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第486章 錙銖必較伶俐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 >>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486章 錙銖必較伶俐人

第486章 錙銖必較伶俐人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14日  作者:冷泡茶加冰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冷泡茶加冰 | 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 


“這后輩怎么憑空污朕清白!”

李世民睜大了眼睛,下巴上虬曲的短須都一翹一翹的,顯示其主人內心很是不平靜。

這一瞬間,若非是在甘露殿,若非有文武同觀,若非皇后就在身旁,他真的很想跳腳罵出來。

此乃為人子的孝道,這后世懂什么!

再說了,父皇是被他尊為太上皇,又不是送去出家了,有些事又不是他能管的。

就如前年父皇以六十二歲的高齡又給他誕了第二十二弟,這也不是他能夠決定的。

不過父皇的身體可真是……

及時剎住了腦海中有點信馬由韁的想法,李世民一扭頭就看到皇后笑吟吟看著他,旁邊的幾位舊臣雖一副目不斜視的樣子,但腦袋皆微微朝他這邊撇著,其間想法如何可見一斑。

罷了罷了,有時候聽著后輩的狂悖之言……也挺無助的。

“那空中堡壘是何物?緣何還能誕稚童?”

長孫皇后的好奇發問總算是打破了這個不尷不尬的局面,也引得李世民感激回望一眼。

下次再遇到這類誣言,一定就當沒看見!

“這空中堡壘,或便是那類似‘天宮’之物。”

杜如晦每每想起,便幾覺有戰栗之感。

地球之偉貌便已經令他心神傾倒,但想想這瑰麗之天地的幽穹之上還有一個由夏民后代所鍛制的天宮漂浮其上,便尤覺不真實。

這也是此前甘露殿回放時偶有意見不一的癥結所在。

褚遂良希望回放優先展示此前所錯過的篇章,魏征亦是贊同,認為做事觀光幕皆全須全尾為上。

杜如晦則覺得之前的都是三國舊事,在場的又不是不熟悉,哪怕多讀幾遍《三國志》呢?有此機會還不如多看幾次那令人心神戰栗的地球宇宙之景!

因此后世這般作玩笑的話,杜如晦也隱隱能品味出其中意思。

就如據河西方能入西域一般,這后世既有天宮,那天上定然也有略小一些的天宮。

飛千仞之高,自可對地面百般凌弱,就比如往下扔火藥。

杜如晦的猜想博得甘露殿內的贊同,于是如尉遲敬德一般武臣便分外好奇了起來:

何時能真切一觀這后輩當世的戰場是何等模樣?

“這興復之機,何其繁多也。”

趙普手上有一個本子,他從后世所講的宋史在上面大概梳理了一遍,種種事情仿照后世談史的方法,按照時間先后羅列好。

旁邊翰林醫官劉翰也好奇伸過頭來,看宰輔所寫。

趙普也不介意,甚至還根據自己所記與劉翰大略低聲講述清楚,而種種嘆息也皆毫不掩飾的告訴了對方。

若是那變法之士與當時的天子能施雷霆手段……

若是那宋金遼之議能再多多反省琢磨一二……

若是這趙構死在亂軍之中,若是那岳武穆能盡抒胸中抱負,若是……

但說到最后也只是唯余空嘆。

劉翰若有所思,也同樣低聲道:

“荀子有言,割國之錙銖以賂之,則割定而欲無厭。”

“這金虜莫不如此?”

這話引得旁邊的趙匡胤大笑道:

“唐太宗亦說過,夷狄常懷禽獸之心,畏威而不懷德。”

“見其錙銖,必貪其斤兩,而奪其鈞鎰。”

“吾還以為此等淺顯道理人人盡知,不想今日又見一欲以德報怨的伶俐人兒!”

于是殿內人皆下意識扭頭,看到了在官家身旁的那一對烏青的雙眼,再頂著一個白凈的光頭,襯得分外滑稽,有內侍差點忍不住笑出聲來。

趙匡胤負手而立,皺著眉頭看著殿頂上的光幕,感覺脖子有點勞累。

于是也扭頭看著劉翰詢問:

“劉卿既世傳醫術,想來應該亦知行醫用藥,需錙銖必較。”

劉翰認真琢磨了一下,搖搖頭道:

“藥材炮制熬煮皆有損耗,倒也無需如此精細。”

趙匡胤頓時一窒,身后的趙匡義抓住機會很不給面子的大笑起來。

淡淡回頭瞥了一眼讓弟弟如同鴨子被扼住脖子啞口無言,趙匡胤緩緩道:

“……那用藥若是缺了一二味藥材,治病的良方便會成毒物,吾等…”

“官家。”

劉翰認真道:

“有些藥方,若是差了引子也未必打緊,且如果缺了主藥也至多變為廢藥,不至于毒殺人。”

這下劉翰心中暗嘆,倒是有點羨慕后世這人人皆不諱疾忌醫之景象,就連一少年亦可談青史時漫談醫藥,與現在大不同。

趙普用肩膀撞了一下劉翰遞過去一個閉嘴的眼神,隨即一臉如沐春風接過話題:

“官家可是,為國之事,損一錙一銖難見,然國之千里堤,便潰于這一錙一之蟻穴?”

趙匡胤點頭大笑:

“則平懂俺。”

趙普更進一步道:

“國之財賦,錙銖皆取于民,故而皆需用于民。”

“為水利兵甲之用者,雖萬貫亦嫌其少。”

“為資敵饋虜之用者,雖一分一毫亦恨其多。”

“唯愿管家不蹈南北兩宋之覆轍,令華夏歸一統,使后世說宋無分南北,唯有大宋。”

趙普一番話有理有據層層遞進,但最后一句話頓時讓趙匡胤有些糾結:

“我宋得此仙機,如何不能造前所未有之世,不求萬世,哪怕能綿延千百年……”

趙普認真看了管家一眼,嘆氣道:

“官家,我等還是議議滅北漢之事吧。“

說到此事,趙匡胤臉上也少了一些嬉笑之色。

反而是沉默了一下下定決心道:

“若等明歲十月俺還是遭了不測……”

劉翰扯扯嘴角強辯道:

“官家身體安康無虞,且如今飲食寡淡而禁酒,如何會遭了……”

趙匡胤扯了扯嘴角,卻發現事關自己生死,確實不太能笑得出來,于是便只得淡淡道:

“劉卿醫術可謂錚錚佼佼者也,俺自是信的,但既說是不測,那便未必是遭了病。”

不過被劉翰這么一打岔,趙匡胤反倒也暫時覺得在這里說這些不合適。

就算不制個秘詔,好歹也須找個金匱什么的給放進去……

不過想到這里一扭頭趙匡胤就看到了那空炅法師正百無聊賴的數脖子上的念珠玩兒。

若是自己明歲十月安然無恙,那是不是就能證明燭影斧聲恐怕確有其事?

(本章完)


上一章  |  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