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熱門小說
運兵車,一搖一晃。
這車從西南跑到了北方,路上來回奔波,經過的里程遠比培訓班多,車況明顯不如前了。
幾名戰術教官的吉普車中途和大家分道揚鑣,這一路上他們給大家傳授了兩千公里的知識,大家也把他們送回了家。
這次進BJ城的路上,胡培洲主動給方淮騰了個位置,倆人一路聊著。
“領導已經說了,到了昆指,有需要,可以請假,但是你可是劉領導點的提干生,定職授銜前的聯考,必須滿分,否則,畢不了業。”
方淮側頭,瞪眼:“滿分?多少科目?”
胡培洲低頭拍了拍腿,甚是淡定道:“體能科目,技能,筆試,也就幾十個科目吧。”
方淮目視前方,眼神卻沒啥焦點,有些幽幽道:
“…原本就兩學期的培訓,領導不會打算讓我讀滿四年吧…”
他可是早就問過了的,提干,8月底進去,6月份出來,授銜與軍校生同步,滿打滿算10個月,中間還有個假期,也就8個月在校時間。
8個月,幾十個科目…滿分?!
“怎么可能。”胡培洲蔑笑一聲:
“那就是個大專,讀滿了,也才三年,三年也可以了,人家讀出來少尉,你,提干生,中尉,還不用參加入學考試,太劃算了。”
方淮皮笑肉不笑。
“呵呵呵…謝謝您寬慰我。”
胡培洲似想起什么,又道:
“還有,先別跟人透露,你這事,上會確定以后,內網會有個一周的公示期,支隊一級宣傳欄可能還會張貼公告,公示期內,如果有人舉報伱,會很麻煩,到處宣揚,小心壞事。
以前不是沒有先例,有個提干保送軍校生,家里還大辦什么升學宴,給戰友發請柬,收紅包,那時候還沒有內網系統,兩封舉報信直接寄到局里,好好的前途,毀了。
現在…有了內網,有了接受舉報的電子公開信箱,要毀人前途,更方便,公示期內,低調一點。”
方淮聽到這個,揚了揚眉。
看不慣自己的人,恐怕還真不少,自己第一年提干,就能留下一些話柄。
半晌,方淮悠悠道:
“感謝提醒,我會注意的。”
說著,方淮看到胡培洲手上拿著的檔案袋。
那個袋子里,裝的應該就是關于奧運的安保計劃。
收回了一些思緒,指了指檔案袋,道:
“現在能給我看看了吧?”
胡培洲低頭看了一眼,隨后遞給了他。
“小心點,別弄壞了。”
奧運,今年的頭等大事。
涉及奧運的事情,哪怕是幾頁紙,也能讓人小心翼翼。
哪怕是胡培洲的級別,在它面前,不值一提。
方淮小心打開。
第一份文件,竟然是一封信。
信的右上方,用紅章標注著復印單位,和復印份數。
嘖嘖,真夠小心的。
給奧運安保的建議:
魚鉤與長矛
——寫在北京奧運會的前四周。
前面是一段感言,和說明這篇文章的來歷。
是美國南方衛理大學的法學院院長與寫信人高志凱討論后產生的觀點,標注了寫信日期,7月12日。
正文,是表明奧運會期間,肯定會有鬧事行為。
鬧事行為分為兩種,即魚鉤,與長矛。
魚鉤,是指在重要場所亮他國國旗,打標語,喊口號等,引誘安保人員執法抓捕。其行為并無攻擊傾向,意圖是讓咱們上鉤,通過斷章取義的拍照錄像,破壞咱們國家的國際形象。
長矛,是指那些破壞性活動。此類活動,要堅決打擊,并及時讓國際社會了解真相,避免誤解。
奧運,作為一個有這么多年歷史的盛會,在哪發生一些事情都是很正常的,只要把這些事情按照國際慣例去做,都是可以理解的。
指望一點不出事,只是一廂情愿。
不要有思想包袱。
國際社會往往同情弱者,如果中方采用高壓手段,很容易被視為惡棍,相反,如果中方在奧運期間開明寬容,即使有些事受了委屈,也會被視為受害者。
總結來說,避免過度反應。
這篇文章能出現在檔案袋中,顯然是被采用了的。
但,檔案袋中,還有一份文件,印發時間是六月,上面寫明了安保期間如何嚴防死守,防止任何問題發生的80多條規定。
長得令人咋舌。
方淮準備拿起來細看的時候,胡培洲按了按他的手,道:
“這個文件已經作廢了,到時候一并還給指揮部,把它放好。”
方淮不住笑了笑。
他在胡培洲小心保存的兩份文件里,如此清晰地看到兩種上層思想的碰撞。
到底是睿智大國,面對復雜形勢,終究是選擇了一種明智的方式。
一些試探性的挑釁活動,防是防不完的,自己國家的50萬可以抓,可以判。
但在國外,呵呵呵,引人發笑的言論自由口號。
對別人的言論相當自由,內褲上寫字游街都沒問題,對自己?
支持巴勒斯坦,即使是哈弗高校生,華爾街也要向校方索取名單,將來讓他們找不到工作。
面對這種雙標自由,信上有一句話。
別讓魚鉤鉤住你的精力,專心對付長矛。
魚鉤與長矛,這大概就是安保內容的主基調了。
方淮再次翻看了一下后面的文件。
剛看了一眼,眼睛一下瞪大了。
“我們負責場館內的安保?我靠,場館里面,我們消防的進去干什么?”
胡培洲面色有些無語:“要消防車還叫我們來干什么?BJ總隊車不夠用?場內不進去,誰來使用室內消防設施?有人卡住了,扭到了,甚至鋼結構出問題了,誰在里面救助?”
“嗨。”方淮拍了一下腦門,有些不好意思道:“激動了激動了,剛才全想到槍啊炮啥的上了。”
胡培洲這下臉色嚴肅多了:
“我告訴你,我是準備讓你去主場館鳥巢的!那里的鋼結構,跟04年巴黎戴高樂機場因為建筑結構問題倒塌的航站樓屋頂結構及其相似!
為了這個,鳥巢的可伸縮式屋頂都取消了,減少了鋼材用量!
參與安保,一定要想到所有災害發生的可能,必須做到萬無一失!”
“我…去鳥巢?這,這這…”方淮心里都要樂開花了。
胡恩人啊!
幫自己搞定了軍校,還讓自己去鳥巢!
胡培洲卻輕笑了一聲。
“開心?等著吧。”
胡培洲打著電話不斷確定地址,從天安門附近充滿了老破小的蔥店胡同干到了相對嶄新的北五環朝陽科薈路,兜兜轉轉,把首都的繁華與破舊都看了個遍,到的時候,天已經暗了。
首都,真的不算漂亮。
遍街的老房子,舊的比新的多。
而且不是西安那種古代的舊,而是近代的那種,破舊。
車上有家里是BJ的,在后斗蓬上跟大家聊著:這里的很多人,夏天的生活就是一條板凳一把扇,一頓牛B吹一天。
你還不能說他無所事事,要不然它非要跟你說說伊拉克局勢跟對街賣的襪子漲到4塊錢一雙的深層邏輯關系,以證明他每天坐在無法直面陽光的巷子里憂國憂民的合理性。
“告兒你!我預測,三年之內,老美剛研制的W762核彈頭兒,肯定要炸到姆們zhei胡痛兒里來!為什么要把10萬噸改造成5000噸吶?嘿!不道兒了吧?就是為了穿越咱的「護城河」工程!”
一名戰士繪聲繪色地形容他認識的一個大爺2000年夏天吹牛B的場景,引得大家嘎嘎大笑。
“哈哈,三年,咋八年了還沒炸過來?”
“哈哈哈……護城河工程不是那個查流動犯罪人口的嗎?還能防核彈?”
那個戰士雙手一攤:“嗨,瞎吹唄!人人都是戰略專家!你聽幾個老頭吹牛B,跟進了國F部會議現場似的!”
一陣笑聲,大家也到了地方。
所有人下車。
這里的街道很安靜,但也很擠。
一棟灰色的小樓,樓下有一名身穿綠迷彩的一期士官背著手執勤,附近的馬路兩邊,停滿了WJ開頭的軍車。
大家往那棟小樓走,細細看過去,車前面貼的一些通行證,都是消防單位的。
“立定!原地站好!”
胡培洲一聲大喝,所有人定在灰色小樓前的人行道上。
胡培洲一個人走到執勤士兵面前,掏出證件讓其檢查,隨后在士兵的敬禮中,進了小樓。
很快,樓上傳來笑聲。
“哈哈哈…你們來了,我這心里就穩當了,今天有禮花彩排,我這里人全部出去了,人手正不夠用!感謝你們來到前沿指揮部支援!”
“應該的,李總,能來這里,這是我們的榮譽。”
幾個人說著話下了樓。
前面跟胡培洲并排的,是一名大校,后面跟著幾個年輕干部。
大校看到他們,臉上笑容更加燦爛,動作倒是不甚嚴肅,還左右晃晃,又踮腳看了看。
“你們這…有四五十個人吧?全是西南地區的骨干戰士?”
“過譽了,李總。”
所有人的身子,不住挺直了一些。
大家聽到胡培洲剛才叫的“李總”這個稱呼,也知道,這是BJ總隊的領導,不過感覺“李總”和眼前這個動作甚是接地氣,甚至有點滑稽的大校,有點對不上號。
嘖嘖,這領導看著,一點架子也沒有啊。
BJ總隊,副軍級單位呢!
不過也是,這附近就是奧運場館,一個大校,在這兒恐怕還真不算什么官。
到了京城,官都不值錢了。
此時,大校背著手想了想,道:“你們…就在下沉花園駐扎吧,那邊是奧林匹克中心區,國家體育場旁邊,而且正好有個規模跟你們差不多的武警特勤中隊,不過那邊條件比較簡陋,請同志們忍耐一下。”
胡培洲深深點頭:
“不講條件!”
(第二章兩點前,已經寫一半了,今天肯定寫完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