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熱門小說
作為一張帶有階段性總結性質的專輯,這張《25》在質量上可以說是周易的“回光返照”之作。
整個職業生涯當中,也僅有英文二專《ForeverYoung》能夠憑借著純粹的新世紀搖滾性與音樂性壓它一頭。
而在這張《25》里,因為是階段性總結的緣故,所以大眾可以看到周易第一次在自己的專輯當中唱起了民謠——那是周易未出道前,音樂生涯的起點。
這也是為什么他會將《Perfect》這首堪稱愛情童話的民謠放在A面第一首。
民謠與搖滾是他當初立足帝都音樂圈的起點——
現在,周易本人已經憑借搖滾封神了,等到未來年紀上去后進入搖滾名人堂可謂是板上釘釘,那么在《25》這張“自傳”性質的專輯當中正式重啟民謠也就變得理所應當。
雖然國內民謠圈這些年來已經進化成他的鐵黑子了。
當初給何炯寫的一首《梔子花開》當初橫掃全國,至今都還傳唱在各大校園里,讓所有人再一次窺見了當年校園民謠的巔峰——然后,看起來就貌似就沒有然后了。
何炯雖然得到了自己的音樂生涯代表作,但《快樂大本營》的主持工作穩定下來后他也沒有再繼續跨行往音樂方面走的意思,畢竟他出這張專輯也只是為了在當初那個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當中多一條腿走路而已。
而周易在幫完何炯這個老朋友之后,就仿佛又將民謠給遺忘了一樣,正眼都不帶瞧一眼的,連《雅俗共賞》這么好塞民謠歌曲的主題專輯里都沒見一首民謠,多少民謠圈子粉因此便成為了“自由的河貍系列”忠誠者。
不為別的,就為了給周易的輿論口碑上上強度,不能讓他過的太好。每次都是一邊倒的夸,他們看了心里不舒服,感覺尸體梗啾啾的。
這做人吶,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忘本!
“他們要知道了你這張專輯里有了民謠,會不會喜出望外?”
翌日,看著華納(美國)高層張羅夏奇拉簽約事宜的錢江也是想起了周易在國內民謠這一塊的有口皆碑,忍不住笑出了聲。
“一半一半吧,估計是。”
咬了口桃子,汁水四濺,咀嚼著果肉的周易腦海中模擬了一下到時候可能會出現的情況:“有的人會欣喜若狂覺得我終于原諒了民謠,并開始期待我下一張中文專輯里出現民謠歌曲,畢竟我去年還給少函寫了首民謠;
“而有的嘛,會覺得我只在自己的英文專輯里出現英文民謠是不是看不起中文民謠圈。
“你知道的,越小眾的圈子各種亂七八糟的規矩以及定義就越多,魔怔人也越多。”
俗稱小眾優越哥。
更別提民謠這個曾經一度占據了上世紀內地歌手圈一塊生態位的圈子了。
正因為有過巔峰,沒落后圈子里的人才會更顯得更加魔怔。
憶往昔榮光嘛。
似乎是也想到了那個場面的錢江嘖嘖兩聲:“聽起來跟搖滾圈差不多啊。”
周易搖頭:“那差遠了,民謠圈巔峰的時候總體還是和諧的,搖滾圈巔峰的時候各家粉絲群體乃至于正主,比現在還撕的厲害。”
歐美樂壇巔峰時的滾圈屬于是超級魔怔人扎堆的,各種互開滾籍互相撕逼的正主就足夠把民謠爆到渣都不剩了,粉絲只能跟在正主后頭搖旗吶喊666。
周易現在的搖滾同樣也有不少人罵,只是都被淹沒在了他那極高的人氣當中而已。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周易那幾次戰斗反倒是助長了他身上的搖滾身份,得到了不少不認可其搖滾歌曲但認可他搖滾身份的所謂老炮認同。
畢竟在這群老炮眼里,你一個唱搖滾的不撕逼不戰斗那能叫搖滾?
和和氣氣的那你還不如滾回去唱流行。
全球滾圈新生代,目前也就周易一個在媒體前做到了公開撕逼不掩飾,主打的就是一個真實不慣著。
“也是,不然的話夏奇拉也不會當你的果兒了。”錢江的壞笑令周易頭也不回地朝他豎起了中指,轉身回到了自己的休息室。
“不然我想不出來一個索尼旗下的拉美天后會這么直接了當把英專發行權簽到華納這來。”
“什么話,就不能是我費盡千辛萬苦才以三寸不爛之舌把她給簽下來嗎?華納全球女歌手總不能就指望一個剛冒頭的蕾哈娜吧。”
“這不是還有燕茲嗎。”
“不存在的,她在全球這一塊頂多就是當一個流星,靠英專奠定一下給粉絲的遐想空間方便他們以后在華語圈排名爭地位,像Elva一樣。”
一屁股坐在了沙發上的周易悠哉道:“我這樣的是例外。”
他如果不是一開始就鉆了空子外加自己一條龍包辦持續高強度輸出,也不可能在歐美樂壇起來。
哪怕孫燕茲的英語是母語,但她的生活環境、生長環境依舊是華人圈。
不是誰都能跟他一樣開掛的。
“這方面你是權威你說了算。”
將沙發坐到吱呀作響的錢江薅來一份文件攤開道:“這是團隊對你英文新專到時候的宣傳流程,你看一下。雖然就這次不打算收錄那首可口可樂的世界杯曲,但我們同樣可以利用世界杯的熱度幫你推一把……”
與當初收錄了可口可樂曲《WavinFlag》的英文一專《TheAttitudeShow(態度秀)》不同,這一次的《25》周易并沒有收錄曲《TryEverything》。
錢江也能理解。
畢竟周易在他看來雖然懂商業也知道怎么對專輯妥協,但骨子里畢竟還是個有追求的音樂人。以前英文一專收錄曲那是因為必須借光才行,所以他妥協了。
但現在不一樣了,周易功成名就,說玄乎一點那就是神火都已經在去年被點燃了,今年這張《25》就是奔著讓神火燃燒到更加旺盛去的,純商業性質的曲自然會被擯棄。
“……整體上沒什么大問題,不過我覺得還是得加一個環節。”
“什么環節?”
錢江頓時來了精神。
世人都說他是營銷大師,可只有寥寥數人知道,他只是站在臺前為真正的營銷大師遮風擋雨的大傘罷了。
“販賣贖罪券的環節。”
合上文件夾,將它放回茶幾上的周易豎起食指:“把去年我在美國中槍的遭遇偷換一下概念,然后擴大成為美國人欠我一張贖罪券,購買我的新專輯就是購買贖罪券向我道歉……”
“美國是一個宗教氛圍很有市場的國度,這一點毋庸置疑……”
利用宗教色彩來營銷造勢,歐美樂壇歷史上并非罕見,尤其是那些福音歌曲、福音專輯的歌手、創作者,個個都是玩此道的老手。
但敢像周易這樣直接營銷贖罪券的,全球就此一家了。
偏偏氣氛就烘托到這里了,真要這么營銷也說不出什么毛病——
就問你周易是不是在美國的大學土地上發表進步宣言,然后被美國本土的槍手給開槍射擊差點去見耶和華了吧。
正是因為主的保佑才讓周易僅僅只是受傷了一只耳朵——哦不對,這甚至連輕傷都算不上。
不死鳥神話的邏輯已經構成,就問你們這群美國信徒要不要掏錢贖罪?
“還有一點,歐美世界過去聽我專輯盜版的人也很多,比正版多太多了,這一點毋庸置疑。現在,我被槍擊了之后出的新專輯,他們是不是要買一張正版來一下,就當是為自己過去的聽盜版行為買一張贖罪券……”
與許多人刻板印象不一樣的是,歐美盜版音樂的市場同樣很廣泛——只不過礙于整體市場化、工業化水平擺在這里,所以正版市場還能支撐下去。
比如采樣文化的誕生,實際上就是源自于一群黑bro窮到快當褲子了還要聽音樂、做音樂而搞出來的。本來就沒錢的他們上哪去買正版專輯?那不就全是批發的盜版。
等到出名了被正版找上門了,他們也都賺錢了,這才開始花錢補票,并開始團結起來一步步為這個行為正名——由此,蓬勃發展了幾十年,借著現代西方流行音樂類型已經發展到盡頭的困境,這才讓采樣文化成為了樂壇正統。
美國本土這么大一個盜版市場,周易的專輯可同樣是連續四年登頂榜首。
在這種情況下,今年的《25》你們是不是該掏錢出來買一張正版當贖罪券了?
別說過了四年多快五年時間,你們連買一張《25》一下周易的錢都賺不到嗷?
周易那可是經由槍擊案認證的不死鳥!
是神的化身!
他的音樂就是主向人間播撒的福音!
周易都被槍擊了還堅持自己的音樂夢想,仍舊保持每年一張英文專輯的慣例,大度的原諒了美國市場,你們這群聽盜版碟的是不是也該買張正版表示表示了?
不買的話你們的良心受得住嗎?!
還能心安理得的去求主保佑嗎?!
以后還能問心無愧的去做禮拜嗎?!
Godblessyou(愿上帝保佑你)還能繼續說出口嗎?!
要知道周易可是在槍擊案中真正受到了保佑的!
說白了,就是周星池未來那套“欠一張電影票”營銷的美國變種威力加強版。
也就是《美人魚》質量沒跟上大眾對周星池電影的期待,導致這一波營銷過后其口碑被反噬——
但周易這張《25》可不一樣。
《25》單論專輯質量而言可以在他目前的職業生涯排第二,作為英文五專而言遠超去年的四專,甚至于是更前一年的三專,這不一下就物有所值了嗎。
哦不對,應該說是物超所值!
聽著聽著,錢江肅然起敬——還得是你啊,阿易。
你們這群學法律的年輕人腦子就是好使!