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要說徐達遺憾,朱元璋也同樣遺憾。
雖然記不得給老三寫過這樣的信,但其中的敘述倒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自洪武元年起,渡江淮平齊魯,卷河南入潼關,驅逐元君而定幽薊,連復晉冀速勝河西,由而關中歸心遂平天下。
前后所耗時間也不過兩年半,可謂是古之少有。
而若是洪武五年真的能夠一鼓作氣掃滅了殘元,那即便是見了唐太宗他都有信心自夸一下武功。
只是可惜,誓師時的氣若長虹,終歸是不敵北地風雪,洪武元年開始的連戰連捷,最終折戟于和林,斷了不敗佳話。
良馬與猛卒俱損,使得本能一勞永逸的局勢就此斷絕。
相較于李文忠的怒嘆,徐達的不甘,朱元璋的情緒波動就沒那么大。
“咱覺得土剌河這名字就挺好,千年后咱后人也是要去此河憑吊大明健兒在此河畔以血勇殺敵的。”
說著明天子扭頭注視著徐達:
“哪怕只是為了使此河不改名,徐達兄弟也當覆元以圖全功。”
徐達這一刻倒是想起了很多,威名傳后世但英年早逝的兄弟,敗而不潰依舊奮死突圍的虎賁,班師路上面北而死的壯卒,北平城中拉著他詢問父壯烈否的縞素稚童。
于是最終他也起身,一字一句道:
“殘元不滅,則徐達不還。”
華蓋殿中氣氛略微肅穆了一些,一帝一將的意思也再清楚不過,大明對殄滅殘元之事可以說得上是勢在必得。
眼見如此,皇太子探頭探腦的詢問道:
“爹爹既有此壯志,那《祖訓錄》就不用再增補了吧?“
這句話讓朱元璋臉上那一副君臣相得的神情頓時消失,幾乎瞬時便道:
“絕無可能!”
朱標頓時有些急:
“漠北之地,物產不足以供給,胡民不足使聽令,緣何能征伐?”
朱元璋這才明白過來,好大兒在這里等著呢。
此前后世論馬球時,曾說《祖訓錄》當中的“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一言使大明不能外擴,外患滅絕后遂失尚武之心。
眼下洪武十四年初,朱元璋記得清楚,他親自修撰的《祖訓錄》當中目前是沒有這句話的。
故而皇太子用意簡單的很,頗有一點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意思。
想通其中關節的朱元璋不屑一顧:
“胡元與藩邦臣妾豈能一概而論!”
朱標還沒思忖出來個一二三呢,就聽到身旁的四弟幽幽道:
“盡征大明四百州……”
于是他看到老爹瞬間變了臉色,抬起手似乎要說些什么。
不過四弟倒也干脆,直接往娘親身后一躲,于是老爹抬起的手絲滑的轉了個方向,變成了指著他朱標。
但或許是面對大兒子終歸不忍苛責,于是抬起的手重新放下,在身旁桌子上一拍:
“咱征戰天下,輾轉南北四方,所見所識都是英才,最終方開大明,如何有利于咱大明豈會不知!”
“倭事也不過一時不察,聞之則改矣,千般言語不都是為了咱大明的千秋基業?”
不過這話一出口,便看到好大兒滿臉欲言又止的表情,明天子瞬間想起來如今大明國祚也不是什么秘密,而那個數字不管怎么算跟千秋都沒什么關系。
但要說在對朱標進行什么言語上的苛責既不合適也不現實,于是朱元璋指頭一轉:
“老三你笑什么?”
此時一直在凝神回想老爹信件的晉王朱棡茫然抬頭:
“啊?”
嶺北失利以后朱元璋將舉薦制重新抬了回來,用意很明確,就是為了小步慢跑集中力量,迅速休養生息治理天下。
但客觀上來說,這個決定也一手養大了胡惟庸,造成了不得不殺了廚師小胡的結果。
有看法認為,明初時老朱對科舉的鄙棄,恰恰是他對官吏的認知不到位的結果。
從中央集權制誕生開始,皇帝派往地方的官員實際上并不需要真的能夠治理地方,更多的還是作為皇權代表,保證地方上的順服,從而達成最終目的:收稅。
說白了,封建時代的官員更多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博弈威懾:
我未必能干成一件事情,但是我絕對能讓一件事情干不成。
就像三省六部制誕生后三省倒騰來倒騰去但辦事兒的六部巋然不動一樣,封建皇權下真正支撐地方治理的是吏,歷朝歷代對此一直抓得很緊,導致“整頓吏治”都已經成了一個耳熟能詳的名詞。
在這個背景下,官員更像是地方上的代言人,皇權與地方的斗爭本質上就是要努力爭取官員的人事權,從而讓地方官員成為皇權的絕對代表。
從漢初的勛貴入仕到漢武帝用察舉制收權,再到后來的九品中正,地方和皇權一直都是一個動態博弈的過程,一直到科舉制誕生并且成熟,地方的人事任免才真正稱得上被皇帝握在手里。
也有意見認為,科舉制難度并不低,所以進士們不感恩皇權,只認為是自己憑本事題名,未必有利于中央。
但實行科舉制的皇帝對此應該都是無所謂的,畢竟只要進士們不感謝勛貴、外戚、宦官、武將等等就行了,作為掌權者寧愿這些科舉進士誰都不感謝,也千萬別去感謝誰。
而這也是咱們前幾期講過的元朝的亡命之基,蒙古勛貴可以用吏進法任意點官,被點的官員自然會認為眼前的勛貴才是恩主,從而造成了元朝政令難出中央的結果。
從洪武六年廢除科舉制這個時間點看,疏遠李善長這樣的勛貴,重用胡惟庸這樣的新秀,可以看作是對舉薦制的預防以免權力重心向勛貴轉移,但這樣一個古老的制度在一個新生帝國復活,其造成的影響遠超朱元璋的估計。
這里直接借用《明初洪武年間元代舊官吏薦舉情況研究》當中的數據。
洪武年間三品以上官員合計422人,其中通過舉薦制入仕的有197人,占比46.9。
六部侍郎當中靠舉薦入仕的占比為48.67;而如果再細羅列,吏部戶部舉薦入仕的占比最低,都不超過30;兵部禮部持平,都在50左右;刑部和工部則都高達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