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熱門小說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
國歌的響起,讓嚴肅和悲愴帶來的涼意散去。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
音樂落下,全體就坐,臺上一位首長,宣讀三個最高部門表彰英雄模范的決定。
方淮看著那臺上的面孔,心里感慨。
他們如今…真年輕啊。
“為大力弘揚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激勵…”
“授予成都公安局等321個集體「全國抗震救災英雄集體」榮譽稱號。”
一次授予300多個集體!
方淮內心驚嘆著,話聲還在繼續。
“授予蔣敏等517名同志「全國抗震救災模范」榮譽稱號……”
一直認為自己不該因此事領功的方淮驟然瞪大了眼睛,呼吸有些急促。
內心,也多少有了些計較。
最高榮譽啊!榮譽稱號,500多人?!
那那那……我這個一等功…
500多人…我怎么也應該排得上吧?
可都給了一次一等功,系統都兌換了…應該不會給了。
部隊,一事不獎兩次,他知道的。
方淮心里有些失落。
旁邊坐著的曹毅,也不由得看了看方淮。
500多個榮譽稱號,這是誰也沒想到的,其實當初不知道有這么多榮譽稱號頒發之時,曹毅就覺得,肯定要給方淮頒發一枚。
唐家山堰塞湖他是在場的,那水域一旦下來…開玩笑,這是什么級別的貢獻?
救了多少老百姓?
這可全是方淮的主意!
聽說授予方淮一等功,他都不敢說話,生怕方淮有意見,心里連寬慰方淮的話都想好了:榮譽稱號可貴,軍人想拿,一般都是追授的。
但后來看到方淮拿了一等功也非常開心,他也放了心。
可現在,聽到“517名同志”,曹毅心里都有些不太平整了,眼見方淮的眼神不斷晃動,心里很想寬慰幾句。
只是這么嚴肅的場合,周圍全是消防的同志,連領導們都正襟危坐,大家的一言一行可代表著消防部隊,全國直播,他也不敢亂動。
方淮察覺到了曹毅的目光,只是笑了笑,又正起身子。
心態已經調整過來。
一等功,也不錯。
但,上面的聲音,頓了一下。
“經……決定,重啟「八一勛章」,修改「八一勛章授予辦法」,八一勛章不再分級,原則上五年評定、頒發一次,作為全軍最高榮譽,授予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或在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中,作出巨大貢獻,建立卓越功勛,在全國、全軍有深遠影響的軍隊人員。”
這一下,周圍響起一些吸氣的聲音。
方淮的心臟,也開始狂跳。
八一勛章?!
這不是軍改以后的榮譽嗎?怎么會現在出現?
而且,前世沒有的東西,一旦出現,必然跟他有關系!
越想,方淮呼吸越急促。
此時,場上一些老軍人,有些驚聲低嘆。
八一勛章,又回來了。
這其實并不是個新詞,新戰士也許陌生,但一些老資格是知道的。
甚至,這個勛章,他們一些人的父輩就有。
開國前后,國家對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的人民軍隊有功人員,授予過這個勛章。
而且,那時候,八一勛章是分級的。
參加過不同戰爭,和不同級別的軍人,分別對應一至三級「八一勛章」,另外還有授「八一勛章」資格人員以外的「八一獎章」。
八一勛章,好哇!
榮譽稱號,并不是軍隊獨有,全社會的杰出貢獻者都有機會獲得,并且在部隊之內,軍委授予和軍區授予,待遇上還有些差別。
八一勛章,這是軍隊獨有!
只是,已經50多年沒有發過了,如今竟然要重回軍史了!
是重溫軍中先烈榮譽,還是另有他事?
此刻,臺上一位軍裝領導走到發言臺邊上一條單獨立著的話筒處,向臺后臺前敬禮,隨后拿起一份文件,攤開在手里,音聲如鐘。
“經……研究,金一鳴,方淮兩位同志,在唐家山堰塞湖爆破行動中勇于擔當,不畏艱險,沖鋒在前,功勞突出,特決定,向金一鳴,方淮兩名同志授予八一勛章!”
全場,仍然安靜。
因為前面,側面的攝像機在不斷推拉,鏡頭拉至金師長,方淮所在的位置,每人足足三秒,相機的閃光燈也在不斷微閃。
沒有討論,沒有側目,所有身著軍裝的人,都在目視前方。
只是,各有著不同的驚嘆。
方淮盯著發言臺邊的軍裝,怔怔發呆,只感覺這是一場夢。
看著那臺子努力回想,也覺得過往的三十幾年,從未跟這等榮耀扯上過一毛錢關系。
連聽說,都只有一次。
小時候,老爸對著電視新聞里的授功大會,跟他聊過,金碧輝煌的人民大會堂,是領導人開大會,決策大事的地方,他們的老團長,就在這里授過獎,一等功!
當時,他并不懂得何為榮耀,還問了老爹一句:“你一起去了嗎?”
他那時小,就是好奇,卻氣得老頭子大罵:
“那是想去就能去的?你要是能去一次,老子睡著都能笑醒!”
今天,他懂了,他來了。
獲得的,是遠超老爹偶像,那位老團長的榮耀。
他腦子一片混沌,只覺得有諸多念頭閃過。
一向淡泊親戚的他,忽然很想打個電話問問老頭子,方家的祖墳,家祠在哪。
畢業的時候,大家說同學會哪年辦來著?
小時候那個撿了一根特別直,特別趁手的木棒,然后牛逼哄哄跟一眾小伙伴炫耀他是丐幫十八代傳人,讓方淮的無比羨慕的黃姓小伙伴搬到哪里去了?
楊哥,還有她的閨蜜們,在看電視嗎?
這是他軍旅生涯的最高榮耀啊!不會有更高了!要讓自己認識,和認識自己的人,統統都看到!
如果有記者此時采訪他,問他什么感受,他一定會回問一句:中過特等獎嗎?
然后接上一句:特等獎,比起特等功,不值一提!
八一勛章,就是真正的特等功!
方淮的瘋狂想象,一直持續到了軍裝首長下臺,發言臺的那位領導繼續朗聲發言結束的那一刻。
“希望被授予榮譽的集體和個人,珍惜榮譽,再接再厲,爭取更大的成績!
中央……
…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而不懈奮斗!”
掌聲雷鳴,經久不息,一浪一浪,并不符合部隊訓練的三種掌聲標準,直到有些激昂急促的軍樂聲響起,才漸漸散去。
旁邊的曹毅終于看到機器全部翻轉,對準了臺上,并且有工作人員向這邊走來,才轉頭看著還有些恍惚的方淮,笑容都快咧出花了,壓抑著低聲道:
“發什么愣?上臺,領獎了!八一勛章啊!你小子,要留在消防史上了!”
“哦…哦!”
方淮回神,發現前面解放軍座次里的金師長已經在工作人員邀請下起身,并且有工作人員往這邊過來,這才急忙站起來,走出位置,迎了上去。
“你好!方淮同志,請到臺下等待,你和金一鳴同志最后上臺!”工作人員似乎怕他慌亂,低聲囑咐道。
方淮張了張口,沒說出話來,點點頭,快步走進逐漸在臺下匯聚,準備上臺領獎的人流里,找到了金師長,排在他后面,便迫不及待的趁著軍樂掩護貼背問道:
“這么大的事,你怎么不跟我說一聲?”
金師長輕微搖了搖頭,表示他也不知道。
事實上,他們可能永遠也不會知道。
這幾個月,八一大樓為了這個決定前后開了五次會,這不僅是一次授功,更是關于一項至高榮譽的設立。
這一次地震,面對大規模的生死考驗,英雄如潮水般涌出,更有唐家山突擊隊這樣的突出貢獻者,八一大樓多次討論決定,要為和平年代具有重大貢獻的軍人,確立更高層面,更具榮譽感的嘉獎方式。
前三次會商定細節,第四次是前天晚上,所有領導簽完字之后,凌晨加班,擬出嘉獎決定,并確定此項決定在大會上宣布。
第五次會是昨天,確立大會之后同步授予「八一勛章」的其他人員名單,并跟辦公廳商量修改相關講話稿和會議流程。
很匆忙。
匆忙的原因,是因為這幾個月,國家力量正在逐步排除以唐家山堰塞湖為主的三十幾個堰塞湖所帶來的安全隱患,并且逐步考察規劃后續是否利用這些堰塞湖。
出于水利安全需要,勘查期間,相關的事情全部保密了,不予報道,直至大會開始前一段時間,才解除保密要求,開始討論授功的事情。
部里當初授予方淮一等功,是考慮到方淮列兵身份才作出的決定。
而這次的八一勛章,不是軍獎制,是評選制,評的是軍人經歷,而不是具體某次表現,并不沖突。
內部評選時,八一大樓的參謀還沒調方淮的檔案,光從今年的新聞報道里就找到了關于方淮的大量資料,短短大半年,方淮竟然接受了數次采訪,有火場的,漢旺震區的,還有洪水現場的央視專訪,天津大比武賽場,和消防局的個人奪冠報道。
個人資料再一匯總,當時領導們都在咂嘴兒。
看著資料,都能感覺到他這一年很忙。
而且,都是事件主角。
不得了啊。
有的領導甚至皺著眉提出,這樣的人才放在消防…
后半句沒說,畢竟這話,政治可不正確。
但,大家沒接觸過方淮,也都曉得,人才也會水土不服,尤其消防,和普通部隊環境壓根不一樣,貿然調過來,可能會造成卓越人才的浪費。
不過,這樣的人物,幾乎沒什么爭議就全票通過了評選,反倒是金師長被討論了許久。
方淮不會知道,自己的名字,曾驚艷過一些他耳熟能詳的首長。
只是在想不通的思考中,跟著隊伍,離臺上越來越近。
老師,民警,基層干部,軍人,身份各有不同,臺上領導雙手不斷捧過榮譽稱號的碩大獎狀,帶著笑意和祝福的話語,遞給他們,然后為他們戴上扣著厚實禮帶的圓形榮譽勛章。
地方人員大多都是四川人,領導們態度很是溫和,會親切慰問兩句。
家里怎么樣?
災后重建,住上新房子沒有?
基層工作,現在好不好干?
而對軍人,則比較簡單。
沒有好不好干這種話。
只有一句:好好干,再接再厲!
越是時代往前一些的領導,對于軍隊的要求越是嚴格,抗震救災,理所應當,榮譽只是激勵,往后還要繼續努力。
方淮看到了同樣是突擊隊副隊長的水電部隊陳大隊長,被授予了榮譽稱號。
半個多小時的頒獎流程,逐漸接近尾聲。
臺上的人少了,眼神,也逐漸集中到了他和金師長身上。
金師長站在樓梯邊上,眼看前面的人已經走完,沉了一口氣,略微回頭,道:
“走!”
方淮看著有些空曠的主席臺,趕緊邁開步子,心跳極快,面對臺下的那面側臉,有些被灼燒的滾燙。
倆人齊步行進。
齊步走,這是方淮最全神貫注的一次。
“立定!”
金師長在臺正中站定,隨后下令。
方淮立定,對準了側邊一位拿著獎牌的領導。
正對那張臉,看清了,忽然感覺精神都有些眩暈。
領導看著他,溫和笑著開口。
“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好好奮斗,祖國不會忘記你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