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又當消防兵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等我們成為真正的戰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都重生了,又當消防兵了? >>都重生了,又當消防兵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六十五章 等我們成為真正的戰友

第三百六十五章 等我們成為真正的戰友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30日  作者:大先生吃土豆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大先生吃土豆 | 都重生了 | 又當消防兵了? 

作者:→

熱門小說

倆人進入帳篷,外面的吵鬧,反而給倆人提供了一個安心說話的環境。

方淮用胡培洲手機打了個電話,讓曹毅把方案傳到胡培洲提供的郵箱。

老曹一聽,便知道方淮閑不住,大概是又在外面跟誰搞推銷了,也沒說什么,只是問了問他如果有事找他,這個電話能不能打。

當然不能打。

隨后交代了一下,請郝班長幫忙給他家里打個電話,報個平安。

主要是楊少傾小朋友。

等方淮掛下電話,胡培洲笑道:

“不至于打不了電話,定期會給你們打。”

說著,拿出了私貨,一包酒鬼花生,往方淮手上倒了一把,以示一個真誠談話的態度。

正好,外面傳來一聲歡呼,好像是誰搭建的繩橋合格了。

胡培洲探頭往外面看了看,笑了笑,順著引出了話頭:

“看到了吧,不是學不會,咱們消防的兵,尤其是這幫尖兵,學習能力并不弱,只是缺乏激勵。”

這話,好像是在證明此次培訓的合理性。

方淮塞了顆花生到嘴里,嘎嘣嘎嘣享受著油香味,道:“缺的不是激勵吧,是機制,學習環境,跟上學是一回事,尖子班,你比我比的,學習積極性也高點。”

胡培洲想了想:“嗯,算是吧,咱們應急救援的專業性一直缺乏彌補,只要能做到讓他們學習,就是值得的。”

方淮笑道:“胡中隊,你覺得水域救援需不需要專業?”

“當然。”

“山地呢。”

“需要。”

“地震呢。”

“嗯。”

“化工處置呢。”

“嗯。”

“森林火災呢。”

“那是人家的專業,不過,目前的救援形式,森林火災跟消防并未拆分,實際處置中,我們既是城市消防,也是森林消防。”

方淮這才樂了:“對嘛,不止森林部隊,我們消防也可以有直升機,對吧。”

胡培洲聽到這話,立馬背起了手,很想問問他哪來的自信。

不過想起剛才吃飯被他這個小子看不起,一時也沒反駁,看著方淮,嘴角揚起笑意:

“伱在電視上說那一套,我看了,也早就想過,不過以大隊為基礎搭建,更具備合理性和普適性,一個普通中隊,哪來這么多人?”

方淮撓了撓頭:“這不是天時地利人和嘛,我們總隊長要搞一個教導隊,起因…好像是為了輪訓基層軍官吧,事趕事的,條件有了,后來我想了想,既然輪訓的條件有了,那么我們創建這樣一支專業化的隊伍,人人有了教官職能,反哺總隊,將更有收益。”

胡培洲聽得眼神漸亮。

“這…確實是個好思路,你是個人才,把條件利用得很好,不過,在我們湖南總隊…”

胡培洲背起手,陷入了思考。

方淮擺了擺手:“胡中隊,你覺得什么是好項目?”

胡培洲脫口而出:“能落地的項目。”

方淮露出了笑容。

英雄所見略同。

“對,事情一步步來嘛,利用現有條件,把一切能爭取的揣兜里,積蓄力量。”

胡培洲聽到這話,也笑了。

心情開闊之下,坦言道:

“這次集訓,就是為了一步步的改造專業學習能力和信心,四期,200個骨干,這是骨血。”

方淮卻內心撇嘴。

“你搞這個,回去的人,真的能起到作用嗎?”

您的骨血沒這么高的密度,改變不了啥,回去之后,也只會被中隊同化。

培訓的要是各個中隊的主官,那還有可能,不過那幫人的體能,你讓他們走一千公里,邊走邊練,一半得死路上。

也不可能集結得起來,每期四十幾天,這么多人,除非基層工作不要干了。

不過太得罪人的話,他也沒必要說了。

但,胡培洲卻露出一抹高深笑意:

“這不僅是一次測試,也是一次證明,200個人,在長途行軍中,全員達到理想學習效果,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現在面對改革,有這樣那樣的聲音,整體學歷低,訓練強度太高,基層任務太重,要以做好滅火本職為主。

這個培訓班,能讓一些質疑的人住嘴。

消防兵不是經不起訓練,也不是做不到,而是沒有訓練的條件,我可以告訴你,這次集訓,除了極少數基層軍官,送來的士兵本科生我都沒要,全部是大專及以下學歷,前兩期,合格率92。

這,就是專業化改革的前奏!”

方淮駭然。

我擦,您好剛啊。

這想法,全體消防兵聽了,寄到你家的刀片收都收不完吧?

我特么還好電大在讀,要是過三年考上研究生,連進這個班的資格都沒有了?

不過,前世改革了嗎?專業化推進,啥時候了?

硬剛沒用,還得做出實實在在的成績。

歷史都證明你錯了,還是我來吧。

“胡中隊,咱們合作怎么樣?”

胡培洲眉毛揚了揚:“合作?合作什么?”

“搞試點啊!”方淮自然道:

“你看了我的方案,要是覺得行,可以以這套方案,說服領導,在湖南,貴州,兩個總隊,抽調人手,保障經費,組建專業化試點中隊!

60個人,是我們中隊的既定人數,也是比較合理的數字。

專業化,暫時就是我剛才說的那些。

一套標準,這樣,兩個總隊之間還能形成比較,規模大點,影響力更大一些,上級也容易關注。

你培訓的那些人,兩個總隊也可以歸攏一部分到這個中隊嘛,歸攏了才叫骨血,繼續在新的思想下進行訓練和指導他人訓練,才有傳承,甚至第四期,可以給一些名額到試點中隊。

湖南我是不知道,我們中隊,可有很多人體能方面夠資格參加這個培訓,只是名額有限而已。”

胡培洲聽得呵然一笑。

“你小子,吃人不吐骨頭啊,我去要政策,要錢,兩個總隊分,是這個意思吧?”

“嘖,胡隊,怎么能說得這么庸俗呢?”

方淮有些大義凜然起來:

“總隊是國家的總隊,中隊也是國家的中隊,錢又花不到你我身上,這都是為了消防事業嘛!

一個總隊,總要有點標桿中隊吧?

你看看這些年,咱們國家改革開放,試點的作用還是很明顯的!

就說咱消防,什么新的裝備,新的模式,都是香港,BJ,上海,重慶,這個順序為試點普及,雖然地位,重要性人家要優于咱們,但是…后面的序列,總能爭取爭取把?

有個專業化改革試點,人家先玩什么,咱們也能跟著玩一玩嘛!手里有更加專業的力量,才能做出更好的成績。”

胡培洲又笑了:“這你都敢想,總局支持這些地方的消防事業,那是有回報的,人家政府隨便回饋一筆,夠你們縫縫補補好幾年。

成績?有限的經費,保證了更多的經濟發展,才是最好的成績。

經濟發展中,政府就是一個大企業,所有的額外投資,都是要有回報的,地方局限性,是沒法打破的。”

方淮歪了歪嘴。

你跟我聊這個,老子可是實操手。

“這我當然知道,所以我的方案拿去說服省府,先要了三千萬,可見,我們省府對于消防事業的支持,還是很有決心的。”

那三千萬里,可能有一部分是省里對于總隊這次裝備招標大換裝的補助,但方淮覺得,他的方案肯定有一部分功勞。

管他什么錢,反正到手了,這桿大旗,老子先用用。

胡培洲果然驚了一下:“三千萬?”

方淮自信道:“對,我們中隊改造,總隊已經在省府籌措到了一部分,不管有沒有支持,都是要做的,一個嶄新的中隊,現在已經在規劃籌建了。

你不做,我們也會做。

胡中隊,這件事,我們是一定會辦漂亮的,我也相信我們總隊的能力,你做與不做,只是決定了消防事業的改革進程里,有沒有你的名字而已,你愿意參與,以后我們的想法,可以共享。

我還有一些想法,是現在還沒法實現的,不過,我會做下去的。”

方淮把話說得很大,三千萬,還只是籌措到了一部分,其實總隊定下的改造計劃里,頂多只需要用到那三千萬的一部分而已。

不過,他得講得整個總隊都在支持他,要不他沒資格這么跟胡培洲建議。

其實本來總隊也是大力支持的,只是力度沒他說這么大而已。

但要是有了部局試點,那可能就不一樣了。

貴州總隊畢竟是個小總隊,全國31個總隊之一,吳總在上面都不一定能說上多大的話,這個老胡有特殊通道,只要能要到政策和關注,對方淮來說,就夠了。

有了政策,下一步就可以多給中隊攏來點精英,有了關注,做的事,就更有意義。

錢嘛,只要有政策,肯定要給的,多了少了都行,要到多少算多少,咱不嫌棄。

胡培洲沒看方案,也大概了解了他的思路,以教導隊的模式打造標桿,創造救援分隊,在他看來是可行的,不過他不是方淮,甚至他都不是中隊那個層級的干部,要落實效果,他自己是沒法做到的,除了錢,還要考慮人選和目標中隊。

其實他心里很快就有了幾個合適的對象。

但,沉吟了一會道:“我晚上看看你的計劃,再想想,你剛才說還有一些想法,什么想法?”

方淮這個人,在他看來,確實有東西,而且辦事的能力很強。

他對方淮隱隱的看重,是從北川指揮部,金旅長對方淮的贊不絕口開始的,能夠跟他平等對話,也是因為方淮一直在用事實證明他的能力,光是他看到的,唐家山,央視專訪,中隊改造,他都是主角。

否則換一個兵跟他說這些,他只會覺得對方在做什么鳥夢。

方淮對新事物的敏銳關注和行動能力,也很合他的口,例如這個他能熟練操作的T型救援法。

而且,共同認識到了如今消防部隊專業化的不足,并且正在為改變這個境況,用不同的方式發揮主觀能動性。

可以說,無論是眼界還是思想上,他們都是一致的。

所以,方淮在想什么,他也很感興趣。

但,方淮摸了摸鼻尖,手擋在眼睛附近,隱藏著自己眼里的思考。

半晌,沉吟道:

“胡中隊…飯得一口一口吃,等我們成為真正的戰友再說吧。”

胡培洲不由看著他年輕的面龐,摸著自己三十四歲的腦袋,忽然感覺這年輕小子同他講話,像他的同齡人。

要是方淮知道他的想法,恐怕要笑。

要是算上前世,我比你還大一歲。

不過,那三十五年,我沒你活得精彩。

第二章沒寫完,今天簡直困懵了,出門辦事都在打瞌睡,明早一定補上,今天真不能熬了。

這幾天,腦袋都要想爆炸了。

開這一部分的時候,躊躇滿志啊,想著既然是職業文,要趁著這個集訓,把消防的近年專業訓練都好好寫一遍,做到言之有物,讓大家知道作訓改革,改的是什么。

但發現寫得太細,太枯燥,大家反而會量子閱讀,還得查閱每個操法的發展進程,時間年限,別整出些超時空的玩意兒,讓大家了解一個真實的進程,搞得作者不好寫,讀者不好看。

最近可能要花時間調整一下思路,就元旦吧,兩天,真不是騙假,天天寫不出自己滿意的東西,寫得胃疼,心態要繃。

(本章完)


上一章  |  都重生了,又當消防兵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