以前,他一定會覺得,堅持不下去是誠于心。

所以,他從不要求徒弟和師弟像自己學習。

甚至他自己也是一樣。

如若不然,維持著逆生,他為何會痛苦萬分呢?!

他只是沒辦法,在咬牙堅持罷了。

若有的選,他不會這樣。

若非之維小友治好了他的傷,讓他不必再靠著逆生狀態茍活,可能在三重夢碎的時候,他可能就會堅持不住,原地坐化。

張之維并不清楚左門長的心路歷程,他繼續道:“當初的那場下院考驗,你覺得陸瑾累了就休息,這是誠于心。”

“陸瑾雖然心里想走出下院,去上院看看,但卻不敢踏出下院,這是不誠于心。”

“李慕玄想做就做,想去就去,想見你就見你,想劈多少柴就劈多少柴,這是誠于心,所以你很滿意。”

“但你了解他的真性情之后,你又覺得他不誠,所以,你要繼續考驗他。”

“但你有沒有想過,他們當前階段想做的事和不想做的事,并不一定是他們心里真正想要。”

“所謂的誠于心,也并不是真正的誠于自己的心,而是誠于天地加持于身的影響。”

“若是被客觀世界用規矩一影響,就借坡下驢,這是誠于誰?”

“我記得,三一門有一句老話。”

“順勢堪避紀算禍,逆行方得會元功!”

“要逆行啊,左門長!”


上一章  |  一人之下:我,張之維,囂張的張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